浅析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5 10:00:42

浅析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它使学生成为了教育的"主体",老师作为"导师",充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钳工实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313-01

近年来,我校要求教师特别是实训课教师要改变过去一贯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将项目教学法用于教学当中,本人最近几年主要从事钳工实训的教学,现将我对这门课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及看法。

1.对项目教学法的认识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撑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及做法。

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核心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项目教学法对老师的要求

大多数教师习惯于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认为只要把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只要认真听课,一般都可掌握到教师授予的知识。但是现代教学理念是不但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就难以满足这个要求。因而,采用项目教学法就要求教师要改变观念,要具备项目意识,具备项目规划、项目管理和项目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中心人物,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教师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3.项目教学法实施步骤及实施要点

3.1确定实训项目。如何确定实训项目是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实训教师应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情况及适用性。我校是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学习基础普遍较差,纪律相对松散,自我学习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钳工技能》实训课时,对教材进行仔细分析,强调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与职业岗位能力所需的职业综合素质,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钳工技能》划分为三个项目:项目一,钳工技能基础训练;项目二,钳工技能操作训练;项目三,钳工技能综合训练。每个项目再分若干个子项目。

3.2制定计划。学生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收集有关信息,制定项目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与教师经过分析讨论后最终形成可行性计划。

这一步的实施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还不太适应这样的教学方法,而且生源大多基础较差,学习对他们来说似乎不是重点,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能顺利的完成这个任务呢?我采取了由浅入深的方法进行,比如我制定一个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到的零件,然后引导他们利用之前学过的钳工知识,最后制定出加工步骤,形成可行性计划。举一个简单例子,有一个子项目:制作六角螺母。这个零件学生在生活中及实训接触到的机器中都会看到,这个零件的加工涉及到锯削、锉平面、锉圆弧面、钻孔、攻螺纹等钳工操作工艺,理论知识涉及到如何确定底孔直径、六边形的画法等,测量方面涉及到如何测量六个角度等。这个零件看起来简单,但要学生将这些相关的工艺及理论知识组合起来并非易事。这时候作为教师,我作适当的引导,首先提示他们这个零件的关键在于确定六边形,然后由学生自己结合中学时学过的六边形的画法,确定六边形的画法。六边形确定下来后其它工艺步骤就很容易解决了,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思路制定其它工艺线路,比如螺孔又该怎样加工?怎样倒角?等等,最后制定出加工计划。

3.3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合作形式后,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方案和程序工作。

对于《钳工技能》实训课程,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计划,然后各小组根据制定的工作计划实施,小组分工由小组长布置,教师可引导小组长如何进行分工。例如制作六角螺母,组长可把工作分为如下几项:(1)领料、检查坯料尺寸;(2)领工、量具;(3)确定小组成员工作地点;(4)工量具管理及保养;(5)清洁卫生。让小组每个成员有事可干,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参与精神,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提高。每个项目或子项目的实施是否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根据情况而定。例如象制作六角螺母这样的工件,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加工出一个产品出来,以提高每个学生对钳工加工工艺、工量具的使用等作进一步的认识和熟练使用。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做得好坏与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有非常大的关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严格把关,对学生的错误操作应及时指出、纠正,对不会操作的地方应耐心示范、讲解,从而使学生看到自己一步一步做出来的成果,让学生感到有一种成就感。

3.4成果展示。学生做出的产品按组统一放在明显的位置或者橱窗中。对于先做出来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展示令他有一种满足感,从而激发他对下一个任务的期待和兴趣,而对于还未完成任务的学生来说,展示出的产品是一种参考、借鉴或比较,做到心中有数,看看自己做得好在哪里,不足的地方是什么。产品的展示无论对先做出来的学生还是未做出来的学生都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

3.5评估总结。主要根据每个学生在该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首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然后进行小组互评,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

4.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几点改变

4.1师生角色的改变。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独立或小组解决技能训练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学生成为"主体"。

4.2教学效果评价方式的改变。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特别注重过程评价,每个项目、任务都由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组合而成,最后再根据整个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综合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较多的表现机会,加上教师适时地表扬与肯定,对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抗挫能力大有好处。

4.3对实训教师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在项目教学法中,实训教师起码应具备以下能力与意识: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研究能力;熟知项目课程内容、体系,能够正确把握理论与实践对接;了解本专业工种生产一线的要求,能适时构建"仿真车间"情境;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能以特定的职业或专业范围实践活动为主线,用项目来组织安排教与学的过程。

4.4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转变。 采用项目教学法,把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拉近,让枯燥的理论更加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易于感知与接受。以往钳工实习,终日重复单调的锉配的技能动作,从"废料"到"废料",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采用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学生学习目标明确,零件加工仿真度高,再加上过程激励措施,最后形成"产品"或"作品",给学生技能训练过程获得成就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其自身潜能。

项目课程的开发需要较强的实践经验,要有典型的项目任务、典型的零件加工来支撑。因此,开展好项目教学,就应以高素质的师资为依托,将实训教学构建成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实训教学。

上一篇:单片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下一篇: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