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7-25 09:46:37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 要:分析了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幼儿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是一种教学或辅助教学的用品,它是成人(教师)根据教育需要和幼儿发展需求,对各种自然资源和材料,进行收集、分类、加工、改造、组合,重新进行玩具教育因素设计后的产物。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应遵循参与性原则,即教师、幼儿及家长多方参与互动,这对幼儿、教师及家长而言,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现实幼儿园在自制玩教具中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用性差

部分幼儿教师将制作玩教具的目的狭隘的定义为“为了做玩具而做玩具”。为了参加评比活动,设计的玩教具造型美观,样式精美,玩法新颖。但是这些做出来的玩教具在参加完评比活动之后,统统放入展览室,根本没有用在孩子身上。这些因为比赛而制作出来的玩具,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幼儿的发展起到的作用却很小。在比赛中太实用的评不上奖,一般能评上奖的玩教具首先要大气、美观、有教育价值,似乎实不实用不是那么重要。

1.2 利用率低

在现代幼教理念指引下,不少幼儿园都有自制玩教具,然而这些为幼儿制作的玩教具利用率却不容乐观。许多幼儿园的材料保管室堆积了很多的自制玩教具,很多玩教具只使用了几次就因为幼儿不爱玩,或者因为玩具的损坏而被丢弃。这些玩教具大部分是由本班教师制作给本班幼儿使用,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对原有玩具的兴趣逐渐丧失,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的玩教具就只能被淘汰。

1.3 教师包办

在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实践活动中,玩教具的制作主体主要是教师,家长和幼儿只是负责收集制作材料,而在真正制作过程中开始淡出。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几乎将制作玩教具视为个体分内的工作。这种制作方式只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不说,还可能因为没有和家长取得沟通,使得家长对教师的行为产生误解。

1.4 支持环境不完善

幼儿教师制作玩教具,首先要有幼儿园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但是现实中很多教师制作玩教具常处于尴尬的境地,幼儿园对想自制玩教具的教师缺乏相应的支持条件,制作材料、制作时间、制作人员的配合等都不完善。并且家长也常持漠不关心的态度。教师制作的玩教具,最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长此以往,教师必然会将制作玩教具视做工作负担,也就不愿意再花心思研究富有新意的玩具了。这对于教师、幼儿、幼儿园来说都是损失。

2 解决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自制玩教具的设计原则

2.1.1 教育性。教师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自制玩教具活动,制作前根据课程教材考虑自制玩教具适宜的“用途”,把“做”和“用”相结合才能发挥自制教玩具的真实价值。

2.1.2 科学性。教师设计构思自制玩教具时,应考虑知识,概念与原理的科学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

2.1.3 趣味性。自制玩教具要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这样幼儿才能积极配合。

2.1.4 创新性。自制教玩具是为了弥补成品玩具的不足而设计的,要求构思要新颖,外形要独特,能激发幼儿想象和创造。

2.1.5 简易性。教师就应注意就地取材,成本低廉,制作方法应简单,不能花费过多的精力,而耽误其他正常工作。使用方面应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制作方便、可操作的实用性玩教具。

2.1.6 安全性。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教玩具接触机会很多,可能会使玩教具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因此玩教具一定要符合安全标准和卫生要求。

2.2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2.1 增强实用性。玩教具要有创意但不复杂,精美而实用。材料的选择和制作上要结实耐用,易于保存,要能用于幼儿日常的游戏和活动,并且可反复使用。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玩教具的设计要求简单易操作,幼儿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很快上手,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想玩,爱玩,经常玩的实用性的玩教具应该是一线幼儿教师制作玩教具时追求的目标。

2.2.2 提高利用率。在幼儿园中要提倡新的玩教具管理和使用制度。首先,要选用结实耐磨损的材料制作玩教具,比如塑料和结实的硬卡纸。其次,可将玩教具按其耐用性分类保存。除了供本班幼儿使用之外,也可和平行班交换使用;随着幼儿年龄增长,还可循环到低年龄段幼儿班使用。

2.2.3 让幼儿亲身体验。在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和幼儿资源。幼儿园可以通过各种家园交流活动增加家长的参与意识。可以定期组织“亲子玩教具制作大赛”让幼儿和家长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共同合作制作玩教具,优秀的作品给予奖励。家长和幼儿在比赛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加和教师以及其他幼儿家长的交流,丰富自己的教育经验,也能体验到教师的辛苦,增加对教师工作的理解。

2.2.4 完善制作环境。首先,幼儿园要建立合理、科学的管理、监督、评估制度,对于优秀作品给予奖励,以提高教师制作玩教具的积极性。其次要为教师制作玩教具提供时间保障,给制作玩教具的老师充裕的时间进行玩教具的构思、设计、制作,减轻教师的负担。第三是要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和家长要多沟通,让家长乐于参与到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活动中来。第四,幼儿园要经常组织班班之间,师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由于各个教师自身能力的差异,制作的玩教具也风格迥异,增加教师间的交流可以让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 苏婷.让自制玩教具成为“常青树”[N].中国教育报,2004

2 鲍小如.徽州地区举办自制玩具展览[J].安徽教育周刊,1980(3)

3 谢宁.基于游戏共同体的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4 沈晓燕.幼儿园活动区自制玩学具及其效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论高职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