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时间:2022-07-25 08:27:33

简析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摘 要: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路基又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实践证明,没有坚固、稳定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路面。本文主要对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路基施工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的控制对于整个道路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他是整个公路建设的起步和基础,这个环节没有把好质量关,对后续的建设工作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我国的公路路基建设需要在技术上进行全面把握的同时就需要全方位的对路基质量进行考虑,确保今后整个公路施工建设的质量。

一、路基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1、路基的清理工作

在路基填方工作开始之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清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石头、垃圾、植物以及植物根部的腐化土层,需要注意的是,杂物在清理之后需要堆放起来,不能扔在施工现场周围,特别是不能扔到排水管道之中,以防排水管道的阻塞。杂物清理完成之后,就需要将地面铲除平整,保证路面没有坑坑洼洼的地方,只有路面的平整度达到铺设要求之时,才能进行路基施工作业。在进行路面清理工作时难免会遇到路面施工线上存在植被,这时就需要根据道路施工的法规对植被进行处理,尽量减少施工对植被的破坏。如果施工线上存在建筑物,在铺设路基时就需要小心施工,防止对建筑物造成破坏,施工完成之后应对建筑物做加固处理。

2、施工之前的物质准备

在进行路基施工之前需要对原材料、施工人员、以及铺设设备进行采购,做好设备的调试之后就需要将设备或者原材料运到相应的施工地点进行准备。通常情况下为了对施工材料进行保存,往往需要在公路上两旁建筑临时的厂房,因此,做好水、电等日常生活设施也是有必要的。在对水泥等原料进行储存时,需要做好严格的防潮处理,搭设临时的板架,保证材料距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在材料之上覆盖油纸,防止日光的曝晒和露水的淋湿。

3、施工之前的任务分配

深入到施工现场,对施工设计的具体环节进行正式的检查,确保施工的具体环节都能够有数据的支持。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施工道路的实际情况尽量找出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对施工设计的具体环节进行优化。在进行路基施工之前,首先应对施工的总体任务进行划分,将阶段任务下放到各个施工部门,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监管。目的是确保施工时能够提高施工的总体效率,如果施工时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也很容易找到施工具体部门,甚至是施工的个人。

二、路基填压

1、路基填料

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

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并不规定对其它等级公路铺筑高级路面时,也要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规定值。

2、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

随着路基施工技术进步,对于特殊路基的处理技术也日渐成熟和完善。针对处理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1)灰土挤密桩。(2)轻质路堤。(3)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浅层(一般小于3m厚)的软土地基可采用先在地表铺筑上工布,再填筑路堤,土工布起分隔、过滤、排水和加速固结等作用,从而取代常规的置换方法。

软土层厚度3-5m,采用土工布与砂垫层联合处治,排水砂垫层的厚度可由50cm减薄至30cm。也有在路堤下面与地表之间铺设多层土工织物,利用材料的高抗拉强度克服地基的滑动变形来保持稳定,通过控制填土速率,配合超载予压,使地基迅速固结。

采用聚丙烯或聚乙烯土工格栅,以及采用网箱席垫处理软土地基,其主要作用是使地基土和填料向上和向两侧的位移受到限制,减少局部荷载。采用网箱席垫可减少总沉降量40%左右。

三、路基排水施工技术

1、地面排水

最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是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对于高速公路上的排水沟渠,一般都要求铺砌防护。普遍采用浆砌片石加固、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应用。高速公路通过水网地段的路基,过去逢沟设涵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有了改进,对路线两侧的灌溉沟渠重新系统布置,免去了穿越路线的排灌涵洞,从而提高了路基的工程质量。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的任务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使之不冲刷路基边坡。路拱横坡应≥2%。雨水排出路面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以其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的集水槽流水,每隔20m~50m间距设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将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设超高路段的排水通过设在中央带的圆形开口排水沟或雨水井进行排除。在西部降水量低的地区大多采用在中央分隔带设过水槽排水。

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仍多用暗沟、盲沟、渗沟、渗井等,其特点是以渗透力式排水,当水流量较大,多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的砂砾料反滤层多改用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几年研制的带有钢圈、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组成的加劲软式透水管直径8cm~30cm,很适用于地下排水。

四、路基防护

路基的修筑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以及路基暴露在空间,不断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因素侵蚀,因此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防护。

1、坡面防护

坡面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等级公路的边坡,多采用种草防护边坡较高时,采用砌石框格种草防护。由于西部干旱缺水,边坡种草防护类型的选择很重要,现大多采用草坪植生带,即将草籽、肥料和土均匀拌和裹于土工物内,当草籽发芽也长成草起到固土作用后,无纺布纤维自然腐烂,不会污染环境,效果很好。

石砌圬工防护仍较普遍使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破裂的或易于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锚杆挂铁丝网或高强塑料网格喷浆或喷射混凝土以及喷射纤维混凝上防护也有较好的效果。

但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造价高、易破损等诸多问题,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力推广既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又一劳永逸的种草防护。

2、冲刷防护

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砌石、抛石、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3、支挡防护

挡土墙用于支挡防护目前仍占主要。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多用于石料丰富、墙高较低、地基较好的场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其受力比较合理,墙身圬工体积小,也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垛式挡土墙易于调整墙的高度,并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是一种特殊型式的挡土墙。

结束语

路基施工是公路施工的基础,如果路基施工质量不达标,就会导致公路的开裂甚至是塌陷,从而降低公路的使用年限。因此,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优化施工工艺,定期对施工进行巡检,对提升路基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费玉亮,许慧,钱莹.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0.

[2]姜振关.道桥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

[3]胡艺兵.公路路基施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上一篇:建筑幕墙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下一篇:环保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