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的护理

时间:2022-07-25 07:26:47

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的护理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患者 化疗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375

紫杉醇是由紫素的树干树皮或针叶中提取或半合成的有效成分,具有高度亲脂性,不溶于水[1],它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抗微血管抗癌药。将紫杉醇用于晚期乳腺癌化疗,并且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护理。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出现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6例,均为女性,年龄22~63岁,平均42.3岁。所有病例均无化疗禁忌证,在化疗前均由患者签署化疗同意书。

治疗方法:紫杉醇用量135~175mg/m2,加入0.9%氯化钠或5%的葡萄糖液250ml缓慢滴注3小时。为预防过敏反应发生,分别在用药前12小时、6小时口服地塞米松10mg。给药前30分钟给予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或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为减轻胃肠道反应,给予0.9%氯化钠100ml加奥美拉唑40mg静脉滴注。21~28天1周期。

结 果

治疗后患者食欲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输注后本组病例无过敏反应发生,出现骨髓抑制12例;胃肠道反应10例;脱发14例,神经毒性反应6例,口腔溃疡1例,窦性心动过速1例。

护 理

⑴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于治疗效果及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本组患者为晚期肿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主要表现为害怕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紫杉醇的过敏反应,担心疾病的预后。还包括焦虑、沮丧、恐惧、紧张等。不同患者因年龄、性别、文化教育、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心理反应也不相同,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在化疗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所用化疗药物的特点、主要的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满足其合理需求,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本组53例患者配合均较积极,顺利完成化疗。

⑵用药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证。因紫杉醇可引起低血压和心率过缓,故在应用紫杉醇前,用药时需监测生命体证的变化,特别是血压的变化。条件许可心电监护。如有心率减慢、面色苍白出冷汗时应立即停止用药。用药时间测体温变化,如有发热反应应遵医嘱适当用药;未经稀释和稀释滴注液不可直接接触聚氯乙烯塑料;同时注意穿刺局部皮肤的变化,如皮肤有无红斑、触痛、肿胀、皮肤变色,有无静脉炎、指甲颜色变化等,一般不作特殊处理,症状严重者可对症处理,如用硫酸镁湿敷或用红外线照射等。治疗后患者可出现肌肉痛、关节痛,告知患者此乃用药的不良反应,是暂时的,可口服止痛药,用药后还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等,经对症处理如静滴盐酸托烷司琼5mg、恩丹西酮8mg后町逐渐消失。定期检测血常规,如白细胞含蛩较低可用生白药物,化疗结束出院给于指导,回家后注意休息,定期复查,加强抗肿瘤药物的后续治疗。

⑶过敏反应的护理:紫杉醇化疗,过敏反应率约41%。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2%,多数为Ⅰ型变态反应。表现为胸闷、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全身荨麻疹和低血压。发生在用药后初10分钟内78%,2~3分钟发生的53%[2]。因此,在使用紫杉醇前先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应用预防过敏的药物,因紫杉醇的某些成分如聚氯基代蓖麻油会引起增塑剂二基乙肤酸化物从聚乙烯滴汁袋中漏出,而聚氯乙烯有肝毒性,输液装置需使用特聚乙烯并配有过滤装置的输液器,配制时用玻璃瓶装的溶液。不应接触聚氯乙烯塑料器械,在开始滴注该药时前10分钟滴速要慢,控制在10滴/分,要严密观察病情,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时发现过敏反应,用药前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注意生命征的监测。

讨 论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抗微管药物,可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成微管,而后通过防止去多聚化过程而使微管稳定,这种稳定化作用抑制微管网正常动力学重组。而微管网的重组对于细胞生命间期和分裂功能是必要的。除此之外,还可导致整个细胞周期微管柬的排列异常和细胞分裂期间微管多发性星状体的产生。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3],应用紫杉醇化疗是目前治疗晚期乳腺癌常用的方案之一。疗效满意,通过细心的护理和及时对症支持治疗,不良反应可耐受。

参考文献

1 王晓春,乔树兵.紫杉醇注射液静滴致严重休克1例[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8(8):235.

2 邓小玲,丁美红.循让护理在防治紫杉醇化疗致过敏反应中的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05,26(11):1339-1340.

3 安永恒,丁爱萍,梁军.肿瘤合理用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2-204.

上一篇:脑梗死恢复期的护理 下一篇:外敷土豆泥治疗静脉炎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