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外牙致婴幼儿口腔压疮的护理5例

时间:2022-10-20 01:51:12

额外牙致婴幼儿口腔压疮的护理5例

关键词 婴幼儿 额外牙 压疮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380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婴幼儿口腔黏膜表皮薄嫩,护理不当容易造成损伤和感染[2]。额外牙在婴幼儿期萌出者实属少见,致口腔压疮发生的病例,尚未见报道。2008年以来收治额外牙致口腔压疮患儿5例,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加强口腔护理次数,拔除致压疮发生的额外牙,观察病情及护理处理全身支持疗法,提示家长和护士,多学习口腔知识,预防个别婴幼儿口腔压疮的发生。患儿在短期内压疮得到了痊愈。现将护理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5例,女3例,男2例,1个月1例;2个月2例,4个月1例,6个月1例。母乳喂养4例,人工喂养1例。本组病例婴幼儿其父母代诉:患儿均有哺乳时哭啼,烦躁不安,流涎量多,甚在拒食,触摸患儿脸颊时,患儿哭啼加重。其家属在喂养过程中,均偶发口腔内有牙齿萌出,2例患儿有反复发作的低热。口腔检查:本组病例在双尖牙区均有额外牙萌出,牙齿形似米粒大小,活动度较大,额外牙相对应的口腔黏膜区军有约0.5cm×0.5cm凹陷性溃疡,色泽灰暗,触之易出血,表面无分泌物,溃疡周边黏膜呈暗红色。经过加强口腔护理,局部祛除压力等措施处理,1周后溃疡愈合出院。

护 理

口腔护理:本组病例均有口腔压疮,口腔护理为重要措施,由于患儿年龄幼小,配合程度低,在做口腔护理时,需家长配合护士操作。在口腔护理时,用口镜牵拉开患儿口腔,看清楚患病部位。用洗必泰溶液反复搽试溃疡面后用无菌干棉球搽干疮面,局部撒锡类散或者用养阴生肌散后,用干棉球按压局部5分钟左右,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后取出棉球,再2%的龙胆紫。

拔除额外牙:局部受压是造成患儿口腔压疮最主要的原因,尽快祛除刺激因素是首要措施[3]。因此,必须尽快拔除额外牙以解除对溃疡的外在压力。患儿经口腔科医生会诊X线拍片,明确口内牙齿系额外牙,压疮由额外牙反复刺激所形成,建议拔除畸形的额外牙。经化验患儿无血液系统疾病。口腔科医生在患牙根黏膜上放置4%的塞罗卡因棉片做表面麻醉,约2分钟后,拔除牙齿,拔牙疮口压棉纱约30分钟祛除,嘱两小时内勿哺乳。

病情观察和护理处理:要加强对患儿病情的观察包括对压疮及拔牙疮口的观察。因婴幼儿口腔黏膜干燥[4]。在做口腔护理时,动作一定要轻巧,切忌粗暴,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全身疗法:对有反复发烧,血象升高者,需要给予静滴抗生素,可选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以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讨 论

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是压力。故压疮常发生在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的的受压部位。刚出生的婴幼儿属于无牙期,口腔内部不应该有压疮发生,但本组病例因口腔内有额外牙生长,且额外牙形态为圆锥形,尖锐的牙齿对口腔黏膜的刺激伤害是相对应的黏膜形成溃疡,反复长期对口腔黏膜形成持久的刺激(即压力),溃疡不能愈合进而形成压疮,婴幼儿口腔黏膜表皮薄嫩,口腔干燥,容易造成损伤和感染。婴幼儿哺乳时,口腔内形成的吸吮力,加重了额外牙对伤口的刺激伤,诸上因素形成了口腔压疮。本组病例家长对无牙期婴幼儿口腔医学知识的认知缺少,更是导致婴幼儿口腔压疮形成的重要原因。本组病例经过正确的检验方法(拔除额外牙)和妥当的口腔护理措施,使口腔压疮在短期内得到了痊愈。

参考文献

1 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6.

2 何方.儿科护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2.

3 陈谦民.口腔黏膜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

4 石四箴.儿童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

上一篇:社区护士夜培训的探讨 下一篇: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