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

时间:2022-07-25 03:42:29

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

[摘要]为加快推进空管体制改革,国家空管委提出了现阶段建立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的举措,为实现国家统一管制作好前期准备。

[关键词]空管 空域 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

根据航空器的应用目的不同,航空活动分为军事航空(简称军航)和民用航空(简称民航)。军事航空是用于军事目的的航空活动,主要包括作战、侦察、运输、警戒、训练、救生和联络等方面。民用航空是用于民用目的的航空活动,根据飞行目的不同可分为公共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为了解决飞行量不断增加导致的飞行安全与效率问题,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组织航空活动,这就是航空活动的管制,通常分为军航管制和民航管制,在国土防空、经济建设和对外交流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一、“空管”和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的概念

1.航空管制是根据国家颁布的航空法规,对在其领空内的一切飞行活动进行强制性的统一监督、管理和控制。目的是保卫国家领空安全,识别空中目标,维护飞行秩序,保证飞行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飞行管制,由中国人民空军统一组织实施。基本任务是:监督航空器严格按照批准的计划飞行,维护飞行秩序,禁止未经批准的航空器擅自飞行;禁止未经批准的航空器飞入空中、临时空中或者飞出、飞入国(边)境;防止航空器与航空器、航空器与地面障碍物相撞;防止地面对空兵器或者对空装置误射航空器。航空管制工作分为静态管理和动态控制。

静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国家颁布的航空法规,制定全国性的、地区性的和临时性的飞行管制规定,划定飞行管制区、飞行管制分区和机场飞行管制区,划定航路、航线和各种飞行空域,在重要地区或海域上空划定禁止或限制航空器飞行的空中、空中限制区和空中危险区,在飞行密集地区和国(边)境线附近划定供航空器进出的空中走廊,规划和设置通信导航和雷达设施。

动态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审查批准飞行管制区内的、飞行管制区间的和国际间的飞行申请,根据军事飞行和民用飞行特点实施飞行调配,监督飞行计划的执行情况,按照飞行管制规定指挥飞行活动,提供有关的飞行资料和情报,向防空部队通报本国和外国航空器的飞行动态,提供需要搜寻救援的遇险航空器的情报。对军事演习地域内的飞行、专机飞行和科学试验飞行实施特殊的控制。

2.空中交通管制是对航路(线)地带和民用机场区域运行的航空器实施的管理和控制。分为机场管制、进近管制和区域管制。目的是防止航空器与航空器空中相撞及在机动区内航空器与障碍物相撞,维护和加快空中交通有序流动。其任务是利用通信、导航技术和监控手段对航路(线)地带和民用机场区域航空器飞行活动进行监视和控制,通过给航空器之间配备间隔的方式防止其相互接近,保持适当的距离。空中交通管制涉及飞行的全过程,即从航空器推出,起飞爬升,进入航路(线),至目的地机场到航空器滑至停机位,航空器始终处于监视和管制之下。

3.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是指在国家空管委统一领导下,军民航空管部门按照联合运行规则和程序,通过军民航空管系统向航空器提供管制的活动。

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表现形式为协同式的运行,目的是调整军民航部门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和理顺关系,促进军民航在空管运行方式、手段和技术的融合。通过统筹安排、分工合作、相互支持逐步形成军民结合、管理顺畅、运转高效的空管运行体系,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和空管服务保障水平,保卫国家领空安全,识别空中目标,维护飞行秩序,保证飞行安全,提高空管整体效能,为实现国家统一管制奠定基础。

二、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的必要性

1.国家空管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空管事业的发展要从国家发展战略大局出发,着眼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立足于空管体制改革的新要求,满足军民航建设的全面发展的需求。1993年我国制定了空管改革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前两步的改革,由于军民航空管运行的目的和手段存在着差异,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管制的第三步,加快推进空管体制改革,国家空管委提出了现阶段建立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系统的举措,作为改革创新的着力点、侧重点和切入点,为第三步的空管体制改革,实现国家统一管制作好前期准备。

2.军民航空管协同发展的迫切要求

目前,军民航空管运行各成一个体系,空管系统标准存在差异,兼容性不强,管制设备存在重复建设,军民航空管运行的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另外,我国民航与军航在人才培训机制和标准上上面还存在差异,没有相应的联合教育培训机构,这就使得空管人才在使用中缺乏互用性,不能实现军民航在管制指挥中的高效协同。

为了更有效的推动我国空管事业的发展,完善军民航空管运行流程,提高军民航协同能力,充分发挥空管设备的功用,发挥人才培养互用性,避免资源的浪费,需要军民航空管走联合运行的道路。通过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将军民航各自体系进行整合,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促进我国航空事业健康发展,有效发挥空管系统创造社会、经济和国防效益的能力。

3.提高空域利用效率的现实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民用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发展迅速。我国的航班飞行、旅客流量、货邮运输和通用航空每年都有大幅度增加,使得空域资源显得十分紧张。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促进航空器产业的发展,机型种类不断增多,航空器性能差异日益凸显,为管制指挥运行增加了难度。

另外,现代战争的作战规律和以空防安全为重心的国防安全观,使得军事航空的重要地位更加凸现。随着我国高性能航空器的大量装备和战备训练任务的加重,使得军事飞行强度和复杂性不断增强,对训练飞行的机动性和空间范围的要求越来越高,军民航协同更加复杂,空管保障任务更加艰巨。

空域作为一种资源是有限的,具有资源的属性(包括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因此,要充分发掘空域的属性就必须不断完善空域使用的模式和机制。运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空域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其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全面发展、整体提高,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机制。通过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深化低空空域改革,简化空域管理和使用的程序,科学合理安排飞行次序,提高空域的容量和空管运行的效率,有效保证飞行安全,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空管运行的要求。

上一篇:从管制学员到管制员转变之我见――跟班实习体... 下一篇:浅谈儒家思想与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