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终端区军民航飞行冲突调配方案初探

时间:2022-03-25 08:50:26

民航终端区军民航飞行冲突调配方案初探

引 言

所谓军民航协调,就是军民航管制部门为实现空中交通安全、顺畅进行而相互限制、相互妥协的过程,是充分利用有限空域资源的重要方式,也是解决双方飞行矛盾的重要手段,既包括协议的讨论、签订,也包括双方飞行过程中对协议的执行、信息的沟通,还包括为解决新矛盾、新冲突所做的修订。

第1章 军民航冲突研究的背景

1.1我国现行空域管理体系的特点

1980年以后,民航总局不再由空军代管,但民航的飞行管制工作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规定的“中国人民统一领导全国的飞行管制”执行,相对于民航管制而言,军航在空域管理中处于领导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规定:

空域划分:航路附近的危险区和限制区,由空军商民航局有关单位划定,报总参批准;开辟新的航路和主要航线(指跨省、自治区和国界的航线)由民航局商空军后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民航总局需调配航路、航线连接的某段航线和开辟地方航线时,均由空军批准,并报总参谋部备案。民航飞行只能使用空军规定、批示的航路(航线);航路(航线)飞行高度由空军商民航局配备、调整,并对所有民航航班统一、明确的规定上升、下降地段。

1.2我国现行空域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处于不完善的、成长中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与航空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这里既有历史发展的背景原因,又有具体的客观原因。

1.3军民航协调困难的成因分析

造成军民航飞行难于协调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粗略的可划分为两类,即体制层面的原因和技术层面的原因。相比之下,在具体管制工作中体制层面的原因较容易预见但不易改变;相对而言,从管制员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技术层面的成因对保证空中交通安全更具实际意义。

第2章 军民航差异分析对比

2.1民航飞行特点

民航活动通常包括航班飞行、货运飞行、本场训练,专机飞行等等,民航飞行的特点如下:

(1)高度变化需考虑乘客舒适度、占用高度层较集中。民航飞机除起飞和着陆阶段其余大部分时间以平飞为主,并且由于民航飞机升限有限以及考虑到飞行成本,所使用高度层往往相对集中。

(2)时间固定。民航飞行需严格按照民航航班时刻表,保证乘客按时有序出行。

2.2军航飞行特点

军航活动通常包括转场飞行、军航运输、本场训练、战斗飞行等等,军航飞行的特点如下:

(1)高度变化快,占用高度层多。军用飞机的机型有比较灵活高效的上升率和下降率,飞机的机动性比较好,所以灵活的上升率和下降率有利于在作战飞行时对敌方进行有效的打击。同时军用飞机需要不停的改变高度,且占有很多高度层。

(2)时间不定,并且常有多批次的飞行。相对于民航的正常有序而言,军航的训练、作战等飞行是无序、灵活的。军事战争本来就具有突发性,所以军用飞机的飞行也具有突发性,同时军航飞机的批次飞行有利于相互间作掩护。

2.3军民航差异对比

2.3.1使用机型、飞行性能的差异

第3章 改善协调工作的对策

3.1改进管制工作方法

在当前形势下,要做好军民航协调工作,遏制军民航冲突不断增加的趋势,必须改善军民航协调工作,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协调效率。

3.2调整现行调配体制

一次次军民航飞行冲突的发生,似乎并未使我们的防相撞工作获得显著改善;军航、民航、学术界孜孜以求改善军民航飞行安全的努力,成果也似乎不甚明显。这一切说明:要根本性地解决军民航同时飞行的调配矛盾,必须在体制上做出一些调整,从而彻底杜绝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4章 国外军民航协作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早在1945年,美国就制定了在普通航线上发展军民共用的空管系统的方针,并组建了空中协调委员会,目的是为产生一种结合起来的、协调一致的联邦航空政策。这种普通空管系统的要求可以用空中协调委员会关于民用航空政策部分的摘录来表述:

国家利益要求必须发展和维持一个融为一体的导航和空管系统,以保证充分发挥航空器性能和效率的同时,满足国防安全、经济效益以及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结 论

通过这篇文章,我对军民航冲突存在的现象,问题以及现在要解决的矛盾有了深入的了解。当前的空域造成了军民航两者使用的矛盾冲突,而合理的空域改革是必需的。但是改革并不是一时的事情,在没有完成之前,只有靠我们双方管制员的提前协商,预先通报,以及更有效的协商机制使得事情在预先考虑之中。

现有的空域管理体制使军民航管制部门不可能完全消除军民航冲突,但通过以上改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协调工作、缓解军民航飞行矛盾,使军民航双方充分合理地利用空域资源。本文浅显地对军民航协调的目的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分析存在的不利因素,提出了改进协调工作的措施,希望对空管安全工作有所帮助,改善军民航协调,减少不安全事件,提高协调效率,从而达到保安全、促安全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新,空中交通管理,兵器工业出版社,2003

[2]兰松生,美国军民航协作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2001

[3]戴巨星,全国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年活动征文优秀论文专刊,军民航协调之我见,2003

[4]刘寿江 张颢娟,防止军民航冲突三策,民航管理(第156期), 2003.10

[5]秦绪林,空管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军民航合署办公,中国民用航空(第34期),2003.10

[6]上海区域机场使用细则。

[7]中国民航总局空管局《飞行间隔规定》 2002.8

[8] 中国人民空军《飞行管制工作条例》1991

[9]DOC.4444 ICAO

上一篇:电力行业应用微软LYNC的探讨 下一篇:《三国演义》与现代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