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奥波德与他的《沙乡年鉴》

时间:2022-07-25 11:08:20

《沙乡年鉴》是一本随笔和哲学论文集,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对沙乡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景象的系列追述,排列成“一个沙乡的年鉴”。第二部分所涉及到的都是作者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威斯康星、新墨西哥……几乎游历北美大陆,有观察,有历险,也有痛苦和教训。第三部分作者分别从美学、文化传统及伦理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它是作者生态观念的思想结晶。

沙乡,其实是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的一个被荒弃了的农场。在10多年中,这片土地和它上面的一所破旧的小木屋便成了利奥波德的家。他和家人在这里进行着野生生物的耕耘和管理,他们将此作为主要的家庭事务。冬天,他们给鸟喂食,细心地给它们戴上环志(动物标记)。春天,在大雁南飞的咕咕声中,他们种植松树。夏天,他们播种和照料野花。秋天,他们观察冬眠前各种动物的奇异骚动。在所有的季节,利奥波德都做着生物气候的观察记录。他身体力行,以虔诚的态度面对自然。

在《沙乡年鉴》中,利奥波德对那些飞禽走兽、奇花异草所作的富有诗意的描述词语俯拾皆是,整本书中字里行间充溢着利奥波德对那些生灵们的挚爱情愫。

由于作者观察细微,笔触细腻,因此文章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当然,在享受优美文字的甘霖之中,我们不时会受到心灵的震撼。尽管,这是一本需要把心安静下来阅读的书,而且是一本早在1949年便问世的书,但今天读来,仍没有丝毫陈腐隔世之感。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利奥波德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与才智。沙乡是贫瘠的,然而利奥波德怀疑,沙乡是否真是贫穷的。他假设道:如果我是一个经济学家,我就要把我全部的在经济学上的思考对准这些沙子,还有就是鼻子下面的葶苗。

我们曾见过日记体、书信体等文本形式,而年鉴这一样式却让我们耳目一新。在一年12个月的季节更替轮回中,利奥波德细致地观察花虫草木的生长及其生活习性,从1月的“冰融”、3月的“大雁归来”,到4月的“春潮来临”、7月的“大草原的生日”,以及11月的“如果我是风”、12月的“雪上的松树”,都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隽永画面。读着此书,我们仿佛随作者作了一次漫长而富有情趣的神游。

《沙乡年鉴》,作为“绿色经典文库”之一,再次将利奥波德的思想和他抒情性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本20万字的环境类图书,值得我们每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去品读。

上一篇:《托尔斯泰传》导读 下一篇:品味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