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被动式英译研究

时间:2022-07-25 09:19:11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被动式英译研究

一、被动式的范畴

关于汉语被动句的范围,语法学界一直存在分歧,总体上可以分为两派观点。一派主要是依据语义标准,认为“只要主语代表动作的受事,句子就可以叫作被动句”。另一派主张“被动句是指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是被动性质的句子,同主动句在形式上有区别的标志”。本文认为,划分句式的确要照顾语义,而结构标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明确的标记,使对比对象清晰明确。现代汉语能表示被动关系的标记有不同的判定标准。通行的认定是将标记划归成介词的一类。经过本人实证性研究发现,结合《红楼梦》的语言特点以及前人研究,本文汉语被动句以“蒙、被、叫(教)、让、为、给”为被动标记,同时考虑其主语代表受事的语义特征。

而在英语语法书里常常看到的是“被动语态”这一名词。夸克(R. Quirk )等人指出,be或get加动词过去分词这一形式在表达被动意义上可以分为三级:主要被动句,半被动句,和假拟被动句。本文英文被动句以“be”、“get”为标志,同时还要兼顾施事与受事的语义标准,以主要被动句和半被动句为研究对象。

二、语料介绍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高峰,其在文化、语言研究上的价值,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数代译者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动力驱使下作了不懈的努力,其中包括英国人乔利(B. Joly)的前五十六回全译本(以下简称乔译)、杨宪益夫妇(Yang, H. Y., & Yang G., 以下简称杨译)和英国人霍克斯(D. Hawkes)及其女婿闽福德(J. Minford) (以下简称霍译) 一百二十回全译本。然而,根据闫敏敏的统计,《红楼梦》的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在诗词、文化内容和人物语言等方面,极少有人从句子层面研究《红楼梦》的英译。

绝大部分的《红楼梦》英译研究以霍译和杨译为研究对象,“语料的匮乏导致结论可信度和正确性值得怀疑”。本文选取了《红楼梦》中文本和三个英文译本作为研究的语料。因为乔利只以译前五十六回,为了使研究的语料具有可比性,本文同样地截取《红楼梦》其它文本的前五十六回作为语料。结合汉英被动式的结构标准,本文利用ParaConc语料库搜索工具,对《红楼梦》前五十六回的被动句进行了搜索。再以语义限制为标准,对搜索出来的被动式进行人工整理,统计出《红楼梦》前五十六回被动式的数量如下:

表1《红楼梦》前五十六回被动句数量

由于使用者对被动标记的偏爱与偏废,有的标记获得的解释多一些,如:“被”,“有些学者甚至直接将“被”字句的概念泛化成了汉语被动句”。由此可以说明,研究对象的出现频率影响了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范围,导致研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本文力求全面阐释汉语被动式的英译概况,在此基础上,找出杨译、霍译和乔译中中文主动句翻译成英文被动句时的考量,并对比分析各位译者转换的异同与得失。为便于分析,下文例句当中将讨论的重点以[[]]标出。

三、被动式英译统计分析

1.汉英被动比较分析

纵观《红楼梦》前五十六回的三个英译本,译者根据上下文表达的需要,对各种被动式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本文将这些中文被动式的英译分成四种情况:

⑴译成被动:被动标志词后的谓语核心词被翻译为英语被动式。

例1: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却如今才来卖呢?

霍译: I had heard that she [[was kidnapped]] at the age of five…

有些中文被动式中的中心谓语仍然直接被翻译成了英文被动式。

⑵译成主动:被动式中的核心谓语动词被翻译为英文的主动语态动词。

例2:这拐子便又悄悄的卖与了薛家,[[被]]我们知道了……

乔译: …but this kidnapper stealthily sold her over again to the Hsueh family. When we [[came to know of this]] …

译者因为主句和从句主位一致的需要而将源语中的施事前置,叙述谓语的被动语态只好翻译成了英文的主动语态。

⑶转换词性:取消原文本中被动标志后的核心动词的动词性,而用其他的词性,如名词或名词词组等来表达原文动词的语义。

例3:既[[蒙]]厚爱,何敢拂此盛情。

杨译: You lavish [[too much kindness]] on me, sir. …

译者将源语中的动词“厚爱”翻译成了名词词组,使译文语言更加简练。

⑷放弃翻译:整个被动句或被动标志后的谓语或谓语核心词动词省略不译。

例4:……这会子见宝玉说:“别[[叫]]人知道他们拌了嘴就生分了似的”这一句话,…

霍译: Dai - yu had been meaning to ignore him, but what he had just been saying about other people [[ ]]'coming between ' them seemed to prove that he must in some way feel closer to her than the rest, …

源语的被动句是直接引语中一个句子,然而这句直接引语又是一个叙述句的一部分,而且与“这句话”是同位语。译者在处理这句直接引语和叙述语夹杂的句子时必须作出取舍。

上述例子展现了部分被动式英译的不同情况。下面根据四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来对《红楼梦》中被动式的英译分类统计:(见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翻译过程中,汉语被动式一般也被译成英语主动句。这说明汉语被动式英译时,同英语汉译时存在着共同点,那就是源语中的被动句译成目的语时,一般都采用主动式。少数情况下,为了表达的简练和精确,汉语被动句英译时也会采取句子或短语转换成短语或词组的简译方式,有时甚至直接省略整个被动式部分。

而英语当中,“被动式的频率在小说和对话中的频率最低”。这一特征在汉译英时也得到了体现。根据上表可以发现,相对于其它标志的中文被动句来说,主要应用于叙述部分的“被”字句被翻译成英文被动句的可能性最大。而其他用于口语的“被”标引起的源语被动式直接被翻译成目的语被动式则极为少见。例如:“给”字被动句,除了有两个句子用转换词性的方法翻译出来,其他的几乎都是被翻译成了主动句。

四、结论

本文采用以汉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翻译研究方式,整理并统计分析了《红楼梦》前五十六中文被动式的英译概况。发现中文被动式一般情况下被翻译成了英文主动句,而且其比重远远高于翻译成英文被动式。与比贝尔(D. Biber)研究发现不谋而合,本文发现译者们更倾向于将叙述部分常用的被动式翻译成英文被动式。同时,被动式不但会被译成英文主动或被动式,还都存在改译和漏译现象,特别是与文化信息有关的改译和故意回避而产生的漏译,在某种程度上使译文变得通俗明了,但这也可能传达源语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本文属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红楼梦》中、英文语料库的创建及应用研究”的一部分,批准号为05BYY028。]

参考文献:

[1]宋玉柱:《现代汉语特殊句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2]郭锡良:《古代汉语讲授纲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二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4]Joly, H. B. (trans.). Hung Lou Meng; or,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M].A Chinese Novel, by Cao Xue-qin and Gao E. Hong Kong: Kelly and Walsh, 1892-3.

陈银春、刘泽权: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郭聪颖: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网络语言的文化特征 下一篇:成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任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