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2-07-25 08:52:26

运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巧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对于深化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地体会到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就能优化教学过程;如果科学合理地应用,更能使每一堂课如虎添翼,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要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这样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如教学《唐老鸭新传》一课时,课前精心制作幻灯片,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唐老鸭是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由它引发出来的故事深受学生的喜欢。课上首先出示唐老鸭画像,告诉他们唐老鸭又有新的故事发生了,大家去看看,就自然而然地揭示了课题并激起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欲望。接着让大家带着“唐老鸭又有什么新鲜有趣的故事呢”这个问题来看课文动画,学生个个聚精会神,聆听故事,看到精彩处还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就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然后大家交流,进行说话训练,锻炼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形象逼真的唐老鸭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使学生体会更深刻。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2 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地化解教学难点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干枯为生动,化难为易。

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助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如《翠鸟》一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会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的关键句子。此时使用多媒体技术,演示翠鸟叼鱼的情景,学生如同置身于美妙的境界之中,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这样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充满童趣,又和平时的生活紧密相连,而学生对课文情境的体验是学好课文的基础。但是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单靠教师的一张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将课文中的一些在平常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活动,通过多媒体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学生在享受文、图、声、像的同时,自然而然进入到课文当中,真切感受文章的意境,体会人物的心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快捷方便多量地阅读,满足新课程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要求。

如《桂林山水》这篇文章,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作者形象生动的描写把桂林的美景写得活灵活现。但对学生来说,很少有人到过桂林,缺少对桂林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要求他们去理解桂林的奇丽美景,显然是不够的。于是,笔者上网搜集一些有关桂林的图片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相结合,制作成课件来再现桂林。课堂上,学生通过课件观看桂林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文字的介绍,加深对桂林的认识。接下来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喜欢桂林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课文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桂林再次亲密接触,感受桂林的奇美秀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在这里,利用多媒体技术极大地突破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让学生颇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有兴趣去投入课文,研读文本。

4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随时获取写作素材,从而丰富写作题材,不为“材源”枯竭而烦恼。通过多媒体手段,还可以出示习作例文,教师进行现场示范评改,指导学生对习作复读、修改,并与原文进行对比,让学生反思习作过程,发掘优点,发现问题,提高学生对习作的修改能力。通过网络,大量地阅读优秀习作,鼓励学生创作发表,为学生学习、写作、发表和传播自己的作品提供全新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写作的乐趣,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例如,在布置学生写“校园一角”时,为了能更好地进行评改,笔者把有代表性的景物拍下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作文讲评时,根据学生描写对象,依次放映相关的画面,让学生边看画面边朗读自己的习作,边读边比较自己的习作还有哪些不足,其他学生也在此过程中有了自己的收获。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图文对照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该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在学生改好自己的作文后,笔者再给画面上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眼看画面,耳听音乐,再来练读自己的习作,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又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文配乐录音,增强其感染力;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抄在幻灯片上或进行实物投影,组织全班学生集体讨论、评改;或将作文中的典型病句投影显示,发动全体学生讨论修改等,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充实信息,得到更直接、更具体的指导,大大提高作文讲评的质量,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学生在这样愉悦的环境中争议、评改,各抒己见,既培养了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又有利于作文思路的开拓,相互取长补短,为今后写作奠定基础。

5 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如在教学《院子里的悄悄话》时,为了让学生明白有关年轮的知识,笔者利用软件资料介绍年轮。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出示课件,认识课文介绍的年轮是怎样记录年龄、辨别方向、记录气候的。接着领着学生进入虚拟的森林世界,亲自判断树桩上的年轮所记载的知识,学生兴趣盎然,对每一个树桩上的年轮知识都介绍得头头是道,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乐于参与其中。最后再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学生的语感、情感都很到位。这样,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提高,其中多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

总之,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超越时空,多维感受,情感上得到满足,精神上得到熏陶,能力上得到训练。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科学地、艺术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它成为教学中真正有效的辅助手段,促进语文课堂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开发区厦门路小学)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探索与研究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参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