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并院校管理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7-25 08:15:37

对合并院校管理改革的思考

合并院校是国家教育政策调整和学校自我发展的产物,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它不仅要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己任,更要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使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是高等学校的基本教育职能,也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政治责任。合并院校要完成这一任务,最主要的就是要抓好学校内部的管理工作,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生存。

合并院校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经验管理,结合实际创新管理不足。许多合并院校,在管理上还仅凭传统经验型管理思路在管理学校,沿袭了过去的范式,在结合新的形势上的管理创新不够。如果说刚刚合并之处管理学校主要靠经验、权威和过去的管理模式还说得过去,随着学校管理的不断规范、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所处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增强,就必须打破过去的经验管理,更新观念,靠理念、文化、制度以及管理理论的创新,才能实现管理理念上的新突破,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2.管理政策有失灵的现象。学校行政是通过规章制度来管理学校的,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学校政策。学校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中常常达不到预计的政策目标,这就是学校政策失灵。学校政策失灵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职责不清,教学、科研、党政部门间相互扯皮和推诿责任;二是权力多集中于某些决策层及其职能部门,二级主体地位弱化,事权和人、财、物权严重失衡,导致基层政策资源的枯竭,调整手段的削弱和积极性的下降,限于被动执行和应付,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和制度环境,实质上扼杀了管理者的创造性、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三是由于管理重心偏高,责权利失衡。学校将管理权集中,致使基层没有权力,责任意识淡漠。在工作中,容易发生令人忧虑的“不作为”现象,从而引发学校的指令、决策在执行中出现“递减”效应,久而久之就会带来工作绩效滑坡。

3.部门管理职能不清晰。新合并院校的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人员比重没有成规,但是与政府主管部门对应设置机构是难以摆脱的硬约束。为了这样的硬约束,学院合并时,有些部门人多事少,人浮于事,有些部门人少事多,不断发出人员紧张的呼声,从而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内人与人之间的不平衡。与此同时,受“政绩”潜意识影响,有些部门想多做事,但往往出现的是从某一方向肆意延伸职能,彰显部门责任大、工作内容丰富,其结果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往往会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不团结和矛盾。

4.民主办学、依法治校意识、风险意识、成本意识还比较淡薄。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高校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进程必将大大加快。在新形势下,高校办学自逐步扩大,办学功能的彰显,市场机制的影响和介入,筹资渠道多元化,学生交费上学和自主择业,学校与师生关系发生变化,现代办学理念的确立以及国家化带来的融合借鉴问题等等,学校管理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传统的管理制度、机制、政策将遭遇质疑。管理和经营一所大学是有许多风险的,既有学术影响力、社会声誉的风险,也有财政上的风险,过去那种国家办学政府投资,很少顾及成本和效益的观念是相当危险的。

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改革的建议

1. 以完善的制度管理学校。我们常说,要用制度来管人和管事,而不是靠人来管人和管事。制度决定了人们的行为选择,在既定的制度下,人们的行为选择一般总会达到制度所允许的边界范围,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所以,在学校运行过程中,任何一个与我们的管理理念、或者与初始想达到的目的相悖的现象或行为的出现,其终极原因都应该从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中去寻找,个人行为的无序与错乱,也可以在制度的不健全中寻找答案。因此,必须抓好制度建设,必须在管理制度和政策设计上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制度是为实现设定的目标而定的,任何一个制度和政策设计的终极目标都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激活各种要素。只有好的制度和政策,才能规范人们的行为,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注意调整完善管理制度与现行法律不一致的地方,摒弃与形势发展需要相背离或已经过去时的规章条例,不同的工作性质,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的目标则重点不同。要关注政策、制度的效益,突出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学校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资源。

2. 进一步转变管理思想与理念。第一,要适应国家高教管理的宏观导向,转变管理思想与方式。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和高校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程度的扩大,学校在享有依法自主办学权利的同时,必须在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方面作出适应性转变和调整,建立决策科学、运转高效、适应市场配置资源需要

的管理体系,适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增强自身的办学活力,应对来自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的挑战和压力。第二,要适应高校之间竞争不断加剧的趋势,确立内部管理质量与成本意识。合并院校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高校之间的相互竞争,学校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除了扩大投资以外,需要通过内部管理去实现,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优势和特色,做到“结构合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降低成本、运转高效”,保证学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第三,要适应管理科学化的需要,明晰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的“服务”应该是一种通过管理而实现的服务,要克服“管理就是服务”的片面认识,要在管理实践中恢复和发挥好管理的职能,为高校实现其整体办学目标提供保障。第四,确立以目标管理为主的理念。高校的内部管理过程是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使管理职能的动态过程。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必须有序、有效,才能较好地实现管理目标。因此,学校的管理机构要把制定目标和目标考核作为管理的重点,把大量的学术管理、具体事务管理的重心下移,减少对管理过程过多的和直接的控制,而把管理的重点放在调查研究、制定政策和目标、加强检查督促上。第五,要适应高层次人才精神追求的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我们的管理和服务对象重视个人的发展、宽松的环境、自由的学术氛围和精神的愉悦。因此,应通过政策调节、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导向,建立起自由、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谋求个性发展,满足精神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完善层级管理,理顺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科学处理好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管理目标、提高管理效率至关重要。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一个纵向关系,一个横向关系。纵向层次要明晰,横向边界不能模糊。管理层级要明晰,管理重心要适度。目前,许多合并院校是学校、二级学院二级管理的模式,二级学院是学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管理的基本网络和学校的基本生态。在二级学院与学校的关系上,表现为学校与二级学院分级管理,但在行政上还没有相对独立,在财务、人事、学位评定、人员招聘、学生培养、专业设置、收入分配上自还很小。

学校行政管理必须转变职能和运行方式,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步下放办学权力,由直接行政管理、过程管理转变为目标管理、过程监控,主要任务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组织协调、宏观调控和检查监督。各二级学院必须接受学校政策、机制、价值取向等一整套“游戏规则”的制约,在发展上则应当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把握好学校与二级学院之间集权与分权的度,既要重视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也要淡化学院与学院的边界,促进各学院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上一篇: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交际探讨 下一篇: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应对研究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