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谐教育理念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时间:2022-07-25 07:23:26

树立和谐教育理念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摘 要】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是要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全身心投入教育改革中,专心学习教育理论,潜心研究教育规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把人才培养体现落实到各项教育工作中。

【关键词】和谐;教育理念;人才培养

0 引言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更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切发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和谐教育理念,强化全方位育人意识,全面开展各项教育工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为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努力。

1 以人为本,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在德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始终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第一位,真正地发挥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讲究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时地把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到教与学的循环之中,加强校园法制教育,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有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践环节,围绕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建立、巩固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广大学生不但懂得要勤奋刻苦学习,而且要争做新时代文明的大学生。

2 进德修业,提高教师育人水平

师德修养,是人才培养教育的关键因素。“立校之基是教师,发展之源在教师”,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育者人格的力量和魅力,教育工作者担任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其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工作能力等都会影响教育效果;其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学生的学风,其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进德修业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长期持久的修炼过程。

2.1 爱岗敬业,甘为人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热爱教育事业、自觉地履行师德规范,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增强教书育人使命感,专心研究教育规律,潜心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探索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努力为社会培养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

2.2 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应严谨治学,诲人不倦、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师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做学生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师和引路人。

2.3 精通专业,以身立教

育人水平的提高,首先是要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应任重道远,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和实践,敢于改革和创新,自觉坚持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以适应科技发展和生产力发展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注重锻炼和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2.4 善于沟通,关爱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管理中学会尊重平等地对待学生,深入学生生活,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特点,因势利导,灵活地消除抵触,化解矛盾,解决冲突,正确巧妙地与他们交流和沟通,激发主观能动性,通过理论上指导、思想上启迪、行动上实践、情感上交流、生活上关心,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3 立德尚能,强化素质拓展教育

德技双馨,是人才培养教育的核心追求。高职院校应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学会做人、做事、学会适应环境等,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教育者应掌握时机,因势利导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教学实践活动,将重在知识的传授改变为重在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施展才华、陶冶人文素质搭建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特色发展。

3.1 优化设置,创新教学

围绕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创新课程组织、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突出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注重人文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把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创新精神放在首位,在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与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开设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依据个人的兴趣、特长与爱好选修,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克服专业知识传授中的狭隘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邀请当地商界精英、企业家及成功人士开办讲座,利用各类高品位的学术报告、知识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空间,激发学生浓厚的职业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参与竞争的能力

3.2 拓展课堂,注重实践

把人才质量培养的触角延伸至校外,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与利用,让教师到企业和基层一线实践观摩,以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把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等紧密结合,实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打破单纯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外出参观、访问企业、顶岗实习、挂职锻炼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贴近社会,认识社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个性创新能力。

3.3 组织活动,培养技能

校园文化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能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我们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将学校办学理念变成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组织支持各种学生文化社团,创新地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通过举办校园读书节、科技文化节、心理健康节、体育运动会、辩论演讲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数控技能大赛、计算机组装大赛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4 促进人和,构建和谐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人才培养教育的基础工程。校园文化是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企业文化五个方面立体构建的校园文化体系。物质文化又是学校文化“内核”的载体。环境是物质文化的一种表现,一种存在,具备有形无声的教育功能。教育的真谛是精神的感召、人文的关爱、心灵的沟通、生命的互动。学生是校园的主人,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从小事做起,贴近学生的生活,不断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图书馆、校史馆、专题博物馆、体育场等建设,创建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为人才培养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方向引领和文化根基。

4.1 优化环境,陶冶情操

环境育人是通过环境熏陶,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教育。良好优雅的人文环境是学生积极向上精神形成的土壤,是学生优良行为品质养成的催化剂。一个人文景观高雅,绿草如茵,花香飘溢的校园和谐环境能愉悦人的性情,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催生人的灵感,激发人的求知的热情。通过规划建设校园雕塑、校训石、文化石、文化牌以及道路、桥梁命名,体现校园文化内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2 利用媒介,宣传激励

媒介宣传能营造和谐协调、特色浓郁、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的报刊、广播、电视台、校网、电子屏、橱窗、横幅等媒介,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和学校精神。设计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校训、校徽、校歌、校旗、校服等学校文化标识,利用文化标识凝聚人心,让师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和激励,体会和感悟一种理念,一种特色,一种人文精神,从而激发内在的求知欲望,树立远大理想。

4.3 建章立制,和谐管理

学校制度管理和监督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礼之用,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谐校园管理的价值核心是一个“和”字,如果没有人和,那么其他的和谐便无从谈起。学校在做到依法治校、依制度治校同时,要把法治约束、民主管理和人文关怀统筹兼顾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制定章程制度讲究方法和艺术,不但要严密周到,文字修辞也要委婉,充分体现公正、公平性,建立具有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与管理体制。

5 结言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第一要义,提升和谐教育理念,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于教育氛围营造,创新平台搭建;着力于核心竞争力打造,专业特色凝练、办学水平提升,把人才培养体现落实到各项教育工作中,使学院能够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童毛弟.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与着力点[J].江苏高教,2011,2:126-127.

[2]胡晓轩.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80-83.

[3]张苏峰.论大学精神与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5:167-169.

上一篇:论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关于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