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众舞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时间:2022-07-25 06:55:17

湖南大众舞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中图分类号:J7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4-056-02

摘要:从湖南大众舞蹈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大众舞蹈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寻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湖南;大众舞蹈;发展

当下,群众文化对加强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及提升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大众舞蹈作为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毋庸置疑,大众舞蹈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舞蹈,它必须面向全体民众,从广大人民群众中发展开来而再度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我们认为,从根本上看,大众舞蹈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其审美价值和强身健体的价值。一言以蔽之,即:使人们在获得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拥有健康,最终以达到修身养性的双重功效。

一、我省大众舞蹈文化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省的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不论是工农业、金融还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都是惊人的。尤其是我省娱乐业的发展,近年来更是受全国上下所关注与喜爱。我们的电视节目收视率也一直居全国各省市排行榜的前几名。包括我们的歌厅文化、酒吧文化也吸引了许多来宾乘飞机特地从外地赶来分享;其次,湖南的舞蹈教育一直以来是不错的,每年考取上海、广州、北京等地方舞蹈名校的学生中总不乏频繁出现湖南学生的面孔;再次,湖南拥有的本土资源与地方特色更是具备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省境内的各种民族文化足以成为我省大众舞蹈发展的有利资源。可为何我省大众舞蹈的发展却不太理想呢?作为一名群文工作者,亦作为一名大众舞蹈事业的推广者,心情尤为沉重,在为我省大众舞蹈的发展前景感到忧虑的同时,我们更需要进行深入的反思。试想,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兴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面对着瑜伽、青歌赛、超女、明星秀等时尚文化元素,大众舞蹈不再占据着庞大的舞台,而是逐渐被人们所忽视。我们必须看到,现代社会发展如此之快,不论是人的发展还是各文化产业的发展,都越来越清晰地向我们展现一条定律――不进则退。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找出我省大众舞蹈在发展道路上存在的弊端并及时改善,否则我省的大众舞蹈事业将会越来越萎缩。

二、我省大众舞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系统太封闭,功利性太强

作为一名群文工作者,笔者深切地认识到群众文化是一项必须面向全民展开的文化,只有广大民众都乐于参与进来了,这项事业才能凸显出其存在的真正意义。而怎样来策划、推广群文事业,怎样很好地发展大众舞蹈,吸引大众参与进来,“组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负责管理与发展大众舞蹈的领头羊究竟是谁呢――群众艺术馆。

就我省而言,从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到长沙市群艺馆,再到湖南境内各市、县乡级等文化馆、站,这些部门便成了我省发展与推广大众舞蹈文化的关键。因为各社区、企业的庆典活动,或是各种业余的舞蹈比赛等,都应属各文化馆、站所负责的领域。可以说,我省各群艺馆、站所作的宣传与组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将我省的大众舞蹈开展得红火。但事实上,我省相关部门在这方面做得并不理想。据笔者了解,在我省举办的一些舞蹈活动或比赛中,参加这些活动的人多是文化系统的内部人员,而比赛前期工作与宣传很少对外展开,通常是由省馆发文件到各市、县乡等文化馆站,这么一级级地分派任务,最后参加比赛的都是各级馆站的内部业务干部等,这样一来,使参加比赛或活动的人群受到局限,广大人民无法得知这些信息,也更难有机会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

其次,各文化馆站所举办的这些比赛及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功利性”.有的为了评职称,有的则是打着公家的牌子,为的却是纯粹的“创收”,无论是哪种都背离了群文事业的工作本质,而这样的活动与动机又怎可能打动人们,让大众纷纷参与进来呢?

归根结底,我省大众舞蹈文化的领头羊在组织与策划上没能取得好的效果,并且许多群文工作者不论从思想还是行动上都没能真正贯彻落实到群文工作的宗旨“为人们服务”。笔者以为,这些弊端正是我省大众舞蹈文化发展不容乐观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大众舞蹈缺乏创新,“娱乐性”与“健康性”兼顾不够

1.大众舞蹈的形式老套、内容陈旧 关于大众舞蹈缺乏创新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题材陈旧,另一个是形式老套。近年来,我们很难看到特别新颖、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我们的大众舞蹈想发展得更快,甚至走出湖南,就必需创新。如前年在央视春晚上亮相的舞蹈节目“俏夕阳”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这个节目的演员全部是来自地方经常聚在一起跳舞的老太太,此节目之所以能大受欢迎,甚至比专业舞蹈演员跳出来的作品得到的评价更高,正是因为这是典型的大众舞蹈,有很浓厚、淳朴的生活气息,让大众看完觉得不但通俗易懂又有一定的艺术性,再加上演员全是来自平日生活中的老太太,更让人觉得亲切。既然外省能推出这么优秀的作品,而我省有那么多的宝贵而独特的民族素材,只要努力开发,开拓思维,相信我们也能推出更多优秀的经典作品。

我们鼓励大众舞蹈形式创新并不是说那些古老的舞蹈形式不适应于当代社会,更不是说较传统、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如:扇子、手绢舞等就注定只能适合中老年人跳,而青少年们就直接受那些具有时尚气息的文化艺术。事实胜于雄辩,舞蹈“红扇”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这个作品的演员是一群中小学生,手中的道具就是一把普通的红扇,但编导采用了较现代的编创手法,出来的效果却非常受大众喜爱。不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都为之喝彩,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正因为该舞蹈打破了因循守旧的古老舞蹈形式,敢于创新与突破,同时也很恰当地打破了专业与非专业间的界线,在业余舞蹈的创作中有效地加入了专业舞蹈领域中的表现手法,我们认为,大众舞蹈文化的推广与发展必须大胆地打破这条界线。我们鼓励大众舞蹈引入专业舞蹈内的编排手法与创作思想,并不代表把大众舞蹈与专业舞蹈等同起来,只是提倡大众舞蹈应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让其更符合当代社会中人们的审美需求。

2.大众舞蹈的“娱乐性”与“健康性”兼顾不够

对大众而言,如果他们愿意选择将大众舞蹈成为他们生活中经常经验的一部分,一定是因为他们认为舞蹈能让他们变得更健康和快乐,但同时又不让他们觉得它是一件多么难学,让他们感到枯燥无味的东西。反之,如果大众舞蹈变得十分复杂,难以被人们所接受,也不能让大众在体验它时感到轻松快乐的情况下,即便大家知道舞蹈对他们有何等的益处相信也很难有太多人愿意参与进来,这足以说明对于大众舞蹈的发展而言,能否兼顾好大众舞蹈的娱乐性与健康性十分重要。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瑜伽,近两年,瑜伽在短期内红遍了全国各大小城市,任何一个健身房、美容场所都纷纷开设了瑜伽班,许多人都自愿花钱去学习。这是因为他们觉得练瑜伽是种享受,即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味也达到了强身健体、修养身心的效果。

而舞蹈同样是一门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艺术,为何这样一门古老的艺术却不能引起大众的喜爱呢?我们认为,正是因为大众舞蹈的娱乐性与健康性兼顾的不够,二者达不到平衡。许多人一味向大众介绍舞蹈的训练价值,却忽视了对于大众而言,他们花时间和金钱来接触一样东西,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需要得到还有娱乐与放松。但许多大众舞蹈枯燥的形式及复杂的动作不能让大众很好地去享受它,恐怕更多地会觉得是种压抑与痛苦。一旦他们产生了这种印象,我想很难再让他们对大众舞蹈产生兴趣了,因为他们还有太多种选择。

仔细分析,这正说明了大众舞蹈还必须把握住一点:即它必须是一种简单易学,有一定趣味,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舞蹈,它一定要在舞蹈动作方面与专业舞蹈明确区分开来,兼顾好娱乐与健康性,让大众敢于轻松地参与进来。

(三)大众自身存在的问题

我省的大众舞蹈发展不佳,除了“组织、宣传”与大众舞蹈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外,笔者认为与广大群众对整个舞蹈的认识不够全面与深入无不相关。从客观上看,近几年随着美育的提倡,舞蹈也取得了不少的进展,无论是cctv电视舞蹈大赛还是一些联合媒体而举办的舞蹈秀等,都让更多的人们走入了舞蹈的世界,让大众有更多的机会去认识舞蹈,但事实上,广大群众中能对舞蹈有较深入了解的人数毕竟是有限的。因为不论舞蹈艺术多么伟大,对于现今的大众而言,它不过是众多可选择用来或欣赏、或强身健体、或休闲娱乐的选择之一。再加上当下有太多新兴的文化产业都争相吸引人们的眼球,舞蹈早已不再拥有其庞大的舞台,但我们认为,不论社会怎样改变,舞蹈永远都有着其存在的价值,并且它对社会的作用是独特的,人们应该抱以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它,让它伴随着人类社会一同成长。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

笔者认为,当下我省的大众舞蹈想真正走出困境,第一步应从“组织”入手。

(一)群文组织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社区是群文活动开展的一个十分有潜力的市场。虽然文化系统每年对群文中各项目的拨款是极其有限的,从表面看,经费问题一直被许多人归为影响大众舞蹈发展的主要障碍,但其实我们稍微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是完全有可能得到改善的,社区就是很好的一个资源。近些年来,随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及生活周边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并且许多社区都有足够的资金为居民们服务,如果能有效联合好各社区来促进大众舞蹈的发展相信是条可行的途径。比如经常在各社区开展舞蹈演出活动或各种大众舞蹈教学等,让每个社区的人们都频繁地能接触到舞蹈,也能及时了解到许多关于舞蹈活动的信息;此外,除了分别与社区合作外更可以经常组织各社区相互交流起来,组织一些社区与社区间的歌舞比赛,让大家在竞争的氛围中调动起自己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一来,不论是场地、经费还是舞蹈活动的宣传与操作相信都可以有效得到改善。

事实上,在我省曾有过个别社区自行举办过类似的活动,也开展得十分成功。如果能让这样的活动变得频繁,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相信我们的群众文化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二)群文组织应充分联合媒体力量

我省的电视媒体一直发展得十分顺利,许多栏目的收视率居全国各省市排行榜的前几位。现今,对于大众而言,电视是用来消遣娱乐以及增长见闻见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我省能充分借助好媒体的力量,相信大众舞蹈的发展与推广也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在此方面,博物馆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数年来,博物馆虽然也是国家全额拨款的一个单位,但他们自己能创收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有限的,即使在那么富丽堂皇的大展厅里陈列着多么珍贵的稀世之宝,平日也难有几个百姓愿意去买票欣赏。但自从博物馆与电视媒体联合制作了一期栏目之后,情况得到了根本的扭转,大大提升了人们对文物的兴趣,现在,博物馆的经济效益也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那么,对于大众舞蹈来说,同样也可以联合媒体的力量,经常推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舞蹈表演或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举办一些大众舞蹈文化活动,相信结果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换言之,联合媒体可以让大众舞蹈文化的传播得到有效发展,不论是公车上的移动电视还是平日收视率高的节目等都是一个传播与发展舞蹈文化的有效媒介。近些年央视举办的cctv电视舞蹈大赛就证明了这一点,对于大众来说,参与大众舞蹈有很多种方式,除了跳舞,其实欣赏也是一种理想的方式。鼓励大家参与到舞蹈活动中来并不代表一定要让大家都参与到“跳舞”的过程中,能通过欣赏舞蹈增加对舞蹈艺术的了解,并能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同样让人感到欣慰。

行文至此,笔者已较细致地分析了我省大众舞蹈发展道路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省想尽快从现时的状态走出以朝着良性轨道迈进就必须一点点地改善与突破各种层面上的问题。可以说,许多问题是根深蒂固的,也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完全的砖变。这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决不能因为难以解决而不去解决。群文事业是大家的事业,它比任何一项事业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协作;难以改变并不代表不能改变,而是需要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从慢慢地改善一直到最终的改变。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省的大众舞蹈能真正打破就有的问题与障碍,走向辉煌!

上一篇: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探索 下一篇:论在矿井科学发展中推进安全管理层次化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