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计变更的工程设计论文

时间:2022-07-25 03:31:15

【摘要】2设计变更产生原因及分析 以下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设计变更的本质原因,为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提供思路。 2.1外部因素分析 对于设计单位而言,外部因...

关于设计变更的工程设计论文

1设计变更的类型

1.1设计更改

设计更改是指由于设计本身存在问题,需要设计单位承担成本的设计变更。此类变更产生原因主要包括:设计错误、设计漏项、设计不合理、设计深度不够或设计输入资料错误等。设计更改在设计变更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小,引起的工程量变动通常很少,在设计阶段可控性相对较强。对于设计单位而言,此类变更是工程设计质量的最直接体现,是工程造价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通常作为设计单位内部变更分析的重点。

1.2设计洽商

设计洽商是指由于非单纯的设计错误引起的,并由提出变更的单位或部门承担变更投资费用的设计变更。此类变更通常是为了增加合同约定外的附属功能,产生原因主要包括:用户要求发生变化、建设单位的会议决定、施工单位的特殊要求、设备或材料代用、监理单位的合理化建议、测绘资料等外来设计资料错误等。设计洽商虽然在设计变更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但受客观因素影响明显,在设计阶段可控性仍然不强,因此通常不作为变更分析的重点。事实上,在设计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只要把握住导致设计变更的深层次原因,无论是设计更改还是设计洽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2设计变更产生原因及分析

以下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设计变更的本质原因,为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提供思路。

2.1外部因素分析

对于设计单位而言,外部因素是指企业以外的因素,包括顾客方、宏观环境和分包方、设备供货方等相关方,通常导致设计洽商的发生。外部因素分析能够督促设计单位审视自身面临的机遇和潜在的风险,利于组织及时调整运营战略,从而保证建设项目顺利进展。

2.1.1顾客需求变动是导致设计变更的最主要因素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首,也是企业发展应该践行的宗旨。顾客需求和期望的变化,轻则造成设计内容的更改变动,重则颠覆原有的设计思路和理念。某设计单位近5年工程设计洽商统计结果显示,由于顾客需求变动引起的设计洽商不仅数量最多,发生的费用也最高。因此,设计单位应重视与业主单位的前期沟通,尽量细化设计相关输入资料。特别是对于工程总承包项目,应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争取在设计阶段解决主要分歧,最大程度降低变更费用。

2.1.2宏观环境变化间接影响设计变更发生量

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客观环境因素会导致项目决策发生调整,从而引起设计变更。在经济不景气或行业形势低迷的时期,市场需求疲软、政府审批困难和银行信贷收紧直接影响业主方的投资决策,从而导致建设方案的更改。例如,某钢铁项目由于市场低迷和缺乏相关的政策、信贷支持,业主方将原计划建设的5000m3高炉改为3500m3高炉。高炉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工艺参数的一系列变化,如果此时设计工作已经开展,将会引发大量设计变更。另一方面,原材料和设备的供应情况也会对设计变更产生影响。市场供给短缺将会导致材料、设备临时更换,从而导致设计变更。3.1.3分包单位、设备供货方等其他相关方是影响设计变更的重要因素设计工作是一个整体,虽然通常是由某一单位负责完成,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可能涉及到多个相关方。对于某些工程项目,由于设计单位在人力资源方面相对匮乏,或者在某些工艺环节技术相对薄弱,往往会将部分设计工作分包。在大型工程项目中,设备数量多且繁杂,各个设备的供应商都要与设计方进行对接。如此多的相关方介入到设计工作中,这就要求作为总承包方的设计单位关注与各分包方及设备供应商协同合作。如果一方或几方未按进度计划向其他相关方提供完整无误的技术资料,就会延误设计进度,进而导致工程拖期。同时,设计资料提出方应特别注重提出资料的精准性。漏提、错提工艺参数不仅会造成设计产品的高返工率和设计过程的低效率,更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

2.2内部因素分析

内部因素可以看作是企业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员素质、制度规范和管理水平等。内部因素既是设计质量统计分析的重点,也是减少设计变更的突破口。

2.2.1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设计变更的关键因素

首先,设计能力是设计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也是设计变更的直接影响因素。相关专业知识匮乏、设计深度不够和图面表述不清晰是设计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这些问题不仅会引发设计变更,影响工程造价,严重者可能导致工程事故。例如,钢铁冶金工艺专业设计人员可能由于缺乏管道系统应力计算的相关知识,在设计管道支架时只是粗略给出荷载和位移等设计参数。管道支架的承载力不够会给工程事故埋下隐患,而承载力过大则会引起不必要的浪费,增加工程投资。二者都会影响设计质量,从而引发设计变更。其次,设计人员的经验和阅历是影响设计变更的重要因素。图纸设计经验和现场技术服务经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设计人员参与设计建设项目越多,越能有效关注影响图纸质量的关键点,从而降低图面错误率。另一方面,设计人员现场技术服务次数越多,对施工现场的需求把握越准确,对做好以后的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从而有效减少设计变更。实践证明,加深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熟悉程度,能够显著减少图纸中出现碰撞干涉类问题。最后,设计人员意识的持续提升是减少设计变更的必要保证。所谓意识,主要包括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责任心和职业化程度。质量意识淡薄,表现为对于设计失误造成的负面影响缺乏认知。这种情况引发的后果往往最为严重,需要通过较长期的培训加以提升。责任心缺失,通常表现为设计过程敷衍了事,对图面检查不屑一顾。职业化程度低,主要表现为图面文字叙述含糊不清、图表格式不统一和计量单位使用不规范等。

2.2.2企业制度不完善、设计流程不合理是造成设计变更的内在根源

管理制度和程序文件规范了企业的运行准则,为组织有效运行和发展提供框架。设计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及时更新文件,规范管理,避免由于制度漏洞或流程不顺畅导致的设计变更。一些设计单位为保证工期,草率发图之后再组织各专业进行图纸会审的做法看似赢得了时间,实则埋下设计返工隐患。又如,许多设计单位在设计验证环节采用三级审核制度,本意是设置多重保障,把控图纸质量,实质上却由于责任分散而削弱了审核效果。各级审核人员的层层推诿导致审核工作流于形式,可以避免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更正。还有部分设计单位为申报优质工程等奖项,刻意压缩设计变更数量。从短期看该行为或许能为企业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但从长远角度考虑,瞒报设计变更数量严重影响质量统计分析数据,无法使管理者真实了解企业现有设计水平,不利于设计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企业的发展。

2.2.3管理水平欠佳是导致设计变更的隐性因素

设计单位的管理人员普遍为技术出身,缺乏相关的管理专业背景,加之设计任务繁重紧迫,岗位培训参与度较低,管理能力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设计质量的提升。一方面,设计经理编制进度计划不尽科学,设计人员无法合理安排自身工作,为保证工期只能草率交付成品图纸,通过后期补发大量设计变更保证设计质量。另一方面,设计部门领导质量意识不高,对本专业设计变更缺乏系统的整理分析。图纸设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沟通和解决,导致设计变更频发。

3基于设计变更原因分析的改进建议

对于单纯的设计项目而言,设计单位仅需考虑设计更改造成的影响,设计洽商产生的相应费用由提出单位承担。而对于总承包项目来说,作为承包方的设计单位则需要综合考虑设计更改和设计洽商,因为任何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造价变动都会对企业效益造成直接影响。为此,应把设计更改作为分析和改进的重点,同时有针对性地关注设计洽商。设计洽商主要通过加强外部沟通进行改善,而设计更改则需要从强化员工培训、完善企业制度和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改进。

3.1强化对外沟通能力,提升设计效率及精准度

3.1.1重视前期沟通,细化设计输入

方案阶段是项目建设最关键的阶段,该阶段技术工作做得充分,对以后的施工图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经理应在项目前期充分发挥纽带作用,通过与业主的反复沟通深入细化设计输入资料,并及时准确地转达给相关设计人员。只有充分了解业主需求,确保方案的可信度和准确性,才能从源头杜绝设计变更的产生。

3.1.2完善沟通渠道,提升设计精准度

为确保设计内容的准确性和适宜性,设计人员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无论是企业外部的业主单位、设备供货方和设计分包方,还是企业内部的相关专业人员和进驻施工现场的技术服务人员,任何环节沟通不顺畅或不及时都会直接影响设计进度,继而引发设计变更。企业应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搭建通畅便捷的沟通渠道,确保设计人员能够通过互联网、长途电话、现场考察等多种形式及时获取所需信息。从而提升设计效率和精准度,降低设计变更的可能性。

3.1.3以后续服务为支撑,动态反馈顾客信息

设计成品的交付并不意味着设计工作的终结。顾客回访作为企业外部沟通的重要渠道,既能动态掌握顾客满意度,为设计工作查缺补漏,又能体现企业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企业只有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在以后的设计中精益求精,实现设计质量的持续改进。

3.2推进培训工作常态化,确保员工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适宜有效的培训能够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质量意识,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一方面,应注重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为保证培训效果,培训应深入浅出,形式多样。可以通过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培训讲座等形式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和设计经验。另一方面,应重视企业制度和体系文件的普及教育。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运营需要,企业制度和体系需要不断更新调整。统一的培训能够从源头保证工作流程标准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3.3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简化设计工作流程

适宜的制度是企业运行的有力支撑,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发展速度。管理部门应定期收集员工反馈意见,根据企业运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对制度和流程进行优化梳理。例如对于先发图后会审的现象,应充分发挥质量部门的监督作用,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设计过程符合程序文件规定。针对审核人责任分散的问题,可以通过减少审核层级,或重新明确各级审核人的分工和权责,来避免工作内容和权责的交叉。需要注意的是,搭建体系的同时应注重资源配套。例如,某设计单位的设计变更未与原图共同归档,导致设计人员在参考图纸时无法获得准确的设计输入资料,设计成品错误重复率居高不下。通过了解得知该设计单位设计变更未归档的原因是档案室缺乏空间。企业应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及时增加档案柜数量或扩充档案室有效容积。制度建设不应停留在文件层面,还要通过提供资源和考核机制加以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够从根源解决设计工作中的矛盾,对减少设计变更的意义是深远而持续的。

3.4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进质量监督管理

为适应市场需要,设计单位的主营业务逐渐从单一的工程设计扩大为涵盖从工程咨询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服务。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及时转变管理思路,提升管理水平,是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管理人员通过继续教育、考取资格证书等渠道自修管理学理论知识,提升管理意识。其次,企业应通过建立管理创新小组,组织交流研讨会等方式促进管理人员定期交流总结,分享管理经验,提升管理能力。最后,应妥善协调部门领导和设计经理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分工,避免“多头”管理对设计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应充分发挥质量部门的作用。一方面,质量部门能够指导设计部门梳理工作流程,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质量部门可以督促设计部门严谨制图,确保设计变更处于可控水平。需要注意的是,质量部门应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这不仅能够保证质量工作公正客观,更避免了设计部门对于质量部门的过度依赖。

4结语

设计变更管理不应仅仅停留在数据统计分析阶段,只有剖析设计变更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才能从源头减少设计变更。无论是内部因素引起的设计更改,还是外部因素引起的设计洽商,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加以控制。设计本身引起的设计变更是有限的,应重视企业管理水平对设计变更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工程总承包项目而言,优质管理对于减少设计变更、降低工程造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刘然 孟祥龙 颉建新 王璇 焦娜 单位: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上一篇:生态环境风险下工业产品设计论文 下一篇:交叉课程教学模式下工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