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难浅析

时间:2022-07-25 03:28:17

小微企业融资难浅析

一、小微企业概述

小微企业最早是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来的,代称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具体的行业特点,将企业划分为微型、小型、中型三类。《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指出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工业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零售业中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是我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小微企业对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增长,繁荣就业市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下滑,国家不断收缩银根的影响,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严重限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

第一,外部原因。小微企业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对于间接融资,小微企业由于生产规模较小,盈利能力有限,并且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多为流动性资金,项目不确定性高、风险大,并且由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贷款审查的成本更高,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大中型商业银行通常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视而不见,只愿意把钱带给那些大中型的企业而很少将钱借给需要贷款的小微企业。而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由于成立时间短、数量又很少,尚不能完全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对于直接融资,小微企业面临的渠道更为狭窄。因为证券市场门槛较高,小微企业不仅很难获得上市机会,连发行债券也受到较多限制。小微企业在社会上缺少有效融资的渠道,直接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

第三,内部原因。小微企业大多是私人经营的家庭企业,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一般的小微企业都没有合理的经营理念,因而抗风险能力弱。并且企业财务治理制度不规范,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从而导致贷款机构不能通畅的了解企业的经营水平,不能准确的评估企业的风险及还款能力。再加上小微企业资金实力较弱,缺乏有效的抵押资产,在金融市场融资成本较高。这些问题都是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三、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第一,加强立法和政策扶植力度。小微企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在取得银行贷款方面却没有获得与大中型企业一样的待遇,再加上其他融资渠道的缺失导致小微企业融资异常困难。因而我国必须加强立法,改善小微企业的弱小地位,从法律层面保障其融资权益。在政策扶植方面,首先国家要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的发展。既要鼓励商业银行不断开展向小微企业融资的业务,也要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开设小额贷款公司的方式向小微企业融资。当前国家决定在温州设立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决定,就是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一个有力扶植。另外在财税政策上国家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降低甚至减免小微企业的一些税负,从而减轻小微企业的资金负担,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

第二,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于企业自身,小微企业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企业要明确自身的经营理念,通过细分市场,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小微企业要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到财务管理公开透明,从而保障企业财务信息实时畅通。小微企业需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强化自身的信用观念,通过自身的诚实守信赢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以此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总体方案》,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会议决定要规范民进融资,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为服务小微企业建立多层次的服务体系。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小微企业在融资问题上获得了政策支持,企业的融资渠道将拓宽。但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单单依靠外部政策支持显然是不够的,毕竟小微企业规模有限,管理制度不健全,因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不贷款也是情理之中。因而小微企业要在当前国家政策支持的前提下,苦练内功,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随着企业经营能力的不断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也会提升的。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上一篇:中小房企的融资渠道的拓宽分析 下一篇: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