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SS分析的龋病流行病学情况调查研究

时间:2022-07-25 02:36:21

基于SPSS分析的龋病流行病学情况调查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龋病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入校新生5326人,在新生入校体检进行口腔检查时,根据检查情况将该人群分为两组,即非龋病组和患龋组,非龋病组人数1862人,患龋病组人数3464。然后利用调查表统计各种不同因素(变量)(地区、性别、饮食习惯、口腔卫生等)对该两组人群的不同影响程度,并利用SPSS13.0加以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利用13.0进行统计分析,经过χ2检验,得出地区、性别、食物、口腔卫生、牙体形态五组变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龋病的流行受到地区、性别、食物、口腔卫生、牙体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控制这些因素,才能真正控制龋病,减少龋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龋病;流行病学;SPSS13.0

一、研究的意义

龋病是牙齿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中的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造成牙体硬组织缺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 [1]。该病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2]。由于其病程进展缓慢,在一般情况下不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不易受到人们的重视。实际上,龋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甚大:龋洞未及时修复,病变进一步向深层发展,可以感染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和根尖周组织,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和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疾病。剧烈的疼痛和组织破坏,严重影响患者的全身健康;牙体硬组织的进行性破坏,逐渐造成牙冠缺损,成为残根或残冠,最后导致牙齿缺失,甚至牙列的缺损和缺失,不仅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而且影响机体的消化功能,甚至于由于牙列缺失影响机体发音和美观等功能;当龋病发生在童年时期,还可影响儿童的牙颌系统的发育,使人体健康素质下降[3]。另外,龋病及其并发疾病,如坏死的牙髓、各型根尖周炎和牙髓-牙周联合病均可成为病灶,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相邻及远隔组织的病灶感染[4],如间隙感染、淋巴结炎等。由于龋病发病范围非常广,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患者口腔内均有发生,而且对机体口腔造成的危害极大,所以国内外很多学者相继对龋病作了大量研究。但是以上研究都没有详细阐述龋病发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当前国内对龋病的研究文献比较多,大多是描述龋病的患病率情况,关于龋病患病率影响因素方面文献是少之又少,因而无从解释龋病患病率高低不同的原因,从而无法达到对龋病的较好的控制与预防作用。所以本文着重研究比较各种不同因素(地区、性别、饮食习惯、口腔卫生等)在龋病流行病上的不同影响程度,该研究价值更高,对龋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2.1 SPSS13.0软件的介绍。在本分析研究中,将本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分为患龋人群和非患龋人群,并分别对该两组人群按照地区(城镇、农村)、性别(男、女)、食物(爱甜食、不爱甜食)、口腔卫生(好、坏)、牙体形态(正常、深窝沟裂[5])进行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实验结果。SPSS软件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专业统计软件。SPSS采用类似EXCEL表格的方式输入与管理数据,数据接口较为通用,能方便的从其他数据库中读入数据。其统计过程包括了常用的、较为成熟的统计过程,完全可以满足非统计专业人士的工作需要[6]。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凡是用SPSS软件完成的计算和统计分析,可以不必说明算法,是最具影响力和信誉最高的统计学分析软件。虽然SPSS软件有上述众多优点,但难以胜任同时处理多个文件,无法完成稳健回归或得到稳健标准误,缺乏调查数据分析也是它需要改进的地方。

用SPSS软件分析以上各种因素分别在患龋人群和非患龋人群中所占的相对比,可以借此阐明SPSS13.0软件在分析龋病患病因素过程中的应用特点,并进一步明确影响龋病患病的具体因素,有助于提高对龋病发病病因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龋病,降低龋病的发病率。同时通过实践,有助于将来对SPSS软件的改进,使其更加完善与实用。

2.2 研究方法。从流行病学上对龋病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有几种,例如病例对照研究、现况研究、队列研究等,[6] 我们这里采用的是现况研究法,该方法适用于对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关系的调查,简单可靠,易于理解,因为所获得的描述性资料是在某一时点或一个短暂时间内收集的,所以又称为横断面研究。该研究方法需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并确定研究变量,设计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最后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出各变量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因为所收集的资料数据比较多,在整理分析的过程中运用SPSS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比较,该软件系统与人工计算相比,具有直观、高效、快捷、准确等优点,在本研究中将会详细具体展示出来。当前所用的软件都使用SPSS13.0及其软件应用。以下版本,都是关于SPSS13.0及其软件的应用报告。

2.3 研究对象及方法。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各种不同因素(变量)(地区、性别、饮食习惯、口腔卫生等)在龋病流行病上的不同影响程度,通过普查的方式。研究对象选择我校2012级入校新生5326人,在新生入校体检进行口腔检查时,根据检查情况将该人群分为两组非龋病组和患龋组,非龋病组人数1862人,患龋病人数3464。统计所有龋齿总数(龋齿数、因龋失牙数、因龋补牙数总和)为17328颗,龋均(龋齿总数/受检总人数)为3.25。在口腔检查的同时,设计调查表,所有受检学生进行都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情况及项目如下(现表-1)

表-1 患龋组与非龋病组在各变量中的比率

*口腔卫生好坏通过菌斑指数来确定,菌斑指数是需要将菌斑显示剂涂布于牙面,漱口后检查着色的菌斑在牙面上分布的部位和范围,0=牙面无菌斑;1=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2=牙颈部连续窄带状菌斑宽度不超过1mm;3=牙颈部菌斑面积超过1mm,但少于牙面1/3;4=菌斑覆盖面积至少占牙面1/3,但不超过2/3;5=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2/3或2/3以上;口腔卫生好菌斑指数小于2,坏则大于或等于2。[7]

将以上统计的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变量在两组人群中所占的相对比,然后单因素对比分析,利用χ2检验得出P>0.05,表明各变量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论

以上结果说明龋病的流行不是一个偶发状况,而是与地区、性别、食物、口腔卫生以及患者口内的牙体形态都有关联,并且各个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如男性大多口腔卫生不佳,所以龋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某些地区如广东,居民偏爱甜食,导致龋病的患病率较其他地区高。因此,要控制龋病,必须以预防为主,并加强口腔健康宣传教育,鼓励居民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保健,针对不同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对于深沟裂的牙齿,应尽早进行窝沟封闭[8]。

【参考文献】

[1]张震康,樊明文,傅民魁.现代口腔医学[M].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3-15.

[2]刘正.民医谈百病:龋病与牙周病[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0-32.

[3]侯雯.早期儿童龋相关因素的研究.口腔医学杂志.2008.28(8):24-25.

[4]Scott M.Gothic arch tracing[J].Br Dent J,200l,191(9):491-494.

[5]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J].口腔医学,2008(42):14-15.

[6] Fujii A,Shinogaya T,Toda S.Quantification of oxidative metabolism in masseter muscle of denture wearers.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2005,9(3):173-179.

[7]曹采方.牙周病学(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4.

[8]罗芳,刘向晖,等.窝沟封闭预防沟裂龋的临床疗效观察[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25(6):11-16.

上一篇:《远宦帖》摹本、刻本之比堪 下一篇:浅论摄影艺术的文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