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科手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体会

时间:2022-07-25 12:21:46

颅脑外科手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体会

【摘要】 目的 评价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用于颅脑外科手术的价值。

方法 选择成年颅内手术20例,全麻维持采用异丙酚60~100 μg/(kg•min)复合异氟醚吸入,加卡肌宁6~9 μg/(kg•min)微电脑泵输注,术中机械控制纯氧通气,潮气量11±7.4 ml/(kg•min),呼吸频率12次/分,吸氧浓度1.5~2.0 L/min,呼吸机控制呼吸。开颅后调节呼吸频率,使PETCO2分别为25 mmHg(T1)、30 mmHg(T2)、38 mmHg(T3),并维持30分钟后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气及生化各指标。在抽取动脉血标本时,需要保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在99%~100%,各时相间心率与动脉血压之差<±15%。结果 三个时相的pH、PaCO2和总二氧化碳(TCO2)差异显著,而PaCO2与PETCO2之差、(Pa-etCO2), HCO3-, BE以及K+值组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颅内手术控制性过度通气时,PETCO2是反映PaCO2变化的可靠指标。

ぁ竟丶词】 开颅手术;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5-0559-02中图分类号:R 614.1文献标识码:Aお

全麻期间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是病人进行有效呼吸交换的保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技术的应用使得临床医生能够连续、无创的监测病人的通气功能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情况。本文对20例颅脑手术全麻病人术中PETCO2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PETCO2监测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成年颅内手术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24~67岁,平均47±13.77岁;体重65.29±11.27 kg。均除外有循环和呼吸系统疾患,术前血气分析各参数均正常。

2.麻醉方法 麻醉前30分钟肌注东莨菪碱0.3 mg,麻醉诱导前记录各项监测指标,并做血气分析(T0)。麻醉诱导用芬太尼3~5 μg/kg,咪达唑仑0.05~0.1 mg/kg,异丙酚1~1.5 mg/kg,卡肌宁0.3~0.6 mg/kg。插管后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60~100 μg/(kg•min)复合异氟醚吸入,加卡肌宁6~9 μg/(kg•min)微电脑泵输注,术中机械控制纯氧通气,潮气量11±7.4 μg/(kg•min),呼吸频率12次/分,吸氧浓度1.5~2.0L/min,呼吸机控制呼吸。

3.监测方法 开颅后每隔30分钟调整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使PETCO2达到25 mmHg(T1)、30 mmHg(T2)和38 mmHg(T3),并维持至少30分钟后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气及生化各指标。 在抽取动脉血标本时,需保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在99%~100%,各时相间心率与动脉血压之差小于±15%的对照值。

4.统计学方法 各参数用-±s表示,3个时相(T1、T2和T3)间差异性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比较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P<0. 05为显著性差异。

结果

3个时相间的pH、PaCO2和总二氧化碳(TCO2)差异显著(P<0.05),而PaCO2与PETCO2之差(Pa-etCO2),HCO3-,碱剩余(BE) 及K+值组间无显著差异(详见表1)。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比较显示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r=0.768,P均<0.05)。

讨论

开颅术中,治疗性过度通气常用来降低脑血流和颅内压,暂时使脑萎缩,增加手术野暴露及减少硬膜张力[1]。严重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自我调节机制发生障碍,适度一过性过度通气可通过增加血管壁张力,改善自我调节反应有效性[2]。本文动脉血采集时间定为达到所要求的PETCO2值后30分钟时,从而避免因采集血标本过早引起的误差,并且设定合理的呼吸频率和吸、呼气比值,在每次采血时均保持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回路通气量定为1.5~2.0 L/min以减少干扰因素。通过控制性改变PETCO2观察20例开颅手术患者血气及Pa-etCO2值的改变,结果颅内手术控制性过度通气时,PETCO2与PaCO2呈正直线相关,提示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用PETCO2可以估计PaCO2值,这与既往的报道相一致,大多数学者[3,4]的研究结果证实心肺功能正常的病人,只要呼吸管理中不产生肺泡死腔增大,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则PETCO2与PaCO2密切相关。

由于应用了PETCO2监测,使得术中酸碱失衡、钠石灰失效、通气量过大等情况都能及时发现和调整,大大提高了颅脑外科手术病人术中管理的客观性和安全性。同时能监测PETCO2波形,通过PETCO2波形的监测判断神经肌肉阻滞的部分恢复。笔者认为这是一项自主呼吸恢复的早期指标,可以作为全麻深度判断的综合参数之一,

临床应用PETCO2监测,指标灵敏、准确、稳定、可靠,建议全麻病人术中常规监测以PETCO2为宜。

参考文献

[1]Brain EJ.Carbon dioxide and the cerebral circulation[J].Anesthesiology,2001,88(12):1365-1386.

[2]Newell DW. Effect of transient moderate hyperventilation on 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 after severe head injury[J].Neurosurgery,2006,39(1):35-42.

[3]于颖群,徐建国.神经外科手术中动脉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稳定性的观察[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5:581-584.

[4]Casati A,Galliol G,Scandroglio M,et al Accuracy of end-tidal carbon-dioxide monioring using the NBP-75 microstream capnometer A study in intubated ventilated and spontaneously breathing nonintueated patients[J].Eur J Anaesthesial,2000,40:622-626.

上一篇: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应... 下一篇:心脏临时起搏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胆道急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