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7-24 09:33:19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综合与实践”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而且还对培养学生的综合与实践能力起到明显的促进与推动作用。通过明确问题、关注过程、注重综合等策略,就促进“综合与实践”的有效性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综合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9-086

“综合与实践”内容的增加,既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数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特色。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与穿插“综合与实践”教学板块,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一、明确问题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 “综合与实践”既不同于以往的新授教学,也不同于复习课,而是介于新授与复习之间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因此,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上,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要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整合起来,从而得出具体的研究方案,为提升学生“综合与实践”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的“制定旅游计划”,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考查学生对“数与代数”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让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旅游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逐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部分活动内容不仅涉及知识面广,而且活动形式多样。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想使学生能够完美地制定出旅游活动方案,就需要明确“旅游人数”“旅游地点”“车次安排”“食宿安排”“费用安排”等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明确了相关问题,做好计划以后,教师还要让学生就自己制定的计划进行审核与回顾,唯有如此,才能使活动方案更加完善和完美。

由此可见,在 “综合与实践”教学方面,明确实践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键,只有问题明确,才能为学生具体的实践活动提供目标与导向。

二、关注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当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亲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实验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丰富与提升数学活动经验,而且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会得到明显提升。

如苏教版一年级的“有趣的拼塔”,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拼塔活动中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等各种物体的认识。由于学生已经对各种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在教学时,笔者主要通过“摸一摸”“滚一滚”“堆一堆”“搭一搭”“数一数”等具体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看到物体,触摸了物体,运用物体,还让学生在亲自拼塔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学习经验。最后,为了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笔者又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小白兔搬萝卜,如此一来,学生学得有滋有味,自然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去操作,去总结,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帮助学生由“经历”走向“经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更深刻。

三、注重综合

“综合与实践”活动,从字面来看,既有综合性,又有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这一板块的内容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完整化、系列化、生活化,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与各科知识有效融合,达到不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的“怎样滚得远”,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解决具体问题,并且使学生在动脑筋想办法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与能力也能随之得到培养与发展。其实,仅就本课教学内容来说,探究“怎样滚得远”也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以及“物体是否能够滚得远是与斜面的角度有着密切关系的。”在教学这一课时,要想使学生获得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活动采取综合的办法,也就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对“同一物体,不同高度;不同物体,同一高度;不同物体,不同高度”进行综合评价,如此一来,学生得出的结论才能合理、准确、有效。

由此可见,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学生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还要关注学生所学知识之间的相关联性和综合性,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养成全面看待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总之,“综合与实践”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新领域和新板块,教师只有予以其足够的重视,并且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活动、去领会,才可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全面得到提升。

(责编 童 夏)

上一篇:平凡的岗位 神圣的职责 下一篇:Karl Mayer:Focus on the future to make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