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时间:2022-07-24 07:11:56

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长时间以来,语文科目的重要性在初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比比皆是,应试教育的思想更是扭转困难。导致很多学校中语文的教学就是为了中考,一切能提高学生成绩的方式都是成功的教学方式,而严重忽视了语文科目内在的美。本文拟通过多措并举的开展初中语文课堂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旨在构建适合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体系,建立起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构建出高效的教学模式。

一、开展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趣味教学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比如学习《论语》中古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一些关于孔子的故事来引入课程。教师可以讲关于孔子的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并给同学们解释一下关于太阳高度角不同造成地球冷热不均的原理;再如学习《孟子》中古文的时候,可以给大家讲孟母孟母为了孟子学习而三迁其居所的故事。以此,既能让学生们既学到了部分历史或文学知识,又能引入课程内容中的正题以此循序渐进的方式进入教学正题。实践表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使教学效果远好于单纯灌输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为学生铺设一个宏观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授人以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会学”,关键还在于要让学生愿意学习。趣味教学在培养学生产生内在学习驱动型上具有较好效果。趣味教学一般包括例趣、喻趣、形趣等一系列内容,旨在在寓教于乐,学趣并重的氛围中促进学生学习与能力的提高。趣味教学是目前教育界越来越重视的教育方法。

二、推进分层教学,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的分层教学一般要把班内学生分成几个等级,比如第一、第二、第三共三个层次,甚至也可以把整个年级按学生具体情况打乱重新分级组合。分层教学一般要把握以下几点原则: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练习与作业分层、考核与评价分层。

分层教学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从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出发实施教学的理念之上。尤其语文这种语言类课程成绩的好坏,与个人语言天赋有很大关系,再加之后天学习方式的差异、兴趣的差别,个体情况的差异比较大,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显而易见。而且分层教学又能比较有效的克服了 “快慢班”教学弊病,为学习差的学生开拓了一个积极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成绩好的同学创造一个继续提高的机会。

三、丰富教学手段,强化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的教学模式

结合“新课改”中“推进素质教育,让课堂活起来的原则和宗旨,初中语文课堂可以适时的将演讲、知识竞赛、话剧、辩论、书法比赛等一系列教学方式引进来,从教学源头上丰富语文课堂,让初中的语文课堂一改“教师讲、学生听”呆板陈旧的面貌,使正值青春年华的学生们,在激情碰撞中学习知识,升华知识。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引导学生分小组的上网、进图书馆、调查等方式查阅资料,包括鲁迅先生的生平、创作的作品,生活的年代以及家庭背景等。最后由教师将这些资料汇总,各小组分组展示,并进行互评打分。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分组扮演小说中的角色,通过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演出,加深学生对于文中描写看到于勒前后人物的反差。这样就能够对文章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进而达到了自学能力的锻炼与课文背景知识的掌握。

四、培养学生构建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综合性学习不是缺乏相关资料,而是缺少具体的方法。我们落实综合性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与其它学科融合教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性,表现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思想政治学科有一致之处。学科间的合作有着现实基础,是稳妥而有效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途径。语文教材中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是语文与历史的切合点;语文课文体现的人文主义、宗教文化、方言等是语文和地理学科的整合着手处;理科的逻辑推理、论证过程有利于语文学科说明文、文言文教学。帮助学生根据已知的信息去寻找新信息,长句变短句、语言的归纳整理等语文学习能力。

2、综合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读是信息的输入,是说写的基础,说、写是信息的输出,是听读的发展。听读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说写是基本技能的训练。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中的基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他们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处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

听说读写只有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和运用才能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灵活运用。都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这一基本目标,努力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五、由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包揽了学生的学,学生学习被动。

教师从以往教知识的定位变为教学生学知识,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让他们自主构建学习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因为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如果没有顾及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不具备学习能力,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

六、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教学模式

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因而,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严肃,学生心理感到压抑,不利于学习兴趣的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无从谈起。新课改提倡师生平等、友好交往的师生关系,教师不是用严厉的说教去教育学生,而是用情感来感染学生,感情是沟通的桥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关爱、鼓励、帮助。

随着初中生的知识越来越多,对于语文的要求也就越高。但过于强烈的应试教育思想,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举步维艰。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人员,必须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以不断丰富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为途径,逐步的完善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合新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型语文教学思路。同时,不断摸索和完善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方式,本身也是对教师自身对语文科目认识的一种凝练与升华,对于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李成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法[J]

[2]郭迎春. 浅议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

[3]颜明.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

上一篇: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之我见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