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

时间:2022-07-24 04:34:06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工程造价工作实践,分析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要适应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必须编制企业定额,加强投标报价、施工合同签订、施工以及竣工结算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is a dynamic process,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work on construction cost, the author analyzed and described tha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should adapt to the bill of quantities mode, form the enterprise quota, strengthen the tender offer, the construction contract sign, the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completion stages settlement.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工程;工程造价;企业定额;控制与管理

Key words:bill of quantitie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enterprise scal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6-0171-01

0引言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工程量清单计价由投标人依据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资料,结合工程项目和建筑市场实际情况,根据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并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而确定的自主报价,施工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做好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是取得经济效益的保障。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编制企业定额,做好投标报价、施工合同签订、施工以及竣工结算等几个阶段的工作非常重要。

1合理编制制订有竞争力的施工企业定额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要求施工企业按照个别成本来确定投标报价,反映施工企业的实际消耗量和技术管理水平。合理最低价中标的推行,使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既要考虑能够中标,又要考虑能够获得赢利,因此,中标难度越来越大,中标价越来越低,伴随而来的却是材料价格上涨、工人工资上涨等情况。作为施工企业,要在低标价与高成本的夹缝中生存,必须不断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想方设法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核算施工成本,编制代表自身实力水平的企业定额。

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以及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验收规范、施工方法等资料,根据自身的技术装备水平、生产工人技术操作水平、企业施工组织管理水平以及可能挖掘的潜力,自行编制的供企业内部进行经营管理、成本核算和投标报价的企业内部文件。

2投标报价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首先,要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充分了解其内容和要求,详细阅读施工图,从中找出问题及疑问,向招标方咨询。其次,在编制投标书中核对清单工程量非常重要。目前一些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不核对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是否正确,只关心报价。因为工程量的多少对施工企业确定综合单价有一定的影响,通常投标人在报价时会采用不平衡报价的策略,即工程数量小的分项工程报价适当降低,工程数量大的分项工程报价适当提高;再加上招标文件中常常规定,只有工程量误差超过一定的幅度,才允许工程量调整,施工企业只有做到了重新计算清单工程量,才能降低风险,报价时心中有数,才会有高质量的报价。最后确定投标报价时,投标人应运用一定的投标策略作为投标取胜的方式和手段。

3施工合同签订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施工合同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合同宜采用固定单价合同。

在施工合同中应该明确约定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做到调整的工程量与编制清单的工程量计算方法一致;应该明确约定工程量的调整条件和工程量的调整范围。只有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设计变更、新增工程、其他变更产生的工程量,以及发包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有误时才允许调整。但调整也不是无限制的,应按照风险分担的原则,在合同中约定当工程量超过(或低于)一定范围,才能调整。

在施工合同中还应该约定综合单价的调整范围和调整方法,即当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超出或少于清单工程量一定幅度后,超出或减少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按一定的比例做出相应的下调或上浮。在施工中发生合同价款的调整,大部分是由于工程变更引起的,综合单价需要调整时,也要在合同中约定。比如: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设计变更引起新的工程清单项目,其相应综合单价该怎样确定;由于工程量清单的工程数量有误或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量的增减,又该怎样确定等等。

4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施工阶段是建设资金投入最多而构成工程实体的阶段,是许多结算依据形成的过程。因此,在施工阶段既要重视控制工程造价、降低施工成本,又要重视结算证据的保全,特别是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资料。

4.1 加强施工管理,降低施工成本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施工企业应合理组织施工,节约成本,向管理要效益,以经营管理为核心,以节约成本为目的。控制人工费,采用计件工资,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和收发制度,材料采购应通过市场调查,货比三家,实行限额采购;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材料,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和损耗;实行限额领料,避免返工,减少浪费。

4.2 变更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重视对变更程序、变更价款的确定,以及变更工程量的验收和计量。正确计量因工程变更而引起的工程量变化,工程变更的资料要有相关人员签字认可。

4.3 签证管理现场签证是承发包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合同文件的内容进行补充修改,从而达成的补充性合同文件,是工程造价的组成部分。

对于现场签证,要明确签字责任人和签证权限,分级把关,限额签证,并严格现场签证单的管理。现场签证必须做到客观性、准确性、及时性。

4.4 施工索赔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对因设计变更、超合同范围的工作量、不可抗力以及业主违约等非自身原因造成的损失,要通过索赔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5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阶段,承包人要根据竣工结算的各种编制依据,特别是设计单位修改或变更设计的通知书,发包人有关工程的变更、追加、削减和修改的通知单,图纸会审记要,隐蔽工程纪录,材料代用,现场签证单,索赔报告,工程量清单及中标人的报价,施工合同及相关文件等等,最终确定反映建设工程的实际价格的工程造价。

上一篇:市政工程造价优化浅析 下一篇:工程招投标中合理低价中标法的正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