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居住小区规划面临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24 03:49:58

浅析居住小区规划面临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广大群众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各地建立起很多功能完备、环境良好、经济适用、符合当地特色的居住小区,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在居住小区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了一些在居住小区的规划方面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居住小区规划面临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居住小区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居住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 而居住小区规划又是居住区建设的先行, 是影响居住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 居住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 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针对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规划设计出一批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 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水准的居住小区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 全国各地相应建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完备、经济适用的居住小区,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 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此同时, 也暴露出在居住小区规划面临问题。下面简要说明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小区规划应注重周边环境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周边的环境设施,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小区周边环境包括地理交通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等,小区规划应根据其所在地段、城市大环境确定其主题定位。市中心区交通环境优越,缺少绿地、活动场所,规划小区时应注重生态环境的打造;郊区、山区、河畔、风景区等区域的小区规划应因地制宜、与大环境结合,要善于发挥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能借景建小区则更为理想。城市远郊、近郊的小区,特别是主要为居民假日居住的小区,应提供更多的游乐、休闲设施和优美景观,让居民在假日住得舒适,玩得欢心。

2、小区规划应注重表现丰富、有个性、有特色的主题

居住小区的主题个性、特色十分重要,即使是同一发展商开发的小区也应表现不同的特色,因为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不应照搬、“克隆”。近年来已有不少小区做了个性、特色的文章,如有的以浓郁的文化氛围为主题,有的以山水园林为主题,有的以生态环保为主题,有的以健康体育为主题……都取得成功。不但小区主题表现特色,小区内住宅组团(群落、院落) 也应尽可能有各具特色的住宅群体形态、标志,尤其是大型住区。即使是主题不突出的小区,在园林设计、建筑造型、社区服务等方面也应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各具特色、五彩缤纷的小区、住宅越多,必然是居住质量越高、居住环境越好,城市景观越美。

3、小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是影响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在尽可能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来。

在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等环节保证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不让小区有泥地,以尽量减少尘埃。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林和水面,并使其合理使用。绝不能盲目破坏自然山水,随便推山建房,砍树取地。同时要做到处理“三废”,净化空气和水面,落实防风、防尘、防晒措施,改善小气候,使小区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4、小区规划应注重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但同时也应该注意集中绿地应大小有度,不要过大,还要结合体育锻炼、老人休闲、儿童游戏活动场地的设置,既要适当靠近居住区域,方便居民使用,也要防止对住户的干扰。

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

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院落空间对于组团内的居民来说,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领域感,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是邻里关系得以和谐的基础。院落空间功能具有含混多义性,它既是老人聊天下棋的场所,也是儿童嬉戏的地方。它也可以是人们集会、娱乐的场所,还是临时停留的地方。院落空间同时是重要的景观要素。人们透过窗外,最直接的景观就是院落景观。

私用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组团内的景观,又使居民有安全感。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5、注重道路交通规划,创造良好的交通体系

交通问题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是比较敏感和重要的问题,小区中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的要求。

在小区道路规划时,应当有效组织交通流向,合理解决人车分离问题。在规划时应该以住宅组团为汽车交通的终端,意即主要汽车交通只能到达住宅组团的,住宅组团与进行合理的交通限制;在居住小区汽车交通组织方面构建合理的交通系统,充分利用绿化分隔、景观引导、设施限制等办法,尽量达到人车分离的目的;在住宅组团的交通空间内设立与住宅组团人数规模相适宜的停车场,使人车距离不会太远,既可使人们充分享受移步换景的外部环境景观,也可达到交通安全,出行方便的目的,又可使拥有私家车的住户享受相应的便利。

6、小区规划应注重安全防卫的设置

居住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在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入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一是在小区和组团的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使住宅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二是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入口,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三是注重小区交通网络的合理组织。在小区主干道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减少交通环境的混杂,提高安全系数,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尽量作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规划时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入口,一般设置两个即可,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于永彬,王立. 浅谈住宅小区规划中应注重的问题[J]. 科技资讯. 2008(07)

[2] 王自杰. 浅谈居住小区建设中规划设计应注重的问题[J]. 科技信息. 2009(24)

[3] 杜可欣,孙嘉琪.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五点看法[J]. 民营科技. 2008(01)

[4] 周楚云. 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环境效益[J]. 广东科技. 2009(16)

上一篇:市县同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宽窄巷子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