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结构选型》课程的实践教学

时间:2022-07-24 03:30:25

浅析《建筑结构选型》课程的实践教学

摘 要:本文分析了《建筑结构选型》这门课程的特点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筑结构选型》 特点 优化措施

结构是建筑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建筑物的体型和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形式,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室内空间都与建筑结构的选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结构选型》是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系统地介绍了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使建筑专业学生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具有结构总体知识,对所设计的建筑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及结构形式有所了解。

1.建筑结构选型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结构课程的特点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常用的建筑结构型式,包括梁、屋架、刚架、拱、薄壁空间结构、网架、网壳、悬索、拉力薄膜结构、混合空间结构、多层建筑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平面楼盖结构、楼梯等,并对上述各种结构形式分别介绍其结构组成、受力特点、布置方式、适用范围、构造要点等[1]。

本课程涉及理论面相当广,有建筑力学、建筑结构、房屋建筑学、建筑构造等专业基础课程。建筑结构选型中介绍的每一种结构形式都有其特点,跨度大,内容多,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较好地学习每种结构形式的知识点,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1.2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2.1力学知识缺乏,课程安排不合理。建筑结构选型所涉及的课程,力学基础尤为重要。可是将建筑结构选型与建筑力学排在同一个学期,这样往往造成学生连基本的力学概念和意识都没有。特别是在介绍各类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的时,学生由于没有力学基础,对于所教授的内容觉得深奥、难懂,没有兴趣。

1.2.2教学方法不得当。建筑结构选型课程的教学安排基本上都是理论课教学,单一的填塞式教学,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1.2.3学生缺乏技术观。建筑类的学生基本上重点都放在建筑设计类的课程上,主要的兴趣都在设计一些独特、个性的方案上,忽视了方案后期的结构技术问题。目前建筑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设计过程中过分追求艺术形象,感性意识强,而缺乏对技术的理性思考,技术表面化、简单化的问题。

2.优化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教学的措施

2.1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2.1.1传统的板书教学,学生听到的都是枯燥的理论,难懂的公式,图片也仅是教材上的黑白图,很难在脑海中形成丰富的形象,很难将所学的知识跟实践联系起来。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建筑结构选型大量的建筑实例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呈现给学生,采用大量真实的图片、视频,把枯燥的理论用可见、可听的形式表达出来,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共鸣,使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所学的内容也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1.2结合实际和案例教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建筑艺术也不例外。建筑结构选型课程中介绍的各类结构类型,很多是自然界中巧妙的结构给我们的启发[2]。例如,介绍到薄壳结构时,联系生活中常见的蛋壳、蚌壳;讲到薄膜结构的充气膜结构时,可与肥皂泡联系在一起。学生觉得原来这个难学的课程和生活很贴近,自然兴趣就会提高。学生日常见到的建筑物,很多是建筑结构选型知识的应用。鼓励学生自己多观察,多安排参观实习的机会,将课堂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2.1.3将简单的教授与学习变成相互的讨论式学习,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运用知识的能力。现在的教学过程强调互动,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要将传统的以老师讲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并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图书馆、互联网,搜集资料,也可以通过实践学习提出问题,并将所了解的结构类型、实例拿到课堂上同大家讨论。这样既能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又能使同学们有互相学习的机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创新能力主要采取做结构模型的方式,让学生用将学到的知识和自己想象中设计的建筑造型以结构模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计算,最终将自己的设计成果呈现出来,整个过程有切实的体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2知识交叉,优化内容。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优化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因此对于教学内容要进行整合与优化。首先,要打好建筑力学的基础,建筑结构选型中每介绍一种结构形式,首先就是其受力特点的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力学的基本知识,由浅入深,让学生理解结构形式和结构设计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的结构意识。其次,建筑结构选型是多学科的融合,很多学生对建筑设计课程有兴趣,可由此引出课程内容。如新世纪我国出现了一大批造型独特的新建筑,如“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出发,由建筑设计谈到建筑结构选型,再由选型谈到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再到建筑施工,等等,使学生对一个建筑艺术品的完成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认识,理解建筑设计与建筑结构之间的关系,建筑结构选型对建筑设计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对建筑造型的影响,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产生对建筑结构选型的兴趣。

3.结语

在讲授过程中,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整合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优化设计的思维模式,在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时运用所学的结构形式的知识合理地选择结构体系,实现自己的设计理念,全面提高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建荣.建筑结构选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3.

[2]李广军,王文仲,马千惠.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133-134.

上一篇:结果阻碍原因 下一篇:关于会计实践课程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