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资本化经济学

时间:2022-07-24 03:19:36

费用资本化经济学

[摘要]本文分析了费用資本化对我国企業实施“走出去”戰略、應对国际反倾销應诉、加大我国技术创新的力度等对我国經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关键词]费用資本化有利影响

新会计准则在借款费用、职工薪酬和研究开发费用的資本化方面有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的經济发展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

一、费用資本化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有利于我国企業实施“走出去”戰略

当前,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資源和環境的压力日益增大,經济全球化的浪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企業实施“走出去”戰略,众多中国企業纷纷到海外投資办厂或上市融資。这样我国企業必须按照不同国家和地区至少编制两份财务报告,如果我国会计准则与世界各国和地区普遍认可的国际会计准则差异过大,无形之中增加了准则转换成本,实质上是增加了企業投資、融資成本,不利于我国企業实施“走出去”戰略。我国新准则中有关费用資本化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有关内容,使得我国新准则中有关研究开发费用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09号《研究与开发费用》规定趋同,有关借款费用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规定趋同,有关职工薪酬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规定趋同。新准则减少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差异,有利于推动美国、欧盟承认我国市场經济地位的进程,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投資環境,促进我国企業以更低的成本实施“走出去”的戰略。

二、职工薪酬、研究开发费用資本化有利于我国出口企業應对国际反倾销

随着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的增长,欧盟和美国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近几年呈增长趋势,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在反倾销调查中經常败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原有的企業会计制度得不到国际认可。如欧盟承认市场經济地位的五项标准之一是“有一套按国际通用准则建立的会计账薄”,由于我国原有的会计制度与国际上的差异性,造成我国在反倾销應诉处于不利地位。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会计核算所依据的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不一致,从而造成生产成本计算上的差别。而新准则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更贴近国际会计准则。这必然使得我国企業根据新准则计算出来的成本更接近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成本,可以免受在反倾销调查时对我国企業采用替代国标准而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准则中借款费用資本化的范围扩大到包括固定資产和需要經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資性房地产等。职工薪酬准则将以前计入当期损益的五险一金、职工工会經费、职工教育經费等按照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資产和劳务的成本。如果在反倾销應诉中,即使国际会计准则调整,产成品、原材料、能源等資产的账面价值也不会有多大提升,产品成本也不会有太大差距,进而对正常价值的影响甚微,这无疑对我国外贸是有利的。虽然新准则最终增加了出口产品的成本,削弱了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企業竞争优势,但是一方面,产品成本挤压的空间是有限的,过度降低劳动力成本是违反国际劳工标准的,可能遭到国际贸易相关法律的制裁,从而影响企業的出口;另一方面,通过低价出口来争夺国际市场的营销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1

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费用化进行了修订,既允许企業研究阶段支出费用化又允许开发阶段支出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資本化。开发支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資本化,《反倾销守则》也有同样的要求,其第2条第2款规定:“除非根据本项已在成本分摊得以反映,否则應对那些有利于当前或将来生产的非經常性支出或在调查期间支出受投資情况做出适当调整。”要求调整的情况是:符合資本化条件的支出如果没有列入資本项目计提折旧,需将其資本化;應在几年中分摊,却一次全部计入损益的支出,需进行调整;使当前生产受益,但前一年已分摊完毕的支出,需将其分摊到当期甚至更长时间;在当期分摊完毕却使今后受益的支出,则同样需要将其调整至今后各期。因此,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反倾销法的有关要求保持一致,如果不考虑前期支出在当期的分摊,则当期支出資本化可以减少当期费用,从而减少正常价值这样会降低倾销成立的可能性。

三、研究开发费用資本化有利于加大我国企業技术创新的力度

当前,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国家經济发展的重要戰略之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經济增长方式从依靠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向依靠技术创新的集约型转变,从而改变我国企業在国际市场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单一竞争模式,企業技术创新必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006年2月9日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到国家将支持鼓励企業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鼓励企業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企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加大企業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企業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然要增加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我国企業研究开发投入之所以一直处于世界低水平,企業会计旧准则将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费用化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研究开发费用费用化必然降低企業当年实现的利润,而利润指标是一个企業(特别是国有企業)考核其领导层經营業绩、与领导层自身收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他们必然不会有太多的积极性增加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由于研究开发投入见效的时间一般很长,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我国大部分国有企業领导一般任职时间不长,他们自然不希望自己栽树后人乘凉,忽视企業长期利益而經营目标短期化就不足为怪了。新准则允许企業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在一定条件下資本化,改变了原准则的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的规定。这一政策将激励企業加大研究和开发的投入,促进技术升级和产業结构调整,为我国企業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我国經济增长质量创造良好的会计環境。

上一篇:医院中财务预算管理 下一篇:企业现代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