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语感

时间:2022-07-24 02:30:40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语感

数学教学也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表现在做同样的一道习题时,有的学生一读就能明白题目的含义,抓住关键字词,从而顺利地找出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而有的学生却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难以把握题意,不能充分理解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更谈不上进行有条理地进行逻辑推理,所以解决问题就很困难。因此良好的数学语感会让学生学数学变得自然、轻松、容易,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感呢?

一、指导数学阅读技巧,培养学生数学语感

数学语言的语感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是思维活动经验的结晶。语感的生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平时教师就要在阅读中加以点拨、分析,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感受力。

数学中的“读”集中在读概念、读法则、读题等方面,这与阅读语文的文章不一样。语文强调反复阅读,读出感情和意境来,数学的读要读出语言文字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来。随着年级的升高,可由教师范读、领读逐步过渡到集体读、指名读、自由读、默读等。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①在阅读中抓关键字,迅速理解题意。如“用58去除930,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读题后启发学生思考:要抓住哪个字才能正确解答本题。强调读题要细心,解题会抓重点。②在阅读中抓重点词,深刻理解语句含义。如概念“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读完后让学生用笔划出认为要重点关注的词语,体会它的含义,并通过正误句子的辨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③在阅读中抓中心句,提炼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数学事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关于商场促销活动的实际问题,会有一大堆描述事由的话,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样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原价多少、现价多少、打几折。所以去除繁杂语言的干扰,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字、重点词、中心句,可以使学生直视问题本质,学会数学阅读,提升数学语感。

二、注重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培养学生数学语感

所谓直观教学,就是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利用图、现实生活场景、实验等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读到此类题目眼前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事情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顺利地解决问题。例如“汪伯伯准备在一块长70米,宽55米的长方形空地上栽果树。已知平均每5平方米栽一棵树,这块空地大约栽了多少棵树?这样的题目学生易犯难的是乘5呢,还是除以5呢?因为学生头脑中没有这样的表象,故没有这样的语感,一读题目稀里糊涂是乘5呢,还是除以5。所以遇到此类题目读完题后教师可用课件展示场景或引导学生画图,理解每5平方米栽一棵树与长方形空地的面积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将图移植到自己的脑海里,擦去图,让学生联系头脑里形成的画面再解答;多次练习后要引导学生总结,以后再遇到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要边读题目边在脑海里形成画面,这样可以帮助理解题目的意思,快速生成解决问题的办法。直观教学训练学生语感,在“找规律”的问题中作用尤为突出。如“3件上衣,2条裤子,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同样也在头脑里浮现3件上衣在上面,2条裤子在下面的画面,然后根据画面考虑一件上衣可以搭配2条裤子,3件上衣一共有3×2=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题目都可以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数学联想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决问题。

三、注重数学语言的逻辑训练,培养学生数学语感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效率低,其重要的原因在于思维活动中语言的工具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教学中多是由教师讲解问题,学生缺少语言实践的机会,或是教师对学生数学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其目的、要求与学生初步逻辑思维发展水平滞后,认为学生会做就行,不一定要说出个所以然,从而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新课标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复述练习,紧紧结合学习内容,巧妙地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把思维内部的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变“意会”为“言传”,加强说理和逻辑思维的训练,体现“悟性”,发展学生的语感。

四、总结、提炼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数学语感

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一些实际问题大都以情景图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明白事情的内容并内化为数学问题,从而形象地理解数理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这样的数学学习经验的积累后,到了中高年级,教师要有目的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简洁的数学语言,找等量关系,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小红家到学校有845米”概括为“路程”,“她走了13分钟”概括为“时间”,“小红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概括为“速度”,根据问题情境,引导发现三者的数量关系为:路程÷时间=速度,再变换已知条件和问题发现另外两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在以后练习中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这样的数量关系,形成敏锐的数学语感,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速度。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语感的途径还有许多,如:经常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条理清晰的叙述数学事情,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多说,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与他人交流,取长补短;鼓励学生多做,积极参与各种数学活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为学好数学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鼓励学生多想,遇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遇问题多想一些解决的方法,形成数学敏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

上一篇:如何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 下一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