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与唐传奇创作

时间:2022-07-24 01:30:25

商品经济与唐传奇创作

摘要:唐传奇的发展,与唐代活跃的商业经济息息相关。本文以《乾馔子・窦》为切入点,通过对唐传奇中的涉商类题材作品的分析,剖析唐代繁荣的商品经济对唐传奇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唐传奇 《窦》 唐代商品经济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商品经济相当发达的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对传奇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较之六朝小说,唐代刻画商人形象、心理,表现商人经营手段或以商业活动作为背景的小说明显增多,与商品经济的联系明显增强。温庭筠的《乾馔子・窦》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之一。

《窦》收集在宋初李等编纂的《太平广记》卷二四三中,注出温庭筠的小说集《乾馔子》。小说由相对独立又互为连贯的六个故事组成:种植榆树、制作“法烛”、购买小海池造店、购小宅得美玉加工出售、献闲地讨欢心以荐官、以木材造陆博局出售。它选材独特典型,故事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详尽地叙述了窦发家致富的传奇经历,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商业眼光、头脑灵活的商人形象。

从窦发财致富的六件事中可以看出,窦采取的是多种经营、灵活经营的方式,他先后从事过种植业、燃具加工业、旅馆租赁业、玉器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等。窦有着商家特有的敏锐的商业眼光,注重市场需求,经营手段灵活多样。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不长的时间里就积攒了万贯家财。在唐传奇所描写的商人形象中,窦无疑是刻画得最为细致,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商人之一。

《窦》之所以成功,与唐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这类作品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出,商品经济的繁荣,对传奇创作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促使传奇创作者观念进一步转变

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念和“尚本抑末”的经济思想,使商贾阶层一直处于被轻贱、被压抑的地位。传统观念上,“士、农、工、商”,商居其末,唐初仍把“抑工商”作为国策。但中唐以后,商风大盛,世代耕耘的农民纷纷弃农经商。受商业大潮的冲击,一些政治上有远见的士大夫、儒家名士勇敢地抛弃了抑商观念。于是,重商观念一度得以盛行。随着商人阶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商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在现实社会中,也冲破了“工商之子不当仕”的规定。

社会的变革,必然影响到敏感的文人学士。他们逐渐改变不屑与商贾为伍的清高态度,开始从相对封闭的圈子中走出来,留恋繁华的城市,出入市井,与商人、名工巧匠、出色艺人等交游,不再以谈钱为耻,越来越具有一种世俗平民化的特征。特别是在唐代中后期,未入仕的平民文人人数众多,其中不少本来就出身商人家庭。在金钱面前,一切都黯然失色。文章已不仅仅是读书人的案头之物,不仅仅是经世安邦之大业,同时也具备了商业化的色彩,有些文士甚至公开为自己的文章标价,文章成为文士谋取功利的工具,成为可以用来交换的商品。《太平广记》中的《大唐新语・李秀才》篇里就有这样的描述:李生在“京辇书肆中,以五百钱赎得”李播郎中昔日用以行卷的诗作。唐中后期后,文人与商人等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们相互熟悉,相互影响,逐步产生了一批受到市民思想、感情和艺术趣味的熏陶,并愿意为市民阶层服务的文人士子。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产生了裂变。

促使商贾类传奇大量出现

唐代商贾类传奇小说,是指唐传奇中描述商贾、商人妇等在社会、家庭和个人三方面生活的作品。汉代历史书籍中也出现过商贾类小说,如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但其数量和质量都不及唐代。

大量以商贾生活为题材的作品的出现,在唐以前是很少见的。据《太平广记》并参照学术界有关研究成果作初步统计,唐人涉商类作品有五十多篇,主要代表作有《李珏》、《江淮贾人》、《窦》、《卢延贵》、《贩海客》等。这些传奇小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色彩斑斓。

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志怪式的描写,如《河东记板桥三娘子》;有写实式的描写,如《乾馔子・窦》;有背景式的描写,如《霍小玉传》和《李娃传》;有片段式的描写,如《纪闻》中的《裴先》和《吴保安》;也有身份式的描写,如《酉阳杂俎》中的《王布》。

从反映的社会背景来看,以大都市作为创作背景的小说越来越多。其中,以长安作为故事发生地的小说最多,如《古镜记》、《任氏传》、《柳氏传》、《霍小玉传》、《李娃传》等;以洛阳为故事发生地的有《湘中怨解》、《甘泽谣・园观》、《传奇・孙恪》等;以扬州为故事发生地的有《南柯太守传》、《玄怪录・元无有》、《玄怪录・张老》等;以金陵为故事发生地的有《柳毅传》、《谢小娥传》等;以广州为故事发生地的有《传奇・崔炜》等。《乾馔子・窦》便是以长安为创作背景的。

从刻画的人物形象来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商人形象。有的腰缠万贯、富可敌国,如《中朝故事卷》里的王酒胡、郭七郎等。有的唯利是图、行为不端,柳宗元的《鞭商》,就塑造了哄抬物价,靠诈骗手段牟取暴利的奸商形象。有的是经营头脑灵活的商人,如《任氏传》中的任氏。还有的是重义轻利的正派商人,《太平广记》中《吕乡筠》篇中的洞庭商人吕乡筠、《李义琛》篇中的陇西李义琛兄弟便是代表。而《窦》中的窦最为典型。他是个富有同情心的正派商人,曾接济米亮七年,不过问任何原委,米亮知恩图报使窦获钱无数,窦便把整座屋宅并房契,无偿送给米亮作为酬谢。窦年老之后,“分其见在财等与诸熟识亲友。至其余千产业,街西诸大市各千余贯,与常住法安上人经营。不拣日时供拟,其钱亦不计利”。这些商人或极尽奢侈,或克勤克俭,或历尽艰险,或经营有道。作者不时地流露出对他们的同情、理解、鞭挞和赞美,不断接近经商活动的本质,准确地反映唐代商人势力迅速崛起的时代特征,并透露出对世俗物质利益关注的价值取向。

促使传奇创作风格趋于通俗化

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读者群的出现,促使唐传奇创作风格的通俗化。这种通俗化的基本特征是题材中多为日常琐事,表现多率真自然,语言尚俚俗明白,效果求怡心娱目。

唐传奇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兴起期、繁荣期、衰退期。尽管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内容,显示着传奇小说不同的发展轨迹。但就整个唐传奇而言,却有着共同的特征和长处。首先是题材上的写实性增强。从志怪为主到写实为主,是唐传奇的一大进步。传奇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在开始时并不为人所看重。文体卑下,本为游戏之笔,因而题材没有限制,没有严肃的内容要求,也没有程式的束缚,从而可以吸纳当时比较正规的文体,如诗、文、史等所不能容纳的内容。琐屑的日常生活小事,流传朝野的笑话和佳话,民间流传的精怪传说,有悖礼教、动人肺腑的爱情故事等,都可以成为传奇的题材;同时,一些不能在诗、文、史中占一席之地的普通人物如娼妓、仆婢、商贾、侍妾等,形成了唐传奇中最为出色的形象系列,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和认识价值。其次是体裁上从笔记体发展到故事体。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事务的日益复杂,以前短小的笔记体小说已无法满足世人通过文学了解社会生活的需要。从传奇开始,小说发展为传记式的故事性作品。这种传记形式,不仅表现在以人物为标题,还表现在写一个人的故事,委曲完备,首尾呼应,结构完整。《霍小玉传》、《刘无双传》、《步飞姻传》等无不都是如此。再次是创作手法上的虚构性。传奇虚构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真伪互陈、借彼形此,如《莺莺传》、《东城父老传》、《霍小玉传》等,它们大都是历史故事、社会传闻或前代小说素材,但传奇并不受文字记载和社会传闻的束缚,而是自觉地进行虚构;一是凭空捏造、任意而行,如《元无有》、《陶尹二君》等,本系子虚乌有,是作者凭空虚构的。最后是情节完善,语言平易细腻。情节结构上,从六朝“粗陈梗概”,发展到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长篇故事,从一般的风致有趣发展到叙述委婉曲折的优美故事,篇幅普遍成倍地增长,情节变得波澜起伏;语言上,唐传奇的语言日益生活化、口语化和俚俗化,情节也臻于完善,如《窦》全篇,以窦的经商致富史为线索,通过六个小故事,以平实细腻的语言,向读者呈现了一幅完整的人生画卷。

总之,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重商思想的抬头,使我国小说发展到唐传奇,内容题材、体裁样式、创作方法、情节语言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和进步,形成了我国小说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宋・李:《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国小说史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薛洪:《传奇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5.王恒展:《中国小说发展史概略》,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编校:郑 艳

上一篇:浅谈回族“踏脚”的传播形式 下一篇:明代中日文学交流的途径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