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民国档案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时间:2022-07-24 12:21:54

典藏民国档案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从沪宁高速经中山门乘车进入南京城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庄重的南京博物院(原国立中央博物院)。除此之外,在这条号称南京历史文化轴线的中山东路上,还默默伫立着一批民国建筑,在巍巍钟山的背景下,透过浓荫遮蔽的法桐,展现出雄伟的身姿,无声地展示着南京的过去,诉说着南京曾有的历史。其中也包括素负盛名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这座位于明故宫西宫遗址上、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部级档案馆在档案界和史学界名闻遐迩,而在南京却少为人知。每有路人经过,望见的只是掩映在葱茏树木中的深深庭院,而门前伫立着的荷枪实弹的武警哨兵,更为之平添几分神秘。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正门是牌坊式结构,嵌有其馆名的门楣上书为郭沫若先生题写,反面是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此地曾是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1951年2月成立南京史料整理处,隶属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64年改属国家档案局,并易现名,馆址在南京中山东路309号。砖石结构的仿古宫殿式建筑雕梁画栋,美轮美奂,与庭院里栽种的植被花木相得益彰,堪称民国建筑的典范。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一所部级历史档案馆,典藏子整个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历届中央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的档案,馆藏档案共计900个全宗,180万余卷,并且收藏了5万余册民国图书期刊。因此可以说整个一部中华民国史都浓缩在这座“深院隔尘喧,馆库积陈编”的宫殿式建筑里。除纸质档案外,还藏有照片、图片、唱片、勋章、印章、股票、钞票、邮票、任命状、商标、字画、家谱、碑贴等。许多档案藏品鲜为人知,属于旷世珍品,它们不论在史学研究、工作参考还是在文物考证、艺术鉴赏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有鉴于此,长期以来,该馆被海内外的民国史研究学者们视为“圣地”:

自1980年该馆正式对外开入馆藏档案后,至今已接待了来自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各地和美、英、法、德、日等二十多个国家的中外查档者达30余万人次。调阅提供档案100余万卷次:该馆还编辑出版了包括《十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中华民国业档案资料丛刊》、《中中民国史档案资料丛书》和《中华民国历史图片档案》及老城市、老照片等系列丛书在内的共70余种6亿字的档案史料,并于1985年创办了《民国档案》杂志,定期公布馆藏档案史料,服务于政府工作、经济建设、学术研究、编史修志、对外交流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博爱精神

当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特藏库房的大门訇然洞开,首先跃入眼帘的便是具镇馆之宝――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博爱”两个大字。

“博爱”二字,出自韩愈所做《原道》中的“博爱之为仁”,孙中山之所以推崇“博爱”,下因为这二字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博爱”一词,一直伴随着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在其所留墨宝中,这个“关键词”的频中层高也就不足为奇了。据不完全统计,孙中山题写“博爱”(有受主姓氏的)共计64次之多。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博爱”题词是孙中山先生为表彰爱国华侨邓荫南先生资助革命、勋及国家而题写的横匾,是目前档案界发现的中山先生有关“博爱”题词的最早原件:条幅上、“博爱”两字遒劲雄浑,气势博大,上有“赠荫由先生”字样及中山先生的落款“孙文”和印鉴。

孙中山先生一生为谋求强国富民,用“博爱”精神激励革命志士,“博爱”不仅是他伟人人格的写照,也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博爱”手迹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堪称国宝级文物,

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帝制,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同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史称南京临时政府,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未料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仅仅做了3个月的临时总统便“让位”而去,未及将“博爱”理想付诸实现。南京临时政府尽管存在的时间不长,形成的文书档案数量馆藏仅100多卷。但内存弥足珍贵,其中有孙中山亲笔批示和签发的文件;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1923年,在广州成立了大本营。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胡汉民、廖仲恺等于7月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随后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广州同民政府迁往武汉,史称武汉国民政府。从护法军政府直至武汉国民政府,这一时期的南方革命政权所形成的档案数量颇大,其中有不少孙中山亲笔批示和签发的义什以及书信和手稿,有第一、第二次个国代表大会以及反映同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文件等,只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洹上渔翁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旁观者眼里渔翁悠然自在、画面意境悠远,殊不知照片的主人恰似垂钓渭水的姜人公,一门心思要钓的却并不是鱼,而是整个天下。他不是别人,正是当则隐居于老家彰德洹上村的北汗军阀总首钡――袁世凯。

整整一个世纪之前的1906年,已是大厦将倾的清王朝进行了最后的挣扎,决定实行中央官制改革,将中央权力集中于满洲贵族之手,权倾朝野的袁世凯成为清除对象,考虑到袁氏是调和满汉关系的关键人物,摄政王载沣最终放弃了处死袁世凯的念头,改为将其“开缺回籍养疴”,理由是他“患足疾”,腿脚不灵、袁世凯逃过这一劫,连夜出京,于1909年初回到老家河南,隐居于彰德(今安阳)的洹上村,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珍藏有1909~1910年袁世凯在河南安阳洹上村“养病”时的照片集及其为《洹上村遗迹》亲笔题写的跋。为这段历史留下了真实记录。

袁世凯避过了血光之灾,在老家阳光养晦,升终于等来了转机。武昌起义后.清庭于无奈之下只有请袁氏再度出山,出任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镇压革命。袁世凯一面以武力要挟革命党人,逼孙中山让位;一面逼清帝退位,终于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建立了民国中央政府。自1912年3月至1928年6月,北洋军阀统治长达16年,史称民国北京政府或北洋政府。北洋政府在其执政16年问形成的档案颇具规模,原来均保存于北京-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其所属各部门机构分别接收了北京政府相应机构所形成的档案,并在北京专设机构保管,之后又组织档案南运。由于连年战乱,这部分档案散失较多,许多机关档案严重残缺;经多年悉心收集整,目前小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有北洋档案共50余十全宗,计13万卷。这些档案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

主要馆藏

近年来,曾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抗战先烈的遗属后人,来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找他们亲人的档案,每当他们从接待人员手中接过那些从未见过的亲人的照片、档案时,许多人不禁潸然泪下……

中同第二历史档案馆的馆藏主体是中国及其国

民政府的档案,包括南京同民政府、重庆同民政府时期及抗战胜利还都南京后中央机构各部委组织形成的数量庞人的档案资料,其中除了一小部分于1949年移往台湾外,绝大部分留存大陆,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收藏。解放后,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收集和不断的补充,现该馆所藏中国及其国民政府档案共有600余个全宗,140万余卷。如果按件计,应有数千万之多。这些档案全面地反映了统治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诸方面状况,形成了该馆馆藏档案的主体。在这当中,抗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外交,文化等档案是最具价值最为丰富的.它生动全面地记载了中华民族不畏牺牲前仆后继,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直到夺取最后胜利的光荣历史。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除了主要收藏民国时期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所形成的档案外,还收藏有民国时期一部分知名人上所形成的档案。除孙中山、、孔祥熙等人外,还有冯玉祥、蔡元培、张静江、熊希龄、顾维钧、丁文江、陈布雷等民同政要的个人档案。在这些卷佚浩繁的档案中,有相当部分如国民政府财政、邮电等部门的档案已经摄制了缩微胶卷或制做了电子文件,其余档案里将有计划地逐步进行制做,为社会提供方便优质的服务。

屠城血证

一个照相馆学徒能成为民族英雄吗?答案是肯定的!

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时,15岁的罗瑾在南京华东照相馆做学徒,亲眼目睹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1938年1月的一天,有个日本军人到这家照相馆,送来两卷胶卷冲洗。罗瑾发现,这些照片都是日军屠杀我同胞的场面。为了保存日军罪证,他就悄悄多洗了几十张,保留起来,并用硬纸自制了一个小本子,将其中16幅日军暴行的照片贴上去,装订成册。为了表达心中的震惊和愤恨,他在这本照相册封面上画了一颗“滴着鲜血的心”。旁边是一把日本刀,又在右上角写下一个“耻”(耻)字,把它小心翼翼地藏在房梁上。1941年,罗瑾在南京通信集训队期间,为了逃避日本兵的搜查,就把该相册藏在了厕所的墙缝里,用泥巴糊起来。几天后,却突然发现这本屠城血证不见了,为防不测,他隐姓埋名逃离南京。五十多年后他才知道,这本相册被同学吴旋无意发现后便藏了起来,并一直保存到抗战胜利,交给了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其后在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时,这本相册作为“京字第一号”物证提交法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这本用生命换来的珍贵相册日前便珍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特藏库房。

罗瑾、吴旋,他们是大写的人.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小,无数大写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为国牺牲,但遗憾的是也有那么一小撮民族败类为虎什伥投敌求荣。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占领东北,嗣后具在中国占领区先后扶植与建立了若干伪政权:这些日伪政权在统治期间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日伪政权档案以伪中央政府的档案为主,共有90余个全宗,10余万卷: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这部分档案曾被国民政府接收,留存至今,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日伪政权在沦陷区残酷统治的历史面貌及其汉奸卖国求荣的丑恶行径。

度尽劫波

2005年春天,主席连战率中国大陆访问团开始了“和平之旅”。时隔56年后,同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手又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在连战防问北京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将连先生祖父连雅堂复籍更名的有关档案作为礼物相送,让连战先生感动不已,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还藏有许多反映国共之间第一、二次合作的档案精品,如1925年11月216国民政府任命为广东东江行政委员致广东省政府令稿、1937年7月国共两党高级将领在南京共同会商抗日军事训划的会议记录等等,相信这些档案的开放利用将有益于两岸关系向良性互动方向转变。由于独特的历史关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不仅是两岸之间学术交流的平台,更应是和平友谊的纽带、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两岸统一的愿望即将实现。因为它代表了两岸人民的福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白驹过隙这个成语,实在是个很有想象力的词汇,时间的飞逝,真的是快如奔马,不知不觉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业已走过了55千年头。子曰:“五十而知天命”,作为一所部级档案馆,力争使自己成为蜚声国际的现代化档案馆是具奋斗的目标,虽然名为“二档”,目标将永远是世界一流!

(作者单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上一篇:湖心亭:中华第一茶楼 下一篇:国产第一块手表拍卖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