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我们是“礼仪之邦”的公民

时间:2022-07-24 11:22:51

【前言】别忘了我们是“礼仪之邦”的公民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别忘了我们是“礼仪之邦”的公民

2008年是南京与德国莱比锡市结为友好城市20周年。日前,笔者随南京代表团赴德国莱比锡市参加了“中国文化,南京日”活动。几件小事,给了我很深触动:宾馆早餐厅就餐者尽管很多,但几乎听不到声响,餐间交流全是“窃窃私语”;路口,见有车驶来,我习惯性地停下,驾车者却也停下车微笑着挥手示意“你先走”:在机场,机票被我从口袋里带到了地上,刚弯下腰,一位金发女郎已把票拾起递了过来……此类小事,使我感到温暖舒服,也使我对这个城市有了好感,更使我忍不住感叹和思考:我们这些“礼仪之邦公民,其文明素质与世界文明是否已有些“相形见绌”?

近年来,人们正越来越关注一个问题:怎样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应该说,在出国行程中,多数中国公民还是举止文明的。但也有些人,言行举止总没个约束,把陋习带到了国外。以致外交部在《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别提醒我国公民,出国后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说话,不要在街上乱捡东西,不要与他人争吵,等等。笔者出国后才深切体会到,外交部如此提醒并非多余。看了如下新闻,真令人脸红心跳了:在某国,中国人经过或逗留之处,常能见到饮料瓶、易拉罐、咖啡杯、塑料袋、食品盒、果皮、报纸、广告纸、烟蒂、痰迹;某国钻石专卖店盥洗室里专门贴着一张中文告示:“请不要站在马桶上!”

欧洲耗费了三百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塑造工程。后发民族俄罗斯,耗费一百多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先进制度和教养,这两个民族也最终都“脱胎换骨”而日益文明起来。我们是文明古国,号称“礼仪之邦”,但就因少数人陋习不改,把出国变成了“出丑”,竟使得我们的民族形象在世界文明面前有些难以抬起头来了。真不知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些同胞把粗鄙当成了“豪情”,把失礼当成了“率真”,把低俗当成了“可爱”。把出丑当成了“不拘小节”。改变这种状况,最需要知荣明耻,时时不忘我们是“礼仪之邦”的公民。

种种不文明行为,根子在于公民意识欠缺。时时不忘我们是“礼仪之邦”的公民,要义还在于强化公民意识。所谓公民意识,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公共关怀和公共精神,是权利、规则、责任的统一体。强化公民意识,首先要强化权利意识。即不仅要知道维护自身权利,更应知道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其次要强化规则意识。讲文明,讲公德,既是素质问题,更是规则问题。遵守规则,是现代文明起码要求;再者是强化责任意识。有人反问:公民出国旅游何必一定得肩扛着“维护国家形象”这副重担?这便是忘了“责任”二字。如果说出国旅游是公民权利,那么文明旅游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为不管你是否愿意,只要走出国门,在客观上你就代表了民族形象,这就得对民族形象负责,就得比在国内出游更讲道理、更讲礼节、更守规则才行。

前几年有篇报道称:“黄金周”过后,天安门40万平方米的广场上,竟然留下60万块口香糖残渣。为此,记者查阅了一下报纸,那个“黄金周”期间,北京共接待国内观光游客313万人。如果这些人全都去过天安门参观,粗算一下,起码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在广场上啐上一口。为了清除这些口香糖残渣,仅从国外进口高价清洁剂就需花费45万元外汇。另外,清除一块口香糖污迹,至少需要人工铲30下,刷100次;清洗1万平方米面积需用清水1吨。换算下来,处理一块口香糖污迹的成本是1.1元人民币,清洗整个天安门广场,大约需要66万元费用。足见,旅游不文明不但是个道德问题,也是个经济问题。作为公民,无论是出国旅游还是在国内旅游,都得严于自律才是。人的现代化,绝不应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赖以成功的先决条件。自觉提升旅游文明素质,当好“礼仪之邦”公民。我们责无旁贷。

上一篇:加强国有企业后备干部的管理 下一篇: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