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部干旱带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及探析

时间:2022-07-24 08:30:50

宁夏中部干旱带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及探析

摘要:本文以2012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宁夏中部干旱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有益的分析,找出了问题,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自己见解。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现状;问题;对策

Status And its Analysis of Reserved Cultivated Land in Middle Arid Area of Ningxia

HA Wan-lu (Ningxia Institute of Land Survey and Planning, Yinchuan, 750002)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land changing survey in 2012, the writer finds out some problem by analyzing the type、quantity and distributing characteristic of reserved cultivated land in middle arid area of Ningxia, and put forward some shallow suggestions.

Key words reserved cultivated land; statu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 A

2014年4月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新一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根据部署要求,宁夏也将在全区范围内启动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通过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全面查清可开垦土地、可复垦采矿用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的面积、类型和分布情况。掌握真实的耕地后备资源基础数据,是顺利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保证。鉴此,笔者在对宁夏中部干旱带耕地后备资源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析中部干旱带耕地后备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

1.中部干旱带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中部干旱带是宁夏三大分区之一,位于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干旱十分严重,是我国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之一。中部干旱带南部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北部为丘陵台地,海拔大部分在1300~2100米之间,年降水量在200-350mm之间,且分布不均。区域范围包括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海原县、原州区北部、西吉县西部以及中宁县和沙坡头区的山区部分。

宁夏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2012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显示,2012年末中部干旱带区域土地总面积为275.71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519.47万公顷(5.195万平方公里)的53.08%。其中耕地65.63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12.63%;园地1.24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0.24%;林地36.75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7.08%;牧草地103.81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19.98%、其他农用地6.11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1.18%;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30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1.60%;交通运输用地1.10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0.21%;水库及水工建筑0.33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0.06%;水域0.45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0.09%;其他土地51.99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10.01%。

2.中部干旱带耕地后备资源现状

2.1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

耕地后备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能够通过开发、复垦措施改变成为耕地的未利用地和毁损废弃地。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案》的有关要求,宁夏中部干旱带由其他草地(043)、内陆滩涂(116)、盐碱地(124)、沼泽地(125)、沙地(126)以及裸地(127)等六种类型的土地构成耕地后备资源。其他草地、内陆滩涂、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为可开垦土地。

2.2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

根据宁夏2012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全区涉及耕地后备资源的土地面积为105.20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20.25%。中部干旱带涉及耕地后备资源的土地面积51.99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10.01%,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49.42%,其中:其他草地面积31.54万公顷,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29.98%;裸地面积14.23万公顷,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13.53%;沙地面积5.40万公顷,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5.13%;盐碱地面积0.47万公顷,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0.44%;内陆滩涂面积0.34万公顷,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0.32%;沼泽地面积0.02万公顷,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0.02%。

2.3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特征

未利用地其他草地、裸地、沙地、盐碱地、内陆滩涂和沼泽地等六种类型的土地构成耕地后备资源的面积为51.99万公顷,占该区域总面积的18.86%,以同心县面积最多,有15.57万公顷,占该区域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29.95%,其次是红寺堡区占19.54%,沙坡头区山区、海原县、盐池县分别占13.52%、12.66%、12.46%,原州区北部、中宁县山区、西吉县西部较少,分别占6.79%、3.00%、2.08%。各行政辖区耕地后备资源各类型面积及所占比例具体情况见表1。

该区域耕地后备资源主要类型为其他草地、裸地和沙地,其他草地主要分布在同心县和红寺堡区境内,分别为11.51万公顷、8.82万公顷;裸地多数分布在盐池县、同心县和海原县境内,分别为4.12万公顷、3.91万公顷、2.14万公顷;沙地主要分布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沙坡头区境内最多,达4.43万公顷;盐碱地、内陆滩涂和沼泽地面积较少。

表1行政辖区耕地后备资源各类型面积及所占比例

行政辖区 合计 其他草地 裸地 沙地 盐碱地 内陆滩涂 沼泽地

万公顷 比例% 万公顷 比例% 万公顷 比例% 万公顷 比例% 万公顷 比例% 万公顷 比例% 万公顷 比例%

盐池县 6.48 12.46 1.42 2.73 4.12 7.93 0.61 1.17 0.33 0.63

同心县 15.57 29.95 11.51 22.14 3.91 7.52 0.12 0.23 0.03 0.06

红寺堡区 10.16 19.54 8.82 16.96 1.00 1.92 0.22 0.42 0.11 0.21 0.01 0.02

海原县 6.58 12.66 4.28 8.23 2.14 4.12 0.16 0.31

原州区北部 3.53 6.79 3.05 5.87 0.43 0.83 0.05 0.10

西吉县西部 1.08 2.08 0.30 0.58 0.78 1.50

沙坡头区山区 7.03 13.52 1.62 3.12 0.85 1.63 4.43 8.52 0.03 0.06 0.09 0.17 0.01 0.02

中宁县山区 1.56 3.00 0.53 1.02 1.00 1.92 0.02 0.04 0.01 0.02

合计 51.99 100 31.53 60.65 14.23 27.37 5.40 10.38 0.47 0.90 0.34 0.66 0.02 0.04

3.耕地后备资源面临的问题

3.1主要地类的划分和认定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

黄土沟壑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分类体系中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由于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含义理解和认识不透,第二次土地调查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对应关系,则将地处中部干旱带和南部黄土丘陵区的黄土沟壑调查成为其他草地和裸地,是的其他草地和裸地的数量有所增加,而黄土沟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属于难易利用的土地,所以中部干旱带的其他草地和裸地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

3.2生态移民迁出区的土地再利用不容忽视。

宁夏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到2015年迁出区面积为84.81万公顷(1272.1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16.33%,占中部干旱带和南部黄土丘陵区总面积的24.23%。生态移民迁出区地域偏远、生态失衡、干旱缺水,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移民迁出就是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生态移民迁出区的土地再利用不容忽视。

3.3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开发难度大

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和宁夏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的实施,使得灌溉条件较好、集中连片、交通便利的耕地后备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虽然中部干旱带构成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10.01%,占构成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49.42%,数量很可观,但从分布特征来看,主要分布在丘陵台地、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沙漠边缘等自然环境条件差的区域,这些区域地势较高、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土地质量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难度大,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小。

4.耕地后备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

4.1做好未利用地的调查核实工作,打好基础

利用最新年度土地利用遥感正射影像图,叠加2012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采取以室内解译为主,外业抽查为辅的方法,逐地块核实其他草地、裸地的图斑界线与影像套合是否一致,地类认定是否正确,对出现问题的图斑进行修改,做到图数实地一致,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宜耕性评价打好基础,有利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实施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行。

4.2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确保迁出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生态移民迁出区应按照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确定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遵循保护生态,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扶贫开发与保护生态相结合,移民迁出后收回的土地全部用于生态建设,并使原有的林地,草地得到有效的保护,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以移民迁出区全面封禁保护为基础,自然恢复为主,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并举,提高迁出区林草覆盖度,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4.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地区,宜耕资源极其有限,必须以现有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结果为基础,把当前不具备技术条件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移民、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等项目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规划,确定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布区域以及开发途径,努力实现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规划提要(2007年-2011年)》的通知(宁政办发〔2008〕12号)〔Z〕.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08(7).

[2]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的通知(宁政发〔2011〕34号)〔Z〕.2011年2月.

[3]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宁夏中部干旱带“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宁发改规划〔2012〕715号)〔Z〕.2012年11月.

[4]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14〕56号)〔Z〕.2014年4月.

[5]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4〕13号)〔Z〕.2014年4月.

[6] TD/T 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7] 范兆菊,张永福,许萌.新疆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3):177―181.

[8] 李翔业.青海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11,8614.

[9] 王亚莉,计晋.合理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意义及建议[J].华北国土资源,2013(1):111―112,114.

[10]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宁夏回族自治区2012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作者简介:哈万录(1961-),男,宁夏银川市人,高级工程师,宁夏土地勘测规划院,主要从事区域土地调查、土地勘测及土地利用研究。

上一篇:路桥工程管理中现场施工管理的应用 下一篇:简述造价编制工程中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