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举例的“约法三章”

时间:2022-07-24 05:58:18

思想品德课教学举例的“约法三章”

小学思想品德课,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这是德育工作在学校的重要体现途径。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中的道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举例子是课堂上最常用、也是较实用的一种方法。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用具体的事例来讲道理,尤其是学生熟悉的或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例,它们更加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接近学生的学习 生活,会使知晓的道理浅显化。但是在运用这一方法时,还要讲究运用技巧,遵守“约法三章”。

一、明理中举例,要有说服力、吸引力。

“明理”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主体部分,它的主要任务就是通晓全文,从中获取思想品德方面的基础知识,明白道理,提高道德认识,认识越深,越有助于转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在学文中知晓深刻道理,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讲理结合实际,使道理直观化,让学生易于接受也能心悦诚服。

在教学明理环节时,仅靠课文的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补充一些资料来充实课文内容,这时就要举一些例子,通过选择有说服力的事例,学生在对例子的分析中,信服的明白道理,提高认识。所举例子要想有说服力,必须选择典型的,就像老舍先生说的“宁肯吃仙桃一口,也绝不吃烂杏一筐。”要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去精选例子,不用则已,一用最好能获得一目了然尽传精神之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例如学习《团结力量大》一课,为了让学生明确“团结起来力量就大”的道理,文中举了一个例子:从前一户人家的三个孩子闹不团结,父亲就把他们叫到跟前,给他们每人一支筷子,让他们折,很容易就折断了,老父亲又给他们每人一捆筷子,他们全都用了很大的劲。在教学时,让学生亲身体验“折一根筷子――容易”和“折一把筷子――难”,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果如何?这是怎么回事?让学生从事例中明晓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二、激情中举例,要有渲染力、感染力。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让乎于情”。列宁也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一种情绪体验,他是认识的催化剂,学生只有在感情上接受了所学的道德认识,才有可能内化自觉的行为,情感起决定作用,孩子的年龄越小,越有丰富的情感,表现的越直白。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化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情之所至,金石为开”。所以,服务于激情的例子,一定要有感染力。

首先要有渲染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氛围,如学习《爱护课桌椅》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课桌椅的重要性,课前我特意安排:让学生们背着书包走进没有课桌椅的教室时,学生们很为难,有几个聪明的学生想办法写出了几个字,可总也写不好。相反,让学生走进有课桌椅的教室时,学生们的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写的的也很工整。这正反得比较中,学生从自身感受深刻体会到了课桌椅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这样,爱护情感也油然而生了。

其次,激情的例子自身要生动形象,饱含感情,能充分吸引学生,富有强烈感召力。

再次,教师在对例子的表述要有感染力,可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言语表达等,将自己真挚的道德情感体验注入到学生心田,促使学生和老师产生情感共鸣。

三、导行中举例,要有号召力、鼓动力。

“ 导行”是思想品德的落脚点,学生的“知”是为了“行”,“行”才是道德品质的标志,但小学生的自辩力、自控力较差,即使学生已经充分认知明理,想做也不一定做得到。“导行”中的举例,必须有号召力和鼓动性,教师要用准确、形象和充满感情的语言,歌颂要富有激情,疾风要包含轻蔑,让学生要不由自主顺着例子所指引的方向,促进学生知、形的转化,达到导行的的目的。

如教学《爱护花草树木》一课,让学生明白花草树木的美化作用,教师深情地配乐读:草儿青青,花儿摇摇,当我们踏步在弯弯曲曲小道上,聆听啾啾鸟叫,细数那随风吹晃得花朵,当我们在小树林中晨读,当我们在色的海洋里踏浪・・・・・・啊真美!你想让花儿天天为我笑吗?那么说说你心里的想法吧!说后老师提议:请快快行动吧,动起手来,装扮我们的家,爱护我们身边的花草吧――爱护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踏草,不折不摇小树苗,人人爱护它,让它天天笑。

这样有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的举例,不仅能使学生接受教育感知行为,还会在感知行为中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才是我们育人的目地。

总之,所谓的“约法三章”,只是我个人的教学体会。教学时并不要“循规蹈矩”、依“法”而行,那样就成了死教死学。不论是“教”还是“学”,都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只有敢于打破旧规,才有可能进步创新。

上一篇: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下一篇:明确方向,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