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时间:2022-07-24 04:49:00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摘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数学教育要“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这应成为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可以看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创新意识;学习氛围;实践活动;创新精神;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由以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过渡到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为主,已成为教师的共识。特别是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自觉性以及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好奇心、好胜心比较强,因此引导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奥秘,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的观念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改变以往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原则,把自主学习融入到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大胆创新,确立以创新为方向的教学原则,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克服教师的权威作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克服教师主观的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大部分认为让学生按照某种思维定势思考,养成特定规律,进而形成观念,便是创新,培养学生脱离教材,搞如小创作、小发明等,说得离奇,却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课堂上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每一个别出心裁的思维,每一个独具一格的观察,别具匠心的分析等都可以看作创新。它并不是一种规律,而是出于本能的思维,从新见解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评价,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是否被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往往和学生不受束缚的思维有着重大关系。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学习灵感不是在平静如水的深思中产生的,而是在积极交往互动、互相辩论中突然闪现的。因而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保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自身角色的转换,让自己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与交流,鼓励学生大胆畅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让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被压制,已有的学习灵感不再消失。与此同时,我在教学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常常告诉学生:“数学在我们的课堂中,在我们的课本中,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用智慧去探索,你们就会觉得数学无处不在,也会感觉数学其乐无穷。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好助手,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就得靠你们自己努力探索。”这样,学生不但对数学充满了兴趣,而且也让他们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

三、实行学习的再创造性活动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不同的再创造方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获得答案。再就是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努力渗透合作意识,因为合作模式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其次对那些答案多样、思考出现困难、涉及面大的问题适宜采用小组的方式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班级适当的交流取得共识。如果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作适当的点拨。

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主动创新的一个小天地。例如,学生在设计“美丽的图案”操作性实践活动课中,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利用“折叠 ――平移―― 旋转”等系列动手实践活动,得到一个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既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五、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阵地是在课堂上,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应该树立大的数学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去发现数学问题,让数学教学走出书本走向生活,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对于《阳光与影子》的学习,学生利用实际观察提出:影子有一半在其它建筑物上,如何连线?是否符合三角形的相似?假如是不规则建筑物呢?这些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我们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就是创新。学生有了创新性的观察思维,再给学生以空间去探索,结合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这样,课堂中难以接受的数学问题在生活中得到了解决,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积累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性和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从现实生活出发,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注意激励学生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给学生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不断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最具活力的一个课题,关键是看教师能否把握时机,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图像法 下一篇:数学课堂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