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乡特色文化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时间:2022-07-24 04:00:42

探索城乡特色文化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总书记在党的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党的十七大给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肩上的胆子更重,也更富有挑战性,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不负使命,积极为建设文化强省服务,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得到了较大的满足,文化需求随之快速增长。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有效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比较重视经济发展,而文化虽然也在发展,但相对滞后。因此,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城乡的文化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文化建设有机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由于它固有的特征和功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化的发展,并要不折不扣地担负起发展群众文化的责任。

一、发展城乡特色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的重要手段

群众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娱乐文化建设,它的含义较为广泛,它包容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民情习俗、信念观念,人际交流等。在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日益突出的作用。因此,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现在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特色的才是永恒的。要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建立并加强城乡特色文化,没有特色的、平庸的文化,是无法激发全民文化的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更无从谈起。因而研究和探索城乡特色文化,对于繁荣祖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构建和谐文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创立和发展特色文化,是促进社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发展本地区的特色文化首先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因为这些特点是城乡文化的精华,是区别于其它地区文化的根本点。只有弘扬特色文化,才能更好地以点带面推动群众文化的全面发展;只有发扬特色文化,才能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才能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而且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振兴城乡经济和文化,提高文明程度和城乡自己的知名度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探索城乡特色文化 ,为加强文化建设服务

特色文化是具有城乡地域特色在文化上的反映,是某一城乡群众文化中的精华与闪光部分,不同城乡就有不同的特色文化。任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民族习俗的文化形态,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与表现着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特色是先天自身条件与后天人为发展两种特殊因素的巧妙融合,成为同其它城乡文化相区别的明显标志。任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客观实践,离不开社会生活,特殊地理位置、社会环境、自然景观、历史发展是产生各个特色文化的客观基础。

徐州位于江苏的北部,淮海平原的中心,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之交,津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汇于此地,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大彭国的发源地,刘邦的故里,项羽的故都,两汉文化源远流长,是著名的军事重地。“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徐州还有“兵家必争之地”之说。

徐州特色文化:从总体上看,在江苏省徐州属于北方地区的地方民族文化的客体形貌,既有天赋之美的景观文化,又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既有反映矿工生活的矿山文化,又有自人民进驻以来军民共同创建的军民文化,因此,构成了徐州群众文化的四大特色,成为徐州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徐州经济的和谐发展。

1.景观文化,是城乡特色文化的内容之一

自然景观、历史传统文化,是前人为我们创造的,它是某一城乡文化丰富的底蕴,是建设特色文化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徐州作为历史名城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和历史文化。

(1)自然景观的特色:徐州群山叠嶂、山脉环绕,形成了古城在三面众山环抱之下,一面平原的特殊位置。在众多的山中九里山和云龙山较为著名。九里山位于徐州市的北郊,是古城的一道天然屏障,东西成九里,山势雄伟险峻,群蜂起伏,是著名的古战场,在古时长期处在烽火遍野,刀光剑影之中。有一首歌谣为证“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起乌江水,恰似虞姬别霸王。”云龙山是苏北一带的名山,是南部重要的自然风景区之一。山上巨石嶙峋,林相幽美,九节山头蜿蜒起伏,长达6里,就像一条苍莽巨龙昂首于东北,曳尾于西南,故此得云龙之名。云龙山最高处海拔142米,山上苍松翠柏遍天蔽日,殿宇亭台,掩映其间,依山势起伏,砌石登道,游人络绎不绝,四季不衰,素有徐州名胜之冠。故以中外游客慕名而来,纷纷到云龙山寻古探胜,当你登山站在观景台远眺四面群山,俯视云龙湖景色,鸟瞰全市,确实令人心旷神怡。50年代伟大领袖多次登上云龙山,观看徐州美丽的景色。

不仅徐州的山美,徐州的水也是十分秀丽的。徐州东襟淮海,西带中原,南屏江淮,北连齐鲁,京杭大运河贯徐州以达江淮,徐州扼守京杭大运河,为南北咽喉之道。故黄河也在徐州市内蜿蜒几十里,两岸绿树成荫,花坛众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黄河公园,黄河两岸成了人们休息游览的胜境佳地。徐州市区的云龙湖也是十分秀美,是徐州市区最大的水域胜地。总面积11.4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5.8平方公里,湖面比杭州西湖(5.5平方公里)和南京的玄武湖(5平方公里)还大。云龙湖东傍云龙山,南靠拉犁等山,西依韩山,北临湖滨大堤,形成了“三面环山,一面水”的自然景色。云龙湖湖上有岛,岛上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水族馆“水上世界”;湖东南角有七层金山塔引人入胜;湖东岸有“汉画像石艺术馆”和“云龙山索滑道”;湖北则是著名的体育馆和体育中心;盛夏还可到万人游泳场畅游锻炼。春秋时节湖水清波涟漪,水鸟拌着穿梭的游船飞翔,争鸣戏水,令人留恋忘返。总之,徐州美丽的山水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因此,历来以其山姿水韵而名扬中华,是国家风景名胜区之一。

(2)历史文化的特色:徐州是我国历史名城,始建与公元前2271年,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竹书记年》记载,伏羲氏始建九州,徐州居其一。在远古时代徐州叫大彭国,即一个氏族部落,帝尧八十七年传说上古时代的皇帝后裔 ]H,被封为大彭国,后人皆称为彭祖。

徐州是汉王朝的发祥地及西汉文化的肇始地,因而在徐州现存许多西汉文化的珍贵文化遗产,最能代表徐州古代文化水平的是汉文物中的“三绝”即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和汉王侯墓群。

汉画像石刻,被誉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不仅因为这种汉代墓室、祠堂等建筑上的石刻装饰画,是一部形象的汉代生活的“百科全书”,而且从艺术上走向成熟。是中国美术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著名历史学家剪伯赞先生说它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鲁迅先生赞其“气魄深沉雄大”。徐州是我国出土汉画像石的主要地区之一,其画像艺术风格突出,内容丰富。在我国汉画像石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外也深具影响,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有500余块,在内容和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从多方面折射出中华汉代文化的精神风貌。

徐州出土的汉代兵马俑更是气势恢宏,造型别致,形象生动,俑种多样,引起举世的震惊。四千余件兵马俑宏伟壮观,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仅见一处的兵马俑群。

徐州还有令人瞩目的西汉时期的王侯墓葬。这些墓葬依山为陵,凿石而成,一座座墓葬如地下宫殿令人叹为观止。它们有:气势宏伟的狮子山西汉楚王陵,构造惊人的北洞山汉墓,规模宏大的龟山汉墓,驰名中外的彭城王汉墓,此外还有楚王山汉墓,驮蓝山汉墓;南洞山楚王夫妇汉墓;卧牛山汉墓等等。为了收藏和保护汉代历史珍宝,徐州先后修建了许多馆舍,以供人们欣赏。徐州历史景观除了“汉代三绝”以外,还有西楚霸王的戏马台,宋苏轼饮酒之地放鹤亭,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纪念馆等等。

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是我市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外在展示,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合理开发社区景观资源,不仅是城乡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创立和发展特色文化,促进城乡繁荣的重要途径。

2.利用地理优势,是城乡特色文化内容之二

徐州有着特殊地理位置,它是江苏省的煤都,全国煤炭生产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在徐州社区境内有大小煤矿百余个,象珠宝一样撒在社区的大地上。中国煤炭第五公司、徐州矿务集团、徐州天能集团管辖着几十万煤矿职工的生产和文化生活。由此产生了徐州独特的矿山文化,在徐州群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矿工们自娱、自乐的基础上,煤矿各级工会、共青团组织和九里区文化馆,经常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活跃矿工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逢年过节各种文体活动更是十分活跃,矿务集团工会文化部、徐州文化馆也经常组织美术、书法展览和职工文艺演出。

3.特殊地域产生的军民文化,是城乡特色文化内容之三

军民文化是军旅文化同当地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徐州是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解放战争淮海战役的中心,当年军民团结战斗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谱写了一曲军民团结的壮丽篇章。

1965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同志在徐州的邳州,民兵训练发生意外时,为了抢救几名民兵的宝贵生命,自身扑向冒烟的手榴弹,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生命。

而今,拥军爱民在徐州已形成了良好的风尚。出现了以庄印芳为代表的许多拥军模范,军队和地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徐州屯兵众多,遍及城乡,军队官兵与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在同一社会环境,军爱民,民拥军,军队帮助地方挖河、抢险、扶贫;地方为部队生活和训练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从而,达到了鱼水情深的境界。为此,徐州市多年被国家评为“双拥城”。

徐州的军民文化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是在继承了解放战争军民文化的优良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党的十七大的精神指引下,军民共建活动更是蓬勃发展。把军民文化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领域,军民同台演出,军民同厅参展,促进了军民文化的发展。如活跃我市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活动举办了“动感古彭”大型广场文艺演出,驻徐部队在台上表演了雄壮有力,体现了军人风采的舞蹈,给演出增添了特殊的气氛。通过军民文化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地方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促进了驻徐部队军事建设,提高了徐州的知名度,推动了文化建设的发展。

4.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是城乡特色文化内容之四

非物质文化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一块璀灿的瑰宝,是城乡特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徐州经过几千年文明的陶铸,非物质文化自然留下历史的印迹。一层层积淀,融入非物质文化之中,如此又构成了徐州特殊风貌。目前,我市已有八个非物质文化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一项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徐州民间文艺、游戏形式多样,极大的丰富了徐州人民群众的民间的生活,徐州流行的琴书、柳琴戏、梆子戏、落子舞等民间戏曲、曲艺、舞蹈、音乐,正是让人魂牵梦绕。

徐州民间工艺美术确实是一个瑰丽的宝库,邳州民间剪纸、农民画,眭宁的儿童画等许多年前就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不仅精于此的民间艺术家众多,而且艺术造诣也相当深。有的作品已走出了国门,进入了世界艺术的殿堂。徐州的民间玩具,也十分美妙,泥玩、布玩、木玩等让人爱不释手。

三、发展特色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是经过漫长历史时期不断吸收,不断完善与成熟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天才的伟大成就,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人类的社会实践,也就没有文化的产生,也就没有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当前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党的十七大精神给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的工作任务更重了,我们要在各个方面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积极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使群众文化走向新的阶段,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从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徐州群众文化的“四大特色”成为徐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驱使社会的和谐发展。徐州的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雄伟的山,秀丽的水,著名的两汉文化,为我市的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来我市参观、旅游。这样就使外界人了解徐州,也使徐州更加开放,同时又给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繁荣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矿山文化为徐州社区经济与文化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矿山文化与经济建设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既活跃了矿工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了能源的保证。

军民文化为徐州社区创造了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军民共同肩负起保卫祖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双重使命,军民团结相互支援,社会和谐,秩序井然,形成了一个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环境,为社区的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弘扬社区非物质文化的特色,可以通过徐州独特的民间文化吸引更多的中外人士,并且通过保护和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宣传徐州,更好地为徐州的经济建设服务。

总之,发展徐州特色文化,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用特色文化的魅力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赋予徐州以更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一人脏换来万家乐 下一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