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农业规范在国际上的应用及经验借鉴

时间:2022-07-24 02:22:40

良好农业规范在国际上的应用及经验借鉴

摘要:近年来,各国越来越关注农产品在生产、运输、包装等诸多环节下的安全,随着国际分工的细化,各国农产品交换也日趋紧密,在此背景下,农产品规范(GAP)便成为了国际上各国保证本国食品安全和促进农产品贸易的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对GAP在国际上不同国家的应用和实施的介绍的基础上,为我国的GAP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良好农业规范(GAP);国际认证;农产品;农业生产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课题编号:12512011

随着科技进步使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从单纯的温饱提升到膳食营养平衡和食品的卫生安全;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中有关农产品安全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措施的相互认可与认证也被提上日程。良好农业规范在保障国际贸易中食品质量安全与相互认可方面,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在这个背景下被欧洲和美国率先提出,随后被众多国家引进、应用,并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GAP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良好农业规范是一套用于农业生产且生产结果与执行者利益相一致的操作规范,是用于农场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的一套行为准则,目的是保证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人们获得安全、健康的食品及非食品农产品。该标准广泛应用于田间作物种植、水果和蔬菜种植、牛羊养殖、生猪养殖、家禽养殖、畜禽公路运输等多方面农业产业。

由于各国的发展状况和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各国(地区)GAP关注的重点和涵盖的内容有所不同,但从总体情况看,发达国家和地区对GAP的接受程度和推广深度、广度要好于发展中国家,以进口为主的国家和地区对GAP认证的要求程度要显著高于以出口为主的国家和地区。

1.欧盟良好农业规范(GLOBAL GAP)

上个世纪末期,欧洲经历了疯牛病等一系列安全问题后,消费者对食品本身的关注转向了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欧洲的生产者和零售商为避免因消费者对食品系统失去信心而蒙受巨大损失,开始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在1997年,欧洲零售商组织起草制定了针对供应商的产品认证标准,2001年EUREP秘书处首次将EUREP GAP标准对外公开。

EUREP GAP标准分为综合农场保证(IFA)、综合水产养殖保证(IAA)和花卉和咖啡4类技术规范,其认证领域不断扩大,由最初只涉及的新鲜水果、蔬菜到花卉、咖啡、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目前已基本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三大行业。每类技术规范包括相应的通则(General Regulations)、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CPCC)和检查表(Checklist)3个部分。该标准执行情况也是通过第三方认证的模式加以衡量,这样既保证了其公正性,也可保证执行和审核的一致性。在过去的十多年间,由于EUREP GAP理念符合全球贸易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生产者和零售商加入进来,EUREP GAP开始成为一个全球标准,在2007年9月曼谷举行的第八届全球大会上,EUREP GAP更名为GLOBAL GAP。由于GLOBAL GAP的系统化的道路,使企业不再需要通过各种单一认证,已成为跨地域的国际认可的GAP标准。截至2011年底,已有五大洲的112576家生产者获得GLOBALGAP认证,具体增长情况见图2-1。

2.美国良好农业规范(USA GAP)

近年来由于美国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消费量不断增加,食品微生物感染的人群也不断上升。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统计,在1988―1998年期间,每年有7 600万食源性疾病的案例发生。为此,1998年10月美国联邦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农业部(USDA)联合了《关于降低新鲜水果蔬菜中微生物危害的企业指南》,官方首次提出了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概念。在美国,联邦政府或州政府对农药等生产控制要素均有明确的规定,由不同部门进行管理,因此,美国GAP主要针对未加工或最简单加工(生的)出售给消费者或加工企业的大多数果蔬的种植、采收、清洗、摆放、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常见的微生物危害控制。

3.日本良好农业规范

2006年,日本政府、民间组织和零售企业相继推出了GAP,日本和中国的GAP都源自GLOBALGAP且同年推行,虽然两国都面临这资源短缺、环境容量限制和经营规模狭小等制约农业发展的客观因素。但受到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日本的GAP推广道路与中国的大有不同。其特点有:

(1)政府和民间组织共同推广

日本政府在2005年的政府5年计划《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中明确提出了GAP的制定和实施。同时,日本国内的非营利组织和大型零售商也大力推进和发展各自的GAP,因此形成了多种GAP并存的局面。

(2)鼓励团体认证

由于地缘等自然因素,日本是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少,每户农产品产出总量少,如果每户自己进行GAP认证,独立承担认证费用,这样的负担是很多农户承担不起的,因此,政府鼓励以团体方式取得GAP认证,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完善的补贴机制

日本政府为了推广GAP,在GAP认证费用上的补贴可谓下大力度,补贴项目很完善。2005年4月发表了《确保食品安全安心的补贴金实施纲要》明确规定了为了确保新鲜农产品的安全,政府对各都道府县市町村和产地为实施GAP而付出的相关费用,每年给予不超过实际费用50%的补贴。同时,农协等农业团体在进行GAP认证时。政府同样提供一半的认证费用。

(4)以食品安全为目标的GAP

由于日本农产品主要是自给,因此日本的GAP是以食品安全为主要目标。通过借鉴GLOBAL GAP的优秀经验并结合日本国情,推广本土的GAP认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保证产品自给率。

(5)GAP不断自我修复的实施流程

日本政府实施GAP遵循PDCA理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 (检查)、Action(处理)这四个部分组成,在每一轮的实施过程中,找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下一个过程中进行改进,让GAP的具体标准贴近实际、符合国情。具体实施流程如图2-2:

二、发展中国家GAP的应用情况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生产领域(种植、养殖)的生产对象个体差异大,仅凭抽取最终样品判断产品质量并不精确,再者农业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较低,因此同发达国家相比在这一领域推行质量安全管理的难度较大。但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大多为农产品出口国,一方面为了不断规范本国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与世界发展保持同步,满足进口市场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因此GAP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积极的推广。

目前,除中国之外,巴西、智利、墨西哥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借鉴发达国家或GLOBAL GAP的基础上,已经或正在制定本国的GAP标准,并力求获得国际上的认可。

三、国外GAP应用经验对中国的经验借鉴

1.进一步完善我国良好农业规范内容

良好农业规范的内容和流程,决定了在具体推广过程中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制定贴近实际的GAP,完善的控制好清晰的流程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施行的良好农业规范主要参考欧盟的体系和相关内容,我国拥于不同于别国的独特国情和千百年来形成的耕作方式,所以国内良好农业规范在内容的制定上要更加符合生产生活的具体情况。以及我国农产品的独特性。例如我国在良好农业规范中增加了茶这一项,就开创了很好的先河。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了政府在重大事情上的关键性作用,在GAP的推广上,同样少不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美国和日本的政府工作值得我们借鉴。相比之下我国政府的扶持力度还比较低,通过对参与认证企业的问卷分析,政府对于参与认证的企业基本没有实质上的扶持,包括在资金的支持方面,没有对企业直接投资或者财政贴息、税费优惠等优惠政策,也没用帮助企业融资、担保等扶持。在原料和土地的获得方面也没有明确的扶持政策。为了进一步推广良好农业规范,帮助更多的企业参与认证,我国政府就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在现有的基础上在资金投入量,宣传力度,政策支持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3.加大完善补贴力度

日本的补贴内容完善、补贴金额较大,而且专项补贴的实施的效果很好。相比之下,我国的补贴还很不完善,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全程费用很高昂,从认证学习到具体实施,以及定期检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般除了出口的需要,企业都不愿意多花这份钱,所以在推广的初期,就需要政府予以财政上的支持,对认证费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补贴扶持。政府是权威的象征,只有政府真的在意良好农业规范的发展,下大力气去推广实施GAP的认证,生产者才能从本质上去理解GAP认证。认真的实施下去,而非单单的为了获利而认证。

4.统一认证标准

良好农业规范作为一种通用的标准必需具备统一性,才能够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和国际相接轨。而日本政府为了积极推进GAP,在政府推广的同时,日本国内的非营利组织和大型零售商也大力推进和发展各自的GAP,因此形成了多种GAP并存的局面,而这其中只有民间GAP-JGAP获得了GLOBALGAP国际互认,多种标准共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给生产者带来一定的不便,面对不同的需求方可能会提出不同的GAP标准,这使得生产者在GAP认证标准的选择上存在一定困境。我国在GAP的不断完善过程中,要保持一致,保持统一,并积极与国际相接轨。避免重复认证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参考文献:

[1]李岩.GAP认证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标准化,2005.3: 51-53

[2]吕婕,吕青,李成德.良好农业规范(GAP)的现状及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技,2009.12: 5812-5813

[3]胡晓钧.探究GAP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9.23: 10-11

[4]王昕,徐捷,张韵.良好农业规范(GAP)及其对我国农业的启示[J].江苏农业科学,2009.3: 427-429

[5]侯传伟,王安建.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实施良好农业规范[J].食品科技,2008.3:194-196

[6]张润清,李崇光.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10: 66-69

上一篇:张扬正:我不是在做“创投” 下一篇:张黎刚的“否定之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