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探析

时间:2022-07-24 12:01:28

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探析

[摘 要]本文首先详细阐释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而提出了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基础。

[关键词]新形势;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8-0024-02

1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分析

1.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组织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从而采用管理手段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运用等方面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宏观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政府的一项职能,指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微观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指企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能,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充分利用。详细来看,我们可以把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是为了实现组织设定的目标,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实现组织效益的最大化;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充分有效地运用组织、激励、协调以及控制等现代管理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再次,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人与人关系的利益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协调有序发展;最后,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管理行为,必须使相关手段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1.2 人力资源的特点

首先,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人类不同于自然界其他存在物的一个根本性区别在于,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这就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人力是一种唯一具有能动性的“活”资源,因此,在生产及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人力资源处于支配地位,各种资源的开发、配置、运用,均由人控制,其他资源都由人所用。

其次,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就是指人力资源的形成和利用受到生物学意义上的时间限制。人如同任何其他生物体一样,都有一个从成长到衰亡的生命过程,经历若干生命发展阶段。人在童年及少年时期不具有现实人力资源的意义,只能是一种潜在的人力资源,只有达到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后,才能成为具有实际劳动能力的人力资源。

再次,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从人类本质角度来讲,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人力资源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力资源的各种素质是在社会中形成的,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不断获取知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在社会及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形成劳动价值观念;第二,人力资源是在社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对于人力资源而言,只有加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纳入到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中,才能够进行被社会认可的实际活动,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最后,人力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人力资源是一种可再生性资源,人力资源的再生是以劳动人口的繁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特点,又要求人们在使用人力资源的同时,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再生产的保障,如合理的工资报酬、福利及社会保障等;还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培训等途径开发现有人力资源的素质潜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者的劳动能量。

1.3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重要性

首先,通过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力资源使用价值的最大化,也就是能够更好地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功能和进一步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这就要通过合理的开发和管理,选拔和用好人员,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干和高效,从而提高使用价值。其次,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力资源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决定于该人的价值观、组织凝聚力、激励因素和现实中的偶发因素。最后,要通过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选好人、育好人、用好人和留住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核心。

2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认识不清

很多企业都不能清楚地认识到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而且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认识不到位。现代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人才的作用。认识到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内容。目前来讲,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地位偏低。

2.2 忽视企业人才能力的培养,只是注重学历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关注学历,这可以在一定层次上反映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档次,但是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使得贬值速度加快,学历只是人力资源水平的静态表现。所以企业仅仅从学历上来考察人力资源管理的素质是不行的,而应该重视企业中人才的能力,人才的综合素质。

2.3 对人才的潜能挖掘不够

很多企业都只是重视企业的人才的显能,而轻视人才潜能的挖掘。显能就是人才通过一定的工作表现出来的能力,而人的潜能占到人的能力的绝大部分。人的潜能对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要想充分发挥企业的潜能力,应该采取措施,提供一定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力。

2.4 企业对人才的激励措施不当

人力资源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不能压榨只能靠激励。所以激励措施的好坏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对人力资源的激励要与个人价值观、个人需求等相联系。还应该注意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要同时使用。这两种手段都是激发人向上的力量,能够互相转化和促进,各有优势。在实践中,企业应该注意既要满足员工的物质要求,又要从长远出发,采用精神激励的办法,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5 企业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

有的企业受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束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只是注重企业人力资源的知识和技术开发,忽视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只对员工的某一项工作的技能进行培训和开发,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开发。

3 创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3.1 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首先,强化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企业领导层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把人力资源管理各个要素建立在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之上。企业相关负责人要树立以“员工”为本的思维方式,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看做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不断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其次,要积极树立“人才战略”的理念。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人才资源是国际竞争的主要资源。因此,企业应该树立“人才战略”理念,把人力资源管理看做是企业的一个长远性的系统工程,积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再次,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我们要积极借鉴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学习它们灵活的人力资源配置和任意就业的政策,与国际接轨,不断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3.2 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

首先,完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制。绩效管理指的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员工的成绩进行管理,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创造更高的业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加强绩效管理方法的创新,制订完善的员工绩效管理计划和绩效制订考核,做到考评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而促进绩效管理工作的稳定运行。其次,积极健全人力资源薪酬激励机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合理的薪酬激励能够给企业带来无穷的动力,能够为企业发展注入巨大的活力。企业应该科学设计企业员工的薪酬结构,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与经济挂钩的激励方法,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效益联系起来,让他们感到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息息相关,愿意为企业整体利益服务。再次,大力完善人力资源竞争机制。对于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有竞争才有活力。如果在企业发展中,按照资历排行、搁置优秀人才,这样就会挫伤了先进员工,照顾了后进员工,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要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机制,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保证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稳定有序运行。

3.3 提高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是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的最终目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一方面能够有利于简化管理程序和节约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进而为人力资源自身发展提供了有力前提。首先,企业要认真学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重视先进管理手段如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奠定重要基础。其次,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员工培训意义十分重大。通过开展各种业余培训班和专业辅导班,不同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提高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奠定了重要基础。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要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特征出发,利用引导、竞争、激励、约束等机制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和措施,推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臧有良.管理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周占文.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浅论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下一篇: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