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时空 第5期

时间:2022-07-23 11:36:44

53-1.8模型发动机的诞生是我国航空模型发动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结束了航空模型活动完全依赖外国发动机的历史,进入了主要使用本国发动机的时代。

我国从1951年11月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航空模型运动。到1952年北京已有近5000名中学生参加了航空模型活动,并开始制作技术水平较高的大型模型飞机。少数中学生向“北京市航空模型业余短训班”池去病、陈幼孚、梅菁华等教员借用电点火式发动机,制作汽油动力模型飞机(现称活塞发动机模型飞机)。这表明,我国航空模型运动逐步向高水平发展,开展汽油动力模型飞机已势在必行,迫切需要我国自己制造、批量生产和供应适合航空模型普及活动的模型发动机。为此,北京大学首先试制了工作容积1.38mL的压燃式发动机,因高校院系调整中断后,由太原221厂继续试制,并于1952年8月制成(即2012年第4期刊出的“我国第一台压燃式航空模型发动机”)。该发动机仅制造了1台,经过飞行试验证明221厂能够生产航空模型发动机后,便改为仿制苏联产ЦАМЛ-50压燃式航空模型发动机。1952年10月221厂来京表演的人员将ЦАМЛ-50发动机实物带回太原,开始进行试制。

在试制中,221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依据仿制第1台发动机的经验和厂内航空模型爱好者使用发动机的心得,对ЦАМЛ-50发动机的参数、结构进行了局部调整和改进:将吸气角由112°增大到122°;将与后盖一体的安装凸缘,改为铸于机匣后盖孔外缘、与机匣一体的3只安装凸耳;将进气管与机匣通过螺纹连接,改为与机匣铸为一体,并由圆柱形改为圆锥形。其它较小的修改还有:散热片由6片增加到7片;连杆杆身由不等截面的圆锥形改为等截面的圆柱形;汽缸与机匣的连接增设定位防转销;调压杆增设了防松螺母;前桨垫由机加工件改为冲压件……以上修改,特别是前3项修改表明,这台发动机已不完全是仿制,而是更接近模化设计制造。

1953年春天,该发动机完成试制,小批量生产了60台,取名53-1800,分别由221厂和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进行试用。53-1800试用基本满意后,开始批量生产,并由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将其更名为53-1.8(“53”表示1953年出品,1.8表示其工作容积为1.8mL),共生产了1120台,由北京青年文化服务部代销,并实行定向销售,每台售价55元,实行补贴后,每台售价13.2元。

53-1.8的制成和销售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汽油动力模型飞机的发展。在1954年举行的北京市第三届航空模型比赛中,有多架用53-1.8驱动的模型飞机进行了表演。1955年北京市第四届航空模型比赛中则设立了53-1.8发动机驱动的自由飞模型飞机比赛项目。不仅如此,53-1.8发动机还在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扩大了活动领域。安装 53-1.8发动机的模型飞机,曾多次作为“友好使者”,由出访的青少年代表团带到世界青年联欢节和苏联、朝鲜等国家,赠给外国青少年。

53-1.8发动机的特点是:采用了活塞套,磨损后可更换活塞套进行修复;通过机匣与散热罩间的螺纹连接,便于组装和拆解;进气管外形为锥形,与汽化器连接紧密,不仅简化了工艺,且便于油箱装取和改变方位。

53-1.8发动机的优点是:起动容易、便于调节、运行平稳、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适合航空模型普及活动。不足之处主要是转速偏低、功率较小,其原因是发动机活塞与汽缸未经研磨配合,而是采用磨床精磨后选配。综合来说,它适合初学者使用,其功率足以驱动普及级模型飞机起飞和正常飞行;起动时基本不会反转打手,可避免挫伤初学者的积极性。

上一篇:经久考验 入门佳选 下一篇:教你设计电磁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