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数码相机的十“态”

时间:2022-02-27 07:47:50

回溯数码相机的十“态”

数码相机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向各个方向的尝试与探索。所以我们所说的“态”,除指相机发展中千奇百怪地形态之外,也指厂商不断创新的态度。以下十态,有得以延续至今的经典之作,也有昙花一现的另类创意,但它们都在数码相机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而今它们或成为“数码狂徒”顶礼膜拜的对像、或成为收藏玩家典藏的精品。作为摄影爱好者来说,了解它们才能了解到产品设计上的底韵,才能对身边这个成像的玩意有更深的感情。

1、最早应用面部识别的数码相机

阅读2007年数码相机市场的关键字,“面部识别”首当其冲。而问到将该技术应用在数码相机领域是哪个厂商时却知者甚少,尼康在2005年推出的COOLPIX 7900中首先应用了AF面部优先技术――它是来自美国的dentix公司开发的“Facelt”系统,在尼康将这项技术不断的完善后,这套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大和便利。在此之后,富士、佳能、奥林巴斯、理光等诸多厂商纷纷推出了具备面部识别能力的相机,使得这一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在2007年初迅速得到了普及。

2、光盘式数码相机

光盘式数码摄像机现在比比皆是,大家可曾想到过数码相机也曾使用过光盘存储介质。由于数码相机发展初期Compact Flash卡和SmartMedia卡较为昂贵,索尼在2001年推出的Mayica MVC-CD1000则采用了直径为8cm的CD-R,每张光盘仅售7元左右,能存储156MB的数据,读取速度可达到8倍速。在这当时看来,这是一个极为经济的大容量存储方案。不过这款相机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高达13800元的售价、极为庞大的体积(因加入了光驱)让这款机型在销量上一直难以突破。

3、DV式的数码相机

有人预测,在未来不久数码相机与数码摄像机必将走到一起,所以,之前有不少厂商在这方面做过努力。宾得MX4在外观上几乎全盘照搬了DV的造型,并配有独特的可旋转式手柄,不过它的存储格式仍为相机,支持640×480@30fps的MPEG 4格式的视频录制。另一款支持以840X480@30fps进行MPEG 4格式的视频录制的机型是索尼的DSC-M1,在外观上它却更像经典的摩托罗拉的V60手机。不过,视频功能最强大的则是佳能PowerShot TX1,它不但具有掌中宝式的竖向拍摄造型,并且能录制1280×720@30fps的AVI格式的视频,比起一部基本功能的DV并不逊色。

4、最早的卡片数码相机

当下卡片式数码相机的受欢迎程度,可以说大大超出当初设计者的预期。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卡片式数码相机是2002年卡西欧所推出的EXILIM M1,仅有12.4mm的厚度与87g的重量也让所有人侧目,也为卡西欧后来的s系列卡片机树立了标杆。此外,这款机型上集成了MP3播放功能,看来卡西欧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口袋娱乐工具。“没有最薄、只有更薄”,索尼的DSC-T7以9.8mm的厚度打破了M1的纪录。然而,至薄与性能在发展上也造成了一定的冲突,当前的卡片机在设计上也在尽量平衡这两者的关系。

5、最早采用旋转镜头数码相机

在1999年情人节前后,尼康就推出了这款Coolpix 950,也是最早采用旋转镜头设计的数码相机。旋转设计的好处在于,将镜头内置于机身之中,有效缩小了整机体积,而且又为镜头部分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使其可装入更多的镜片。虽然950仅有3倍光学变焦,不过在其之后。尼康的s系列长焦机型仍继承了这个旋转镜头的设Sto也许是其太过经典,所以一直到2006年的S10,设计上仍未作太大改变。

6、最早的多媒体数码相机

现在内置MP3、视频播放、Wi-Fi上网功能的数码相机大家早已不再将其视为旁支别门,如三星的i系列、NV系列和卡西欧的s系列、z系列在这些功能上均有经典机型推出。而最早内置入影音功能的却是一向以专业与严谨面孔示人的理光。早在1996年,理光就推出了多媒体数码相机的初啼之作RDC-1,它可在每张相片上集成视频与音频记录。而2000年推出的RDC-i700更可视作多媒体功能在数码相机上成熟的标志性机型。

7、3CCD的数码单反相机

柯尼卡美能达的α系列被索尼收购后,使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品牌系列得以延续。其实在α系列之前,美能达在1995年推出的RD-175就以3CCD、光学组件汇聚光线等技术打下一片天地。特别是3CCD技术的应用,为其在数码摄像机与投影机中的发展打下了基础。RD-175的3CCD技术并非是红、蓝、绿三色各一块CCD,而是人眼较为敏感的绿色占了两块,而红蓝集中在一块之上。这种设计一直延续到后来单CCD的像素排列上,仍是绿色感光点占50%的数量。而红、蓝二色各占25%。由于RD-175的单块CCD尺寸不大,且仅有ISO800一档可以选择,在使用上极不方便,这也导致3CCD技术并未在相机上延续下去。

8、双取景器数码相机

望远镜从单镜式进化到双镜式,目的是为了让观看更舒适,宾得2002年的Digibino DB100便是着眼于这一点。这款双筒望远镜式的数码相机具有7倍变焦能力(远端焦距为280mm),以及1.6英寸LCD。此外、其他配置则乏善可陈,其CCD仅为80万像素,内置内存也只有16MB,并且还不支持扩展槽。双筒望远镜式的光学取景器虽然是清晰的光学取景方式,但显然不及LCD方便,所以在数码相机领域迅速被淘汰了。

9、最早的民用级防水数码相机

在传统相机时代,各厂商也均有防水相机推出。进入数码时代后,奥林巴斯也提出了生活防水的概念,但是第一款真正用于水下拍摄的民用级数码相机却是2003年索尼推出的DSC-U60。这款相机在按钮与接缝处采用了O-Ring防水密封设计,可深入水下1.5m,也可在滑雪时使用。在U60出现后,也正式拉开了防水数码相机出场的帷幕。

10、可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

本以为更换镜头是单反相机的专利,而美能达DiMAGE EX系列却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中独辟蹊径。在1998年推出的EXzoom1500和EXwiea1500是两款可更换镜头套件的机型,它们分别有两个镜头套件,分别命名为wide和zoom。Wide顾名思义,即广角镜头套件,为28mm定焦镜头;而zoom则是一个焦段为38~115mm的3倍光学变焦镜头。这种设计同时兼顾了广角与常用焦段,后来的柯达V570的双镜头设计相信也借鉴了不少美能达这款机型的思路。

上一篇:Top10十大新媒体艺术 下一篇:芯变革 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