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时间:2022-07-23 11:33:33

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摘 要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重要阵地,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使高校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关键词 高等学校;实验室;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70-02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for Opening Laboratory in University//Long Lifang

Abstract Laboratory i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experimental contents teaching in university. For the aims tha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raining quality could be greatly improved,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ope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deserve to be fully aware of, meanwhile various measures and methods should be taken for the construction in open laboratory.

Key words university;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contents teaching

Author’s address Academy of Fine Arts,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Huanggang, Hubei, China 438000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目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传统的实验教学则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体,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实验教学对科学知识进行验证或再现,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加深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随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强高校实验室开放建设和管理已经迫在眉睫[1]。

1 开放式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认识

由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仍然是目前高校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因此,建设开放实验室应让全体师生从思想上加强重要性认识,实验教师队伍业务上应加强合作,不能为开放而开放。开放实验室建设应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开放实验室,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现有仪器设备、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环境资源等,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灵活、更加方便、更加高效的学习和科研环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加强开放式实验室建设的措施

加强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必须结合各高校实际,根据实验条件、教学需求、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

2.1 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

对现有实验室进行开放,不能简单地将实验室放开让学生自行进行实验,而必须建立一整套实验室开放制度。这些制度的内容应包括实验室开放管理有关规定、开放的时间、开放的对象、开放的仪器设备等,开放期间应实行预约登记制度、开放准入制度、安全操作规范等[2]。通过建设完整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和制度,建立系统的开放性实验室工作流程,并严格实施和遵守,从制度上保证开放实验室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2 开辟实验室开放的多种形式

实验室功能不同,开放的形式也不一样。对实验室进行开放有多种形式,应结合实验室现状和学生的具体实际确定开放形式。开放时间上应以满足正常实验教学为主,其余时间可对学生开放。通常有预约开放(不定时开放)、定时开放和全面开放等形式[3]。开放对象上,主要围绕开放实验室的功能,结合学生及教师实验研究的实际情况确定开放对象。如针对某一课题组开放,或针对毕业论文学生开放,针对参加“挑战杯”或其他学科竞赛的学生进行开放等。对象不同,实验室开放范围也不一样,大型仪器、危险设备和容易引起事故的区域应尽量减少对学生开放。综合各种因素,针对开放对象,可实行学生自主式、教师指导式和课题组式等,不同的实验室可根据各种因素选择适合的开放形式,也可几种形式相结合,保证实验室开放的多元化。

2.3 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开放体系

对实验室进行有效开放,保证开放实验平台持续良好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开放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构建实验室开放体系。

1)加强开放性实验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减少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逐步增加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和提高性实验内容,将这些实验内容作为综合开放性实验编入实验教学大纲,建立和完善“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2)加强开放性实验课题和项目申报与管理。实验室是激发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参加课外实践、培养兴趣爱好的重要场所。为加强开放实验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安排一定数量的开放性实验课题供学生选择和申报,学生以完成开放课题为目的进行实验,避免了盲目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 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的途径

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跟传统实验室管理有很大的不同,开放实验室开放时间和学生对象相对灵活,同时,由于缺少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开放实验室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更多。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开放实验人员队伍是保证开放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关键。应高度重视实验技术人员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业务培养,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开放实验室管理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求真务实、科学严谨态度的培养;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注重细节,加强耐心,重在引导,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由于开放性实验室存在诸如开放对象、开放时间和开放实验室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开放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开放实验室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是摆在实验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科学问题。学生可通过远程登录完成开放实验室的预约、登记、查询、变更、结果分析等功能,有的还可以通过虚拟网络实验室进行网上模拟真实实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提交实验报告,开展实验讨论等。信息化网络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增强了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沈烈毅,韦乐.现代美术类院校实验室管理运行模式分析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1):168-170.

[2]高平,陈晓平.高校实验室开放制度化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2004,26(3):84-87.

[3]汤芳,倪静.开放性实验室管理研究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891,947.

[4]陈昭炎,李惠玲,范明星,等.开放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1):107-109.

上一篇:新闻稿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潍坊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及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