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钱包的时代 移动支付 布局暗战

时间:2022-07-23 09:33:52

没有钱包的时代 移动支付 布局暗战

下一个被智能手机改变的会是我们生活中的哪一个习惯?答案很可能是消灭你的钱包——或许以后在买咖啡的时候你只需要直接把手机伸到扫描仪下面去付款,伴随着一个简单的“确认”,你的的手机就已经将咖啡埋了单。最不济的情况,也可能是拿出你的银行卡,在一个手机刷卡器上轻轻一划。

因为技术的革新,移动支付这块“十年都没有做大的蛋糕”,现在除了被国外的各方IT巨头重新再认识,在国内更是被众多IT行业大鳄、第三方支付企业、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甚至是手机企业本身开始重新“烘培”。

IT评论家谢文曾说,智能手机将会成为人类双手的延伸。如今,这只手正在挨个领域颠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正在将无数产业“毁于一旦”或“点石成金”,移动支付显然就是下一个金光闪闪的行业。尽管大家还都只是在跑马圈地的布局阶段,暂时相安无事,看不到短兵相接的态势,但谁也不敢保证,两年之后,移动支付市场还能如此云淡风轻。

国外巨头盯紧手机钱包

入口之争可能影响巨大

或许很难有什么东西能同时吸引苹果、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这四大IT巨头的注意力,但这次移动支付做到了。四巨头为什么对这个领域如此上心?答案可以从一个数据中找到:截至2016年,移动支付将成为一个独立的万亿资产级产业。

谁能掌控移动支付市场?一场以用户的钱包为战略目标的鏖战正在打响,甚至有专家评论说,这一场新的科技战争的结果关乎巨头们在创新领域的排位问题。

被国内诸多第三方支付企业称为移动支付“鼻祖”的Square,以及它的芯片供应商兼竞争对手——来自欧洲的Payleven,以及擅长QR-NFC解决方案的LevelUp,只是这场战争参战公司名单里的一小部分。

上市还没有多久的iPhone 5正在帮助苹果在移动支付领域完成一项长远投资——Passbook,这件被国内IT评论人士称为“乔帮主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件东西”的手机应用,很可能会引导受众“更加乐意”接受移动支付。

连锁企业商户对Passbook的热情可能比个人用户更加强烈:星巴克已经登上了Passbook这艘大船,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苹果系统终端实现星巴克积分计划。随后,麦当劳、Eventbrite(美国一个在线活动策划服务平台)和Airbnb(一个旅行房屋租赁社区,短租网站)也加入了Passbook序列。这种方式可能会刺激消费者,让他们对优惠券、会员卡、积分卡的热情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或许以后在买咖啡的时候直接把手机伸到扫描仪下面去付款,伴随着一个简单的“确认”,你的iOS上就有一个移动支付系统了——iTunes培养了大批订单用户,也让苹果因此拥有了世界上最庞大的信用卡信息数据库,这可以随时为它的移动支付系统所用。

相比还在雏形中的竞争对手,谷歌钱包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但因为认同NFC支付方式的商家和消费者以及支持这个系统的终端有限,还没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可是依旧传言,谷歌将推出更多的支持NFC和类似移动支付功能的Nexus系列安卓系统手机,显然,谷歌正极力扩充它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乍一看Facebook好像跟移动支付没什么关系,但是它发展的“虚拟支付”应用已经在美国、英国、德国试行,这个系统使支付行为变得很快捷,用户也十分买账。Facebook指望它能成为自己业务链条里一个新的利益增长点,外界评论也认为,Facebook的这套支付系统要落地是很容易的,因为Facebook在用户身份确认上具备先天的优势。鉴于Facebook刚上市就遭遇了融资压力,因此,作一些发展移动支付的尝试并在这个万亿产业里分一杯羹,并非没有可能。

在这场科技大战的所有参战者中,亚马逊似乎还在按兵不动。但已经有消息称亚马逊正研发一种小额付费的移动支付方案,旨在对抗Square。联系去年就有类似消息称亚马逊正在研发NFC移动支付系统判断,亚马逊显然正在酝酿移动支付领域的大动作。亚马逊在实体商品和虚拟产品交易两方面算是双管齐下,无论是像Kindle这样的硬件设备还是在各大智能手机运行的应用软件,占据了相当数量的终端渠道。如果亚马逊要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其便捷程度就如同苹果iTunes获得其订单用户的信用卡数据一样。

以上几家IT巨头在移动支付业务上的动作,对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来说,苹果和谷歌的影响显然更大一些,作为智能手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两个系统,二者的技术或软件门槛,无疑会在“入口”端成为无形的标准。

诸多利益纠葛博弈

国内近场支付尚不清晰

如果说国外的移动支付市场还是几家掌握技术创新的IT巨头牵头进行的竞争,那么国内的移动支付市场则显示出了一种混乱竞争的迹象——试图进入这个领域的竞争者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背景。

德勤在8月的《2012—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趋势与展望》中称,目前,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各方都分别进行积极的尝试,2015年这一局面仍将继续。

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战平表示:“移动支付诞生于互联网的延伸以及支付工具的革新,移动支付在未来三年后将成为网民购物的主要支付方式,而第三方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也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面临着再次洗牌的行业竞争格局。”银行、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都有各自的特色,运营商提供的是支付工具的载体;银行掌握着亿万人的存款账户、拥有强大的电子平台和清算设施以及成熟的信用体系,具有得天独厚不可替代的优势;而类似银联电子支付这样的第三方支付也拥有自己的技术优势,能为商家一次性连接好国内大部分银行。孙战平认为,银行、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都将发挥各自的特色,成为移动支付市场的主力军,但在其各自行业的竞争无可避免。

在第三方支付经历了激烈竞争之后,移动支付成为了获得移动支付牌照企业争夺的又一个战场。这其中,以金融机构和三大电信运营商组成的“国家队”的表现,对于移动支付中的“近场支付”显然影响巨大,也成为所有第三方支付企业和媒体关心的焦点。在中国,远程支付领域发展相对成熟;而近场支付,多数产业链参与企业持观望不敢贸然跟进的态度。但近场支付,却是国外移动支付未来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但是因为通讯运营商、银行、银联等实力机构均在争夺主导权,近场支付因缺少更加统一和标准化的方案、产品而推广进展缓慢。

表面上看,今年6月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牵手合作,中国移动正式接纳了13.56MHZ的近场通信频率标准,10月,中国联通也开始与银联进行签约,这意味着近场支付的标准基本统一,各方推进开展移动支付已无太大障碍。

可移动支付产品开发仍处于上述实力机构各自牵头推进的阶段。近场支付推进的关键在于终端和发卡端。目前刷卡终端在中国银联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积极推进下,非接触式POS机的数量已突破100万台。而在发卡端,处于近场支付产业链上的企业出现了各自结成合作阵营多头推进的局面。例如,有的银行与银联合作,有的银行与手机厂商合作,还有银行与通讯运营商合作,而银联还与手机厂家进行合作。而且支持移动支付的芯片卡品种较多,包括银联推出的SD卡(安全数码卡)、运营商推出的SIM卡(用户识别卡)等。

这其中,银行与运营商之所以难达成一致,原因在于银行和运营商均想成为移动支付真正的主导方,都希望客户近场支付时“滴”声响的瞬间,刷的是自己公司的账户。银行希望客户刷金融账户、运营商则希望客户刷话费账户。

“再加上使用NFC手机的用户较少,以及近场支付迟迟未形成规模,难以通过规模效应来覆盖高成本,因此有的银行在推进移动支付方面并不积极。”一家国有银行深圳分行人士如是说。

正是因为这样的“博弈”,很多金融机构在移动支付业务方面虽然与银联或电信运营商签了合作协议,但尚未有实质动作。此前已推出移动支付产品的某家银行也暂时不打算推出新产品,“先推广老的移动支付产品和金融IC(集成电路卡)卡,等适应移动支付的群体培养起来再说。”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处于观望状态的银行并非不看好移动支付的前景,随着银联标准基本受到认可,与银联合作推移动支付的模式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银行采纳。

用多元化建立各自的平台

国内诸强“跑马圈地”

根据易观智库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趋势预测2011—2014》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迅速,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742亿元,同比增长67.8%;移动支付用户数同比增长26.4%至1.87亿户;预计未来3年移动支付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2014年交易规模将达到3850亿元,用户数将达到3.87亿户。

而上述中的数据,无疑是诸多拥有移动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纷纷布局下一个市场的支撑点,而他们共同的梦想,都是希望自身能够成为一个移动支付的平台,或者是将原有线上支付平台里的用户信息,“转移”进入移动支付。

由于没有苹果和谷歌那样垄断移动终端入口的能力,开发“附属”在智能手机上的产品成为了中国国内诸多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特有“创新”。易观分析师张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整个产业周期来看,移动支付还是处于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样的一个阶段下,市场上的参与者更多的是通过这种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方式,进行市场的一个探索和尝试,远没有到大规模的、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那个阶段,主要还是培育用户和培育市场的这样的一个阶段。”

事实也正在印证着专家们的判断。

第三方支付“一哥”支付宝,近期了其移动支付产品“超级支付”刷卡器。阿里巴巴集团公众与客户沟通部王子凌说,就支付宝目前的状况来看,手机支付与PC支付的比例为1∶9,预计到2015年手机支付与PC支付的比例将达5∶5。“支付宝已经推出条码收银、条码支付、摇摇支付和二维码扫描支付‘悦享拍’等产品,未来将会有更多移动支付产品产生。”

占据了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1/5强的财付通早在今年年初就推出了财付通手机刷卡器“乐刷”——解决方案几乎与Square一模一样:读卡器同样通过手机的音频插口接入,甚至连缺点也与Square类似——通信不加密且只能单向通信。这个读卡器售价9.8元人民币,配套的应用程序支持iOS及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用户将乐刷读卡器插入耳机接口,然后连上银行卡或信用卡,通过提示即可在“乐刷”上完成支付。不过“乐刷”至今在市场上似乎并未获得特别好的反响,9月18日,财付通庆祝成立七周年之际,财付通总经理赖智明表示,财付通将与微信和腾讯电商等业务进行深度合作,这意味着财付通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尽管业内人士对支付宝、财付通的手机刷卡器看起来都更像一个“应急产品”,但“刷卡器”显然已经成为了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绕开“终端入口”瓶颈的一个突破点,国内另一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快钱也在刚过去的9月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刷卡器“快刷”。

在第三方支付企业中的“刷卡派”拉卡拉看来,诸多企业都走上了“刷卡派”的道路,只是证明了拉卡拉的先见之明,拉卡拉今年5月推出手机刷卡器“考拉”,199元的售价,如今硬件销量已经过百万,拉卡拉总裁孙陶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充分地证明刷卡派确实有它的优势,就是简单、安全。从最早只有拉卡拉坚持用刷卡的方式来做远程支付,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同行开始用刷卡方式做远程支付,证明这个方向是对的,大家各有特色,最终来讲的话让市场的消费者来决定吧。”

同样看到了这个市场未来的并不只有第三方支付企业,咄咄逼人的电商企业也试图弥补自己的这块短板。日前,京东商城已经完成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网银在线”,并在研发支付平台;而网银在线的法人也已从田尊军变为京东商城CEO刘强东。有京东商城这样的电商搅局,谁也不敢说未来的移动支付市场会沿袭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格局。

上一篇:新快递版图八分天下从“小散乱”到“和平”暗... 下一篇:龚文祥的反思远离公关是非,最优的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