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发航 砥砺前进的力量

时间:2022-07-23 08:05:50

中国文联机关青联主席、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杨发航今年1月到江西鹰潭挂职,任鹰潭市委常委、副市长。虽说远离北京,换了新的工作环境,又赶上紧锣密鼓筹办今年11月底在鹰潭举办的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工作较忙。但是听闻《同心逐梦》专题是为中直机关青联20周年而准备,他欣然接受采访,表示非常愿意聊聊自己在青联的感受,“这个平台可以充分发挥青联委员的不同优势,激发青年创造活力,培养人才,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作用不可限量”。

青联新朋友

算起来,杨发航在中直机关青联里尚属新朋友,“加入的时间不算太长,两年多”,但是感觉“收获很大受益良多”。

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的身影出现在中直青联的诸多活动中,相继参加过读书会、迎新春笔会、参观交流等多种有意义的活动。由于兴趣使然,“其中读书会参加得多一些,每次聆听专家的讲授都受益很深。”

“通过组织各类学习培训、参观座谈、公益慈善活动,搭建思想交流平台,可以充分发挥青联委员的不同优势,凝聚青年共识,激发青年创造活力,培养青年人才,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作用不可限量。”杨发航说,“即便今年我到江西挂职,每次回北京出差,只要是赶上机会,我还是积极参加青联的活动。”这份与青联的感情与激情就像歌词中写的那样,“爱无极限,心怀激荡”。

在杨发航心中,中直机关青联是个大家庭,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非常光荣,成员之间关系非常和谐。

“感觉中直机关青联的组织优势非常突出,首先就是便于组织活动,不像全国青联,委员遍布全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不便于集中组织活动,而中直机关青联委员基本都在北京,组织起来比较方便,大家热情也很高,活动参与人数也比较多。其次,中直机关青联比其他行业青联涉及面更广泛,委员来自几乎所有中直机关,委员层次也比较高,每个人的优势也比较突出,这对于青联开展活动非常有帮助。”

谈起中直青联组织的青联主题歌曲《同心逐梦》这首歌,他非常赞赏。“这首歌曲由中直青联主席吴佳松作词,来自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李菲委员谱曲,由著名歌手孙楠演唱,数次演唱活动都非常成功。”杨发航说,这首歌词唱出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委员们的心声,写出了青联委员们的劲头和激情,“后来这首歌参加文艺局等单位组织的‘我的中国梦’ 文艺作品征集比赛并获奖。委员们积极参与制作了MV,反响非常好。”

中直机关青联团结凝聚了来自中直机关的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和青年骨干力量,在当前实现中国梦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青联组织可以说是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虽然身在外地,但是通过中直青联的“同心逐梦”微信平台,杨发航还是能够时时和委员们紧密交流,大家每天利用这个平台交流思想,发起活动,祝贺委员生日等。“微信在手,感觉和大家还在一起,这是很受委员欢迎的交流平台。”他说,“微信群办得红红火火,昂扬向上,是青联的一个网上温馨和谐之家”。

媒体老朋友

1972年2月,杨发航出生于河南原阳的乡村。梦想走遍祖国名山大川的他,立志要做一名记者,于是1991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报考了郑州大学新闻系。但是那时师范院校可以提前录取,他被调剂录取到河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专业。

刚开始,杨发航有点不大情愿,进入政治系还有些不适应,但毕竟考上了大学了,意味着脱离农村户口,可以吃商品粮了,所以很快也就随遇而安。杨发航的父母都是农民,文化程度都不高,对他的希望就是考上大学,至于学习什么专业并不怎么关心。

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很多,涉及哲学、历史、法律、经济、逻辑、伦理、文学等科目,学着学着杨发航发现挺喜欢这些课程的,或许从骨子里自己更愿意当一个杂家。由于成绩优异,大学毕业学校推荐其免试读硕士研究生,他还是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如今回想起来,杨发航觉得,专业的选择,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我从小爱阅读,喜欢思考,爱讨论些社会上的‘大问题’,这也许是个人天性使然吧。因为这个世界从自然界到人世间总是有问题值得思考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对它们感兴趣。”

从199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到1999年春,杨发航曾经有一段在刚创刊的《北京晨报》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短暂经历。刚开始本来也就是为了毕业找份工作,但没想到这段经历也算是圆了我考大学时曾经想当一名记者的梦。

《北京晨报》是一份都市报,杨发航在社会新闻部跑热线新闻,报道的是北京城区内市民生活中发生的“感人的、突发的、有趣的、要紧的”事儿。这段经历至今令其难忘,一方面是因为这是走出校门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一份很艰苦的工作,很多情况下是骑着自行车采访,几乎走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

“它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锻炼了吃苦精神,更重要的是,它训练了我的新闻思维――如何迅速抓住事件的新闻点,把它迅速用简洁的文字呈现出来;如何遵循新闻规律,组织新闻宣传;如何和记者打交道,处置突发事件新闻应急等等。”杨发航看来,那份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养成的新闻思维对其以后的工作帮助很大,它教会了自己考虑问题写文章做事要抓住关键,务实,讲求效率等等。

愿为地方多出力

从1999年到2010年,杨发航一直在东城区委宣传部工作,从报道中心文字组干部做到东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闻报道中心主任,充分经受了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锻炼。因为东城区是北京市的中心城区,皇城根儿底下干新闻工作不轻松。从办报纸、写稿子,到组织新闻、新闻培训、处理突发事件新闻应急,杨发航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从1999年开始,他相继参加了王府井第一、第二、第三次开街,王府井国际中学生音乐节、王府井国际著名商业街研讨会等几件比较有影响的活动的新闻宣传工作。而最难忘的还是参与2004年国庆55周年中山公园游园展览筹备工作和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期间东城区保障的新闻宣传工作。在北京市大公园组织游园活动是国庆活动的传统内容,临近国庆55周年前的两个月时间里,杨发航作为中山公园游园指挥部的展览工作协调人,负责协调国家发改委、自治区、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发改委四个单位的展览筹备工作,吃住在中山公园。北京奥运期间,奥运火炬传递、自行车比赛、马拉松比赛都穿越东城主要大街,奥运会拳击比赛在东城,更重要的是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即奥运大家庭驻在东城区域内的北京饭店办公。

从开始筹备到奥运会举办的那一年多时间里,杨发航和他的工作团队组织新闻培训,接待境外媒体采访,度过了新闻工作生涯的最难忘的时光。也许是对这段工作的纪念,2009年,杨发航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在东城干宣传工作的这期间,虽然工作不轻松,但是杨发航也从没有放弃过学习。有一段时间,他甚至萌生了重新到学校读书的想法。

2005年春天,他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全国统一考试被录取。是脱产读书还是在职读书?经过一番考虑,他最终选择了后者。若是选择前者,他的经历也许就要改写了。

2010年6月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半年后,杨发航深情地告别他工作近12年的东城区,告别他熟悉的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调到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从事文艺理论和文联工作理论研究。虽然从事的都是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工作,不出大圈儿,但是从政府部门到人民团体工作,从新闻宣传到文艺研究,无论是单位性质还是职业特点,跨度还是很大的。之前在政府部门从事的工作比较繁杂,到文联工作事务相对单一,起初杨发航还真是不适应,但时间一长,发现了在文联工作的乐趣,慢慢也就适应了。

2012年5月4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当天,中国文联机关全体青年欢聚一堂,召开中国文联机关青年联合会成立大会,这是中央直属机关继全国政协机关青联、中央党校青联、中央编译局青联后成立的第四个部级单位的青联组织。会上,杨发航当选中国文联机关青联主席。

作为中直机关青联的一个团体会员,杨发航深感责任重大,“吴佳松同志对我们的希望是,要团结和引领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牢牢把握青联组织属性,创新活动方式,牢固树立青年为本的理念,积极为青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创造环境,竭诚为青年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搭建舞台;引导青年紧扣主题主线凝心聚力,以旺盛的创作热情和创造活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创作出一批反映和讴歌时展的文化艺术成果。”

中国文联机关青联委员分布各个文艺家协会,平时联系不多。杨发航觉得文联机关的青联活动首先要把青年们组织起来,增强团队意识。为此,杨发航担任一个月后,就组织青年开展文联机关青联委员培训,讲团史,开展团队野外生存训练。

一年后,杨发航又在中国文联青年中间举办“青春・文联・中国梦”演讲比赛,给青年们展示才华的舞台。期间,结合文联青年特点,发掘青年优势,开展中国文联机关青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笑到社区等有意义的活动,举办书法艺术沙龙、摄影艺术沙龙、读书会和中国文联大讲堂等活动,努力增进广大青年共同理想信念,凝聚青春智慧力量。

今年初,根据组织安排,杨发航到江西鹰潭挂职,任鹰潭市委常委、副市长,分管文化、民族宗教等工作。因为有在北京市城区基层的工作经验,所以到鹰潭挂职也不觉得陌生,相反,杨发航有一种回归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工作的喜悦。当然,远离家人,想家的心思还是有的。转眼挂职九个多月了,杨发航坦言感受、体会都很多。其中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挂职的机会很宝贵,“感觉可做的工作真是太多了,真应该在这有限的挂职时间里,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多出一份力”。

谈到自己的中国梦,杨发航说:“说过,中国梦是国家和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但是个人的梦和国家民族的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不惑之年的我来说,更是体会到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密不可分。面对未来,我衷心祝愿我们国家繁荣富强。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

采访结束时杨发航对本刊记者说:“青联的经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青联的收获影响深远,对于今后的帮助虽然现在概括恐怕为时尚早。但我相信,青联的珍贵经历对于今后的我不仅仅是一份美好的回忆,更是一种永远砥砺前进的青春力量。”

上一篇:浅析新生儿科常见的风险因素 下一篇: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