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时间:2022-07-23 08:01:26

小学生数学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动手操作伴随大胆猜想

手是思想的外在体现,动手过程需要伴随着思维的大胆猜想,希望某个问题、方法或思路得到验证,希望解决某个问题,才展开动手操作。小学生年龄小,基于小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与学习特点,选择动手操作学习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探索实践。可以结合动手游戏、活动、实验等形式,展开兴趣化的动手学习过程,将猜想变成过程和现实。

如学习“圆柱与圆锥”相关知识,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出问题“圆柱与圆锥体积上存在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们结合书本上的相关知识,展开猜想“同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其体积存在3倍关系”。由此展开动手实践与操作,结合沙子、水等材料,将漏斗装满水,倒入与之同底等高的烧杯中,发现漏斗装满3次倒进去后,能够装满烧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伴随着大胆猜想展开游戏活动,以此获得新知识。

二、动手操作验证假设思路

依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知识的形成,需要经过猜想、假设、验证、推导、总结与反思的过程。在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时,在头脑中有1个或2个以上的解决思路与策略,需要通过动手实践、操作验证假设的方法、思路。依此,将形象化的思维变成具体化的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完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验证有反证和正面验证两种模式,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如五年级学习“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随着课本展开一步步的学习,学生们根据书中的表格,假设出相关知识的规律。如果一横条表格中有N个数,每次框k个数,在表中平移这个框,需要移动几次,有几种不同的和?学生猜想,移动的次数为N-k次,有N-(k-1)=N-k+1个不同的和。基于此,学生展开动手活动,利用纸片在上面写上数字,分别将不同的和列举出来,并记录,随着移动,学生得出移动次数、移动的不同的和与总个数、框的个数的关系。

三、动手操作推导所得结论

由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动手过程中,推导所得结论,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得出相关知识、方法,建构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通过推导过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合地的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如学习“认识比”相关知识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选取了“测量旗杆高度”这一课题,引导学生推导比例在测量未知树木高度中的应用,标杆:影长=旗杆高度:影长。采取皮尺、笔等工具,记录下标杆高度(2米之类),以及两个影长的数据,运用比例计算方法,得出旗杆高度,与实际记录的旗杆高度进行对比,了解到这一方法的科学性。之后结合作图,了解到太阳、旗杆、标杆在同一直线在,作出相似三角形,展开原理探索与分析。通过动手操作,推导相关结论,总结出知识与道理。

四、动手操作应用实际生活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选取适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的动手操作课题,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展开有针对性的动手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将小学数学知识、方法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选定科学研究课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展开动手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相关知识的教学后,学生掌握了相关思路与方法,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教师引出课题“校园的绿化面积计算”。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展开不同图形绿化面积的计算,最后得出总的数据,并竞赛评比哪个小组最贴近真实值。小组成员首先画出花坛的示意图,以一定比例表现在草稿纸上,其次运用三角形、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将多边形切割成简单图形,进行面积计算,再结合比例换算,单位换算等知识,计算出面积数据。通过学生动手过程,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提升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释放孩子的天性,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在知识、方法与技能的实践、体验与探索过程中,感悟、领会、延伸与总结出知识与方法,建构完善的知识网络,提升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由此强化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六合区程桥中心小学)

上一篇:英语听力训练的“三个结合” 下一篇:成才视野下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