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肥旧厂房改造再利用艺术新概念

时间:2022-07-23 03:57:58

浅析合肥旧厂房改造再利用艺术新概念

【摘要】在大规模的城市化发展中,大量的工业建筑由于失去生产功能而被闲置。是拆掉重建还是在改造再利用这些建筑,成为了一种选择。本文在合肥旧厂房更新改造中运用生态学边缘效应的概念及其运作机理,探讨旧城中心边缘地段的更新、发展机制,实现土地功能使用效益最佳化;结合环境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对工业厂区原有建筑和环境的保留和利用,引入现代LOFT的设计概念和特点,论述了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更新改造方式,使新旧建筑有机结合;建筑群体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关键词】旧工业厂房;LOFT;更新改造;空间;“新”与“旧”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在城市发展中,由于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的职能及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以及环保措施的逐步落实等原因,导致大量闲置或废弃的旧工业厂房的出现,一些大型重型工业建筑组群及其附属生活设施己形成城市规模,而现在却失去原先的产业地位,随着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人们正越来越认识到旧工业厂房自身的价值。

二、 合肥旧工业厂房改造再利用现状及特点分析

合肥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始于90年代,但是这一阶段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意识还不主动,仍然是以拆为主,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改造是针对原有厂区性质的转变,对旧厂房、仓库为主的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还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些企业和个人开始自发进行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但这些工业建筑,被新兴的电子、医药等产业逐渐替代,这种实践纯粹是具有经济属性的“经济自救”。直到最近合肥的旧厂房改造再利用还是以经济效益为主,由房地产商出面投资改造成住宅小区、办公写字楼、大型超市商场等为主。当这些高楼大厦逐渐替代工业厂房的时候,人们开始对这种工业建筑产生了思念。加之,北京798,、上海苏州河艺术区等一些厂区改造的成功案例的影响,使得合肥的艺术家开始找合肥自身的艺术区。

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的城市,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曾经的工业型城市――合肥,旧厂房的改造再利用已经不容忽视。

三、合肥旧工业厂房更新改造再利用艺术概念性设计

本着建立合肥艺术区的理念,根据合肥的地方特色和旧厂房的特点,笔者针对一处旧厂房改造成具有艺术色彩的LOFT的设计方案,作出以下几点改造探索。

1、分割和重组

根据旧厂房的空间尺度特点可以通过对原有空间在竖向上进行适当的分割,创造出若干新的空间,满足新的功能需要,这种方式适合于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高大,而改造要求复杂功能的类型。或者是指通过空间或者实墙、隔墙等构件把原有较大的空间形态分割成若干小的空间形态来满足新的功能需要。水平划分适合于占地面积大的工业厂房,特别是单层或低层的工厂房,形式灵活多样。

厂房之间可以打破原有的空间形态,经过设计加以处理,形成新的效果和新的形式,在改造的过程当中,需要针对新的需要和功能重新设计空间,对原有工业建筑的改造幅度大,甚至仅仅保留了结构的形态。以屋中屋为例,进深很大的空间,可以在空间中部地带划分出一些小屋形的空间,或者形成中庭。原有的保留建筑成为中庭的焦点,处于各个楼层的人们都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赏这座保留下来的旧工业建筑,同时,人们也可以反过来从建筑的内部区欣赏外部的现代建筑。

2、空间的链接

空间的链接是指对于某些改造设计而言,单个旧工业厂房的个体空间无法容纳或者适应所需要的新功能,设计中采用把若干独立的个体链接或者联合起来,塑造成新的空间的设计手法。这种设计手法易于突破原有建筑空间的限制,在空间形式、界面的材料处理上更加灵活。此外还能够形成诸如庭院等新的空间形式,使建筑的空间更加丰富。

3、厂房的扩建

厂房的扩建是指在原有建筑结构基础上或在与原有建筑关系密切的空间范围内,对原有建筑功能进行补充或扩展而新建的部分,包括竖向扩建和水平扩建。在扩建时,不仅要考虑扩建部分的功能使用要求,还要处理好扩建部分与原产业建筑遗存的空间及建筑形态的相协调,使之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一般来说近期的旧工业建筑比较适合扩建。

4、旧厂房外部空间更新改造

对于旧厂房“宁留不拆”的做法,一方面是为了缓解拆除厂房产生的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存其中的生态价值。一些旧厂房内往往有现成的绿地,以及一些运动场地之类的小型配套设施。这也就提供了产业建筑改造的另一种方向,比如改造成学校、医院等。

旧厂房外部空间的改造,涉及外部表皮的处理,外部加建改建部分的处理,室外平台的延伸及周边环境的塑造等几个方面。对于外部表皮的处理,主要以砖石为表面材料的建筑,可采用水洗或以涂料粉刷再经过一定手段做旧的手法进行外部更新,采用与以前材料相近的旧材料整修残破的部分,清理污迹、霉迹等手段。因为功能的需要而要加建的部分,应遵循不破坏其原有历史性的原则,新建的部分采用现代建筑手法与原有部分并置。新建的部分占有原建筑整体的比例不能过大,与旧建筑的并置也不宜太突兀,并且能与周围其他建筑相协调。

5、周边环境的改造

通过道路交通的改善,公其设施、场地特征的塑造,确保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的建立。许多旧厂房仓库,因为长期不加以利用,周围环境拥挤混乱,道路不畅,尤其是消防通道更是难以保障,更谈不上绿化种植、室外休闲空间的设置。针对这些问题,应首先改造市政基础设施,且满足新的容量要求,改进道路交通系统,以提高街区的可达性。另外,各种公共配套设施、公共绿地、广场等的整治也是提高整个街区的特定文化品味,塑造优美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一些历史时期长的老厂区经多次无序扩建、添建后往往分布杂乱、道路空间狭窄、环境脏乱、利用率低下、货运与消防通道紊乱。这种杂乱环境也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建筑物的历史文化氛围。旧建筑的衰败与废弃总是伴随着建筑外部环境质量的恶化,并且这两者之间相互影响。旧建筑的衰败会引发其外部环境质量的下降,反之,外部环境质量的下降也会加剧旧建筑衰败的速度。因此,对于此类老工业区外部环境的整治应重视环境质量的更新和改善,创造方便、舒适、宜人的环境更能体现建筑主体改造后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四、总结

旧工业厂房的历史转折的演变给了我们研究的机会。研究这个课题其实已经超越了建筑本身及其环境之上的价值,但任何一个建筑,如果其改造和更新是随着各历史时期的变化和发展而发展的,而且这种发展,无论是在建筑上还是在环境上,都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则随之带来的文化历史的延伸感和时间感,则是任何一个新建筑都无法代替的。如何实现旧工业厂房的改造与再利用,如何完成合肥滨湖大都市标志性的艺术文化建筑的梦想,使旧工业厂房成为真正的文化产业,将是我们今后重要的课题。

作者简介:李坤键,出生于1986年8月,女,现于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艺术与科技教研室任专业教师,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与理论,会展艺术设计与传播,历史文化建筑理论研究和改造利用。

上一篇:短肢剪力墙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浅谈建筑设计中的数字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