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新课程音乐课的教学引导

时间:2022-07-23 03:31:47

谈高中新课程音乐课的教学引导

新课改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中,高中音乐教学也要赶上新课改的步伐,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以新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对学生的音乐涵养进行培养。

一、如何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课教学

(一)教学目标是否定位准确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教学活动的指南。一节好课,首先要看教学目标定位准不准,看目标设定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一堂课结束后,再看这堂课是否完成了事先预设的教学目标。当然,这个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根据教学内容、课标、教参、学情而设定的。知识与技能是可以量化的显性目标,易评价;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则是隐形的,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给广大的音乐教师提供创造个性、探究风格的机会,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就看谁设计得更有趣味、更智慧了。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做有心人,在每堂课、每个活动中点点滴滴地积累。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的、随意的教学,是注定不能成功的教学,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前提。

(二)学法、教法是否妥当

看学法、教法新不新、妥不妥,主要看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新不新,学生学得是否积极主动。

让音乐课热闹起来并不难,问题是热闹的背后与完成教学目标有多大关系。有的音乐课为了“学科渗透”讲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都要用去十多分钟,险些上成历史课,无视音乐课的音乐性;有的音乐课为了体现探究性,并不需要讨论就可以回答的问题也要进行分组讨论,才算是探究学习;要课堂活起来还要看“活”得实不实,不能急功近利,要少一些作秀的成分。

(三)教师共建课堂的能力强不强

教师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技能、热情洋溢的精神风貌、优美的语言、动听的声音、漂亮的板书、亲切自然的教态,尤其是巧妙的教学设计等教学基本功,都能使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另外,音乐教师具备的说、拉、弹、唱、跳等音乐专业素质对于一堂好课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精彩而巧妙的示范也能为一堂好课贡献亮丽的风景。音乐教师自身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学生本身就是最好的无声而有力的示范。

二、新课程音乐课教学的引导

教师是一堂好课的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常引导学生思考。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师生与课程共同成长,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共建音乐课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及学生的参与。这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分选课的引导

高中新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可按学分选择所需学科学习。选音乐课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要动力,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是高中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能否有效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是能否实现高中新课程作用的关键。高中音乐课程必修3学分,其中音乐鉴赏2学分,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各1学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与潜能,引导学生选课学习。案例1:高中毕业要达到144个学分才能毕业,××听同学说音乐鉴赏的学分很容易拿,于是选择了这些模块。案例2:学生××看到好朋友选择了艺术模块,于是也选修了同样的模块。

以上两个案例显示学生对高中新课程缺乏了解,以及学生自我认识不足,需要教师正确指导,帮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

(二)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高中音乐课中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会比较差,即使自主学习一些音乐知识和声乐曲子也非常肤浅。教师应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自觉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习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学生被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是一种参与,学生积极举手也是一种参与。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音乐课上更多地让学生作主体,让学生积极自如地歌唱自己喜欢的歌曲,不仅喜欢音乐,而且喜欢音乐课。要把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作为面授的重要内容。

(三)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引导

高中课程中相比较音乐课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学习容易自我放松,自我放纵,因而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发展和培养的引导。自我监控能力实际是人所持有的一种能力,可以作为一种行为改变的手段。一般包括六步:(1)明确问题;(2)表示愿意改变的意愿;(3)记录问题数据;(4)设计并贯彻计划;(5)保证支持这个计划;(6)制定能取得长期疗效的计划。在新的高中课程实施中,对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也提出了现实要求。学生有了自我监控能力才能让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才能说具有了学习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才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这样的音乐课方是以学生为主体,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

(四)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音乐鉴赏》课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尤其五线谱乐曲,还有《西方音乐》和《计算机音乐》等相关知识不太易懂,这就需要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进行探究性学习。高中音乐新课程突出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培养需要通过学生的具体探究活动来实现。施瓦布认为:“探究学习可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学习通过自主地参加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学生应正确处理已有的个人知识,不断探究,注重学生间交流合作,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

(五)个别学习的引导

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路都有家长相伴,独立能力相对比较差。在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大,环境的改变,他们的独立能力在逐步提高。此外,毕业时他们必须具有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从而为进入大学学习和进入社会就业奠定基础。学会独立自主面对问题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应有意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的进步。

(六)学习方式的引导

普通高中学生上音乐课就是听歌、唱歌,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对学生素质多方面发展有很大好处。未来学习方式将出现五个方面的转变:⑴由单纯追求数量型转为追求数量+结构型;⑵由勤奋型转为勤奋+方法型;⑶由封闭型转为封闭+开放型;⑷由慢速型转为慢速+快速型;⑸由吸收型转为吸收+释放型。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各种学习方式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高中新课程的多样化发展、多样化课程模块和内容的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引导尤为必要。教师要帮助学生处理好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关系;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班集体学习的关系,为每个学生学习的需求提供咨询和帮助,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让我们的每个学生能轻松学到所需知识,快乐健康地成长。

上一篇:高中视唱律动\练耳教学研究 下一篇: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