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时间:2022-07-23 01:37:18

提升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早就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课堂提问是门大学问,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注重课前预设

1.问题设计要配合学生的层次。教师面对的教材是一样的,面对的学生却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班的学生语文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好的教师的备课应是面对学生的备课,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设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既要设计适合大部分中等生的问题,也要考虑个别较优秀学生的提升要求,更不能忽略少数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对学生的提问,一定要考虑提问的对象,体现出民主平等的精神。

2.避免简单问题。课堂教学应尽量避免“对不对”“是不是”等简单提问。问题的设计应有一定的难度,能够起到训练思维,深入理解文本的作用。问题设计能让学生知道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知其然;第二,知其所以然;第三,知其未然。

3.问题的设置不能功利性太强。在有效教学被演化为唯分数论的今天,有些教师为了追求高分,只注重技能训练。如诗歌教学,直接做高考题目,根本不顾诗歌的教学的特点。这样学生最后得到的只是一些表现技巧手法等支离破碎的东西,很难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也根本不能提高诗歌的修养。

二、采用大问题导读法

所谓大问题导读法,就是以一个中心问题作为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文本内容的主体线索。这样既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学习《蜀道难》这篇课文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全诗内容可用三个“叹”字来概括,大家想用哪“三叹”来概括呢?用文中句子证明你的观点?这样学生通过问题的引领就对这首诗歌有了整体把握,明白原来《蜀道难》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道战祸之惨烈。这时教师可追问三叹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明确正因为蜀道之高险,才导致它连年的战祸。那么李白写作本文的一个重要缘由不言而明了,那是在提醒唐朝统治者要防止蜀地成为朝廷的祸患。

大问题导读法遵循了语文阅读由整体-局部-整体的规律,让学生有了全局观念,是非常值得倡导的。当然要提炼出总领全文的问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如何把文章上得细致深入,一篇完整的文章往往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我们的教师成了外科医生,懂得肢解却不懂得还原。还有些教师也想把文章完整地呈现给学生,但找不到好的方法。大问题导读法能做到深入浅出,让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当然,所有的“易”都是建立在“不易”的基础上的。为了做到浅出,教师必须要深入,这也是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考验。我们的教师必须花更多的精力研究文本,提升自身文本解读的能力,才能让课堂提问更出彩。

三、提问方式的多样性

提问的方式一定要做到多样化,可以是教师提问,也可是是学生提问,可以是个别提问,也可以是分组讨论提问。传统语文教学都以教师提问为主。教师单一提问确实有针对性,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它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语文课堂变得无趣僵化。所以教师也要懂得舍弃,理性的舍弃实则是把更多的可能交给了学生。

学生提问,有时看似不着边际,却是个人思维活跃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一定要舍得把时间给学生,不要忙着赶进度,不要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工具。单纯的知识的积累,绝不会提高一个人的真正的语文素养。教师也要敢于把自交还学生。诚然,学生提问会生成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但这也是课堂真正精彩所在。提问是质疑精神的体现,而质疑是一种有效的主动学习方式。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提问成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学生提问的有效性,除了学生个别提问,也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提问的方式。分组讨论提问的好处是可以让问题更集中、更典型,也可以避免个别学生一些无厘头的问题。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四、问题处理的科学性

1.问题提出后一定要给学生合理的待答时间。这个过程是非常宝贵的,可以说问题教学的全部意义就在这里。这个过程是学生训练思维的过程,是学生实现自我飞跃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好的语文课,不应赶任务,时间再紧,也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有些难度较大,需要思考时间较长的问题,可以放在课后完成。

2.注重语文答案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知识性问题的答案要力求做到科学。理解性问题答案要灵活,开放。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看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否促成了学生语文素养的自我发展与自我超越。以标准答案为唯一的考查答案,显然违背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会抑制学生的多元思维。

3.加强点拨和引导。由于知识、阅历等方面的限制,有的学生的观点较偏执,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提供更多的材料进行说服。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这时要充分发挥出来,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精神所在。

(作者单位:吴江市盛泽中学)

上一篇: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意蕴 下一篇:农村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