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素质

时间:2022-07-23 11:37:24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素质

【摘 要】语文学科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想象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采用不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 想象素质

语文学科包揽了古今中外广阔的知识领域,语文教学又是一门融于感情化、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更有条件培养学生的想象素质。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对人们学习知识,认知世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大胆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素质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据文绘图培养想象

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丰富学生的想象。如:教学古诗《山行》时,教师在带领学生了解了作者和成文背景,理解诗文大意后,再度启发引导,要求学生把诗意绘成一幅画。此时学生会积极思考,通过对词语的把握,脑海中会浮现出寒山、石径、白云、人家的形象,以及深秋枫林红叶等画面,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绘成一幅山行图。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加上思维活跃的想象,会画出不同的画面。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记忆,而且通过想象还激发了学生对于美妙自然之景的感悟。

二、续编故事扩展想象

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粗看起来故事已讲完,但细想起来,还留有一定的悬念,言虽尽意未了。对这类教材的处理,要使学生解放大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根据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语言意境,指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进行畅想,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想象的空间就变得更开阔。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中,授课时启发学生对故事的结局进行扩展想象,学生通过对文章结局的补充,训练学生想象,扩展了想象的空间。

三、利用留白激发想象

在语文教材中我们会发现,有许多文章的语句或内容之间都留有空白,给读者留下一些可供想象与补充的天地。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给学生一组图画,但有一幅是空白的,鼓励学生根据文意进行联想或想象。引导学生“走进”图画,利用图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可扩性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并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延伸。也可以通过教师巧妙的语言引导,启发学生想象和创造,创设出合理的情景,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浮想联翩,推测文意,激发学生的想象。

四、补充训练再造想象

有些文章创作含义有意不透彻地表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留意抓住这些地方,创造出一种无言意境,让学生在体味课文所创设的一种美妙境界中再造想象,就会让新形象更带色彩。如《小鹰学飞》一课,作者准确地运用动词,真实而形象地描写了小鹰一步步学着向上高飞的情景。教学时让学生想象小鹰每次起飞的样子,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通过想象说出他们所“见”到的小鹰起飞的样子,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想象素质。

五、求异思维训练想象

教师在教学语文课文时,应该不拘于书本知识,让学生有了更多机会表现自己,放手之后,学生们的思路往往也会别出心裁。如:教学《司马光》一课,学习“司马光没有慌,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一句时,可设计提问:“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会不会有更好的办法救出落水的小朋友?”这时学生会答出很多答案“我会搬来梯子上去救小朋友;我会用粗绳子去救小朋友;我会爬树,用树枝去去救小朋友”等等。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在求异中创新,充分了发挥他们的想象。

六、对比思考丰富想象

客观事物因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表现和特征。对比想象就是把两件或多件不同事物放在一起观察、比较,或者把同一事物放在不同时间、地点观察、比较,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变化与异同,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如:小学六年级课文《少年闰土》里描写了少年闰土的外貌特点,而“我”的外貌特点只字未提,教师可以设计练习:根据课文对闰土生活经历、外貌形象来想象出“我”的外貌特征。学生经过短时间的思考交流讨论出:“我”是一个脸色苍白,头戴小礼帽,穿丝绸小马褂的小少爷;“我”整天呆在院子里,不会去劳动等等。通过对比思考,联想设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刻地理解课文,培养了想象。

七、表演创作培养想象

学生在小学阶段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因此在教学童话类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表演创作从而激发想象潜能。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表演鸟儿和小树的约定、第二年鸟儿回来寻找小树时与树根的对话、鸟儿与工厂大门的交流、鸟儿和村子里小女孩的对话以及鸟儿为燃尽的火柴唱歌这几个场景。学生可以依据文章含义发挥想象,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的见解、感情、语言、动作,通过亲自设计,亲自体验极大程度地激发想象潜能。

总之,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课文和小学生心理特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使学生得到更多培养想象的机会,激起学生想象的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素质,使学生遨游在想象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贾芳敏.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0(4).

[2]梅小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8).

[3]蒋小英.插上想象的翅膀,建构能动的课堂[J].文教资料,2009(4).

[4]傅杭芳.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学生想象力培养研究[J].语文学科教学,2009(6).

上一篇: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下一篇:鼓励学生猜想 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