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认识误区

时间:2022-07-23 11:16:03

警惕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认识误区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多年来统计工作者为了维护这一生命线孜孜以求、默默奉献,然而为何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的质疑之声仍频频传出?笔者认为,一个直接的原因便是大家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对统计数据质量标准的认识误区

尽管当前公众对统计数据的需求和关注越来越多,但由于其对指标的含义不甚理解,导致质疑之声频发。由此,统计部门有必要认真思考统计数据质量的含义到底是什么。首先,目前我们对统计数据质量外延的理解存在误区。传统的标准仅仅指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试想如果仅公布数字,即使其本身非常准确,而获取数据的人对其真实性、有效性以及所涉领域却无从判断。因此,只用准确性去衡量数据质量是不充分的,有必要对其外延进行拓宽。当前很多国家都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各自的数据质量标准。如英国的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标准是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客观性;韩国的质量标准则是适用性、准确性、时效性、可索取性、可比性、有效性。在我国,统计数据质量标准至少应该包括指标解释(含义、范围、口径)、数据特征、调查方法、统计误差、获取时间、频率及渠道等方面的内容。其次,对统计数据准确性的认识也有误区。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并非指百分之百精确。因为误差为零的统计数据几乎是不存在的。其实只要把数据误差控制在很小的、大家公认的、可接受的范围内,就达到了准确性的要求。举个例子,测量一个人的身高,常识告诉我们,人的身高在早上、下午、晚上是不一样的,但只要误差控制在一两毫米以内,就可认为身高的测量数据是准确的。

对统计调查方法使用的认识误区

众所周知,统计调查方法很多,按组织方式不同主要分为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统计设计时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并非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普查就一定比抽样调查更准确。首先,经济社会发展有其规律可循,为获取准确的统计数据可以根据相关统计理论进行方案设计,无须要求每项调查都采用普查的方法;其次,普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耗时很长,很多时候无法满足统计数据及时性的要求。针对统计调查方法的选用,《统计法》第十六条专门作了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对统计数据作用的认识误区

每一项统计指标都有其内涵和意义,因此,正确理解统计数据的作用范围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大家常会拿它和自己日常感受到的物价来比较。其实,CPI是个宏观经济指标,是全社会一定时期内商品和服务的综合价格水平和基期相比的数值,用以满足各级政府制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科学依据。这个数据和个人感受有差距,其原因很多,一方面,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地区之间价格涨幅差异较大;另一方面,每个家庭的消费结构差异也很大,而CPI是个综合的结果。可见,尽管CPI很重要,但其作用也是有限的。如果想了解某类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除了了解CPI的分类指数外,还可关注相关部门的重点商品价格监测数据。

笔者认为,厘清这些认识误区将有助于我们从数据的生产和各环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让统计工作生命长青。

上一篇:统计法制建设重在三个“关键” 下一篇:说不尽的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