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洛因依赖者脊柱阳性反应点观察

时间:2022-07-23 10:26:28

【摘要】1.1研究对象 99例海洛因依赖者均是上海市戒毒康复中心强制性戒毒学员,其中男42例,女57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48岁,平均32岁,吸毒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12.5年,平均1.5年。吸毒方...

摘要

对99例海洛因成瘾者的脊柱压痛点统计分析,发现压痛点较集中出现在第5~7胸椎棘突下,占72.7%。认为,该处既是疾病的阳性反应点,又可视为治疗的选择部位。

主题词 海洛因依赖 脊柱 疼痛

成瘾种类较多,我国吸毒者大部分使用的是硬性之王海洛因,成瘾者一般在停用海洛因7~12小时就会出现戒断反应,其程度与用毒量、滥用时间及吸毒者的体质状况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小组在开展针刺戒毒的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戒毒者在脊柱周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阳性压痛点,并与戒断症状表现程度明显相关。兹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以飨同道。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99例海洛因依赖者均是上海市戒毒康复中心强制性戒毒学员,其中男42例,女57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48岁,平均32岁,吸毒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12.5年,平均1.5年。吸毒方式以烫吸为主33例,以静脉给药为主62例,肌肉注射者4例。每日用量平均1.1g。

所有研究对象均用美国ACONMOP试剂尿检阳性,并且停毒12小时左右有明显戒断反应。

1.2研究方法

吸毒者入所后尿检阳性即行体格检查,令其俯卧,双手平置体侧,医者立于吸毒者一侧,从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棘突间隙下开始,用拇指均匀用力依次按压椎间隙,至骶管裂孔止。无任何暗示,令被检者及时告知压痛出现部位。

2结果

99例海洛因成瘾者除10例无明显压痛外,其余89例均出现显著压痛点,压痛点出现的部位见表1。

从表1可见,压痛出现较集中的部位在T5~T7,其次是L2以及T3周围。

进一步统计分析显示,99例戒毒者在压痛点出现较集中的T5~T7部位,T5、T6、T7三者或合并或单一出现压痛的经统计有72例,占72.7%。

3讨论

海洛因依赖者一般在停毒7~12小时出现哈欠、流泪、流涕、出汗、心境焦虑、烦躁不安的戒断症状;8~16小时出现寒战、发热、周身鸡皮疙瘩、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骨骼疼痛、失眠、激惹、情绪恶劣等;36~72小时戒断症状表现达到高峰,以后自行减弱;大部分症状在6~12天内消失。我们在戒断症状出现初期检查脊柱周围,发现压痛点在T5、T6、T7棘突下出现率高达72.7%,并随躯体症状的缓解,逐渐减弱。从脊神经和脊髓节段与交感系的分布关系来看,T5、T6、T7棘突下一般平T5~T8脊椎,从T5~T8脊髓侧角发出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通过交感干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去向有二,一是组成内脏大神经,分布到胃、胰、胆;另一是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到全身的骨骼肌和皮肤的血管、汗腺、竖毛肌,调节血管、竖毛肌收缩和汗腺分泌。可见,戒断症状的表现与T5~T8脊髓发出的交感系支配区域功能失常是密切相关的。

根据经络学理论,阳性反应点不仅能反应疾病的部位,而且是治疗疾病的场所。《灵枢・杂病》载:"心痛,当九节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此处的心痛乃胃痛,九节即第九椎棘突下筋缩穴处,按即用手按压,如无效,在九节上下寻找反应点或刺或按,立可见效。由此可见,在脊柱上寻找治疗内脏病的刺激点早有记载。本研究发现,戒毒者压痛点集中在五、六、七节周围,正是督脉神道、灵台、至阳三穴附近,三穴有泄热清心、安神定志、疏肝利气等功效,针对戒断症状有明显精神情志异常的表现,该处似可作为针刺治疗的较佳部位。王晓中等曾报道用火针取至阳穴缓解海洛因依赖者戒断症状,可作为本观察结果的一个佐证。戒毒者在解除身体依赖后,大部分遗留顽固性失眠、焦虑等稽延症状,是导致戒毒者复吸的重要原因之一。取脊柱周围阳性反应点能控制身体戒断反应,我们推测,取该阳性反应点在改善稽延症状、解除戒毒者心理依赖方面抑或也能发挥一定效应。在此仅作为一个现象加以报道,旨在抛砖引玉,供同道参考。

4参考文献

1杨良.海洛因的毒性和危害.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41

2王晓中,马素兰,马毅钧.至阳穴在海洛因戒断治疗中效应.中国针灸,1996;16(10):19

(收稿日期:1999-12-27,齐淑兰发稿)

上一篇:针刺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下一篇:针灸临床思维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