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聆听青年脉动

时间:2022-07-23 10:08:14

亚文化:聆听青年脉动

五. 亚文化,折射青年未来

青年亚文化浪潮的一次次起伏,深刻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趋势。可以说,掌握了今天亚文化奥秘的人,就掌握了未来。

2011年,网络热点依旧频出,但无论是神曲《忐忑》,还是咆哮体、淘宝体,都会让许多人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会流行这些奇怪的东西?这些单独的现象背后,有什么规律或者趋势吗?应该怎样看待这些现象?

实际上,这些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亚文化。

亚文化的“前世今生”

亚文化的英文是subculture,sub的意思是低于、次于,culture的意思是文化,所以可以译为次文化、亚文化。汉字的“亚文化”一词在日文中出现较早。

亚文化既不同于代表权威的精英文化,也不同于以一般大众为对象的大众文化,而是流行于社会边缘地带的青少年群体的文化,其内涵大致相当于“青年文化”,或者说“青年群体自创的文化现象”。

社会学家认为,亚文化和主流文化,都是社会总体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关系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存在。也就是说,所谓的“亚”,并不是“低级”的意思,而只是说它没有获得更为正式的社会认可,主要是在某一个群体中流行。

判断一种文化现象是不是足够“亚”,可以以它在成人世界中引起的反感程度作为标准。

周杰伦在最开始时,被主流音乐界瞧不起,而青少年特别喜欢他的音乐,这便表示他足够“亚”,直到他登上“春晚”。如今,网络上一些模仿他曲风的草根歌手受到90后的追捧,依稀让人想起当年情景。

如今在年轻族群中普遍存在的“亚文化”现象并非自古就有,而是战后消费型社会形成后出现的社会现象。

亚文化发端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美等发达国家。

日本在战后,也经历了几次亚文化浪潮,甚至雕塑出了今日以创意文化为支柱产业的“酷日本”社会形态。

历史地看,与主流文化相比,亚文化代表着先锋、前卫、离经叛道,而在主流文化看来,亚文化往往是古怪的、丑陋的、不可理喻的。

那么为什么各国青年群体都会喜欢、追捧那些不为主流审美和规范所认可的东西呢?

自80年代开始,就有人将中国出现亚文化现象的原因归结为社会道德的堕落、青年群体价值观的扭曲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其实,这种说法更像是一种托词。

在任何一个出现亚文化的社会,几乎都是因为在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无法获得新生代的认可和遵从,也无法向青年人提供受其欢迎的文化产品,或者说,主流文化偏于保守的特点,使其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所以青年群体只能自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现象、产品和风格,来满足自己的文化需要。

亚文化研究理论认为,“风格”是亚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核心的关键词。“风格”远远不是以什么方式着装、说话、演唱这么简单,它是权力关系、社会矛盾聚集之点。

亚文化是当今青年确立自己文化身份的一种重要途径,并试图以此来影响主流文化,获得更多文化话语权。

青少年在成为掌握社会资源和文化话语权的主流之前,出于青春期天生的叛逆等原因,喜欢通过一些不被主流认可的方式,来表现反抗权威、抵抗主流社会文化的姿态。曾有年轻人这样来说自己穿衣打扮的动机:穿得好看难看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上一代看了不舒服,让上一代看了血压上升。而只要出现一个对于这种心理比较宽容的社会环境,那么就很容易促使青年人源源不断地制造亚文化现象。

S・霍尔指出,尽管这种离经叛道的亚文化缺乏明确的政治目标,但它仍是“对一种前革命的社会、政治和组织问题的后革命的文化反应。”“但是,一些亚文化仅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它们浮出水面,变得可辨认并被贴上标签;它们一度控制公众注意的舞台,然后它们淡出、消失或被广泛传播以至于失去了它们的独特性。这里,正是亚文化结构的后一种,主要与我们有关,无赖青年、摇滚客或光头族奇特前卫的着装风格、关注点和环境等等。”

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出现亚文化,曾经属于60后一代人记忆的喇叭裤、蛤蟆镜、霹雳舞,都是典型的亚文化现象。如今,谁还会对穿牛仔裤的人说三道四?这是亚文化蜕变为主流文化的一个典型事例。

考察各国亚文化现象流变,不难发现,亚文化中的许多要素,会随着青少年的成长,最终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换个角度说,亚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进行自我更新、升级换代的一种原生性动力来源。

亚文化对主流文化本身是一种压力、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刺激和推动。这种压力会随着亚文化的持续发育和能量聚集,形成向主流文化的渗透,最终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主流文化的革新。这种规律在美国、英国和日本最近几十年的亚文化发展过程中都有集中而突出的表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西海岸的同性恋亚文化群体,形成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最终影响了相关立法和政策制定。而以摇滚乐、嬉皮士为经典符号的亚文化,更是成为青年人推动反战、环保、消除歧视和贫困等社会议题的有力武器,对政治权力构成现实压力,促使其展开正面对话,最终推动了相关社会议题的落实。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兴盛,这种“亚文化压力”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和明显,也迫使主流文化不得不越来越快、越来越直接地作出回应。

与亚文化共舞

总结青年亚文化的种种现象,不难发现这样几个基本特点。

群体性:亚文化是一种群体现象,而非个体现象。如果只是某个人别出心裁的表达,没有引起其他人的共鸣、呼应和效仿,那就只是个例,算不上是亚文化现象。有专家认为,亚文化不是一个人的文化,而是一个群体的文化。

自发性:源于草根,是青年人自己的创造,而非来自于权威的倡导和宣传。

通俗性:内容都是通俗的,而非高雅的。表达手段和方法是后现代的,具有反体系、碎片化等特点,包括对雅、主流、权威的颠覆和解构。

生态性:任何一种得以进入稳定发展期的亚文化现象,都会形成自己的“生态系统”,也即亚文化“圈子”,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话语系统、仪式、规则等等。比较典型的是以街头篮球、嘻哈音乐和街头服饰风格为主要载体的“街头文化”。

直接性:亚文化群体往往采取非常直接的表达方式,毫不遮掩地宣泄各种情绪和想法,包括采取一些粗鄙、露骨的方式,这也造成了亚文化良莠不齐的局面。

主题性:试图通过富有个性的方式去把握一些内涵深刻的主题,如死亡、爱情、奋斗、生活意义等,甚至经常会从反面、消极等角度来展现各种矛盾冲突。这也是亚文化中容易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方面。

小众性:长期观察青年亚文化现象的马中红教授认为:亚文化群体或部落相对封闭,它们通过制定标准,不断优化部落成员,也通过设置权限以及风格化的语言等方式阻断“游客”深度进入,处于自我认同、自娱自乐的小众状态中。

孟登迎指出:“在国内,青年亚文化依然是小众的,年轻人也有尊崇权威的一面。绝大多数青年在仪式表现上觉得自己很反叛,但骨子里还是很容易被主流文化所引导。”

主流文化如何与青年亚文化良性互动,是每个出现了亚文化浪潮的国家政府都十分关心的问题。青年亚文化浪潮的一次次起伏,深刻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趋势。可以说,掌握了今天亚文化奥秘的人,就掌握了未来。

实际上,近年来各地摇滚音乐节的大流行,便是主流权力通过与青年亚文化达成合作关系形成的一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有效提升地方品牌价值的模式,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在这种合作模式形成过程中的对话、磨合和双赢的结果,都在客观上促进了官方与草根、老与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成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非常需要的一种剂和黏合剂。

有人可能要问了:“韩寒和郭敬明是不是亚文化现象呢?”应该说,他们曾经是一呼百应的青年亚文化领袖,但是现在,他们正在成为影响并决定游戏规则的人。此类人物本身就已经成为价值巨大的文化消费品,而他们生产的文化产品,也在持续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

“中国最富有作家”郭敬明是发掘80后和90后亚文化类型文艺作品的先锋,并因其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而成为拥有一定话语权的“主流”,他在青少年族群中的地位,类似于1956年获得芥川文学奖的石原慎太郎,其代表作《梦里花落知多少》《小时代》便活似帮助石原夺奖的流行小说《太阳的季节》:都是在反映都市年轻群体被物欲掌控、被物质装点的“现代生活”。

在今天物质文明总体上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环境下,原创歌曲、实验电影、玄幻小说、街头涂鸦……都成为亚文化的源泉。而亚文化转变成大众文化的例子也不少见。2011年,《老男孩》和《失恋33天》两部电影的爆炸式流行,就是小众的亚文化在一夜之间成为最热门大众文化现象的经典案例。

可以说,当下中国最大的亚文化现象,是青年人创造出来的互联网亚文化,或者说,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各种亚文化。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方面高效、便利等特点,让亚文化影响主流文化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越来越显著,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亚文化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卖萌体”、“淘宝体”从线上到线下的传染式流行便是一例。值得引起重视的是,这种亚文化正在慢慢地改变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在暗示着某种时展的趋势。

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谈文化改革、繁荣和发展,不能忽视亚文化的作用。因为往往是亚文化在贡献着真正为各种青少年族群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和形式。而且,亚文化所使用的语言、表现形式,还会起到调剂主流文化刻板、严肃面貌的作用,让主流价值观更具亲切感,实现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更为顺畅的效果。

换句话说,主流价值观如果想在当下青少年群体中有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传播,取得更多的认可,就需要对亚文化有更多研究和借鉴。

当下我国青年亚文化现象点击

摇滚乐:似乎是亚文化永远的主题,“摇滚精神”一直都是许多年轻人的精神寄托,从未在青少年的生活中远去。

小清新:最初指的是一种以清新唯美、随意创作风格见长的音乐类型,即“独立流行”,之后逐渐扩散到文学、电影、摄影等各种文化艺术领域,成为当下一种重要的亚文化现象。

非主流:本意指张扬个性,不盲从大众潮流,后来发展为一种难以被大众接受的风格,包括“火星文”、颓废唯美风格的图片、夸张的发型和装扮等,主要在90后中流行。

耽美:耽美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为反对自然主义文学而呈现的另一种文学写作风格:耽美派。后来被用于代指以男同性恋为主题的漫画、文学和影视作品等。耽美作为一种文艺风格,在中国年轻女性中有相当影响,爱好者众多,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化,如有相关商业网站、杂志、图书等。

上一篇:只拿49%的好处 下一篇:入心的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