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常规疗法联合中药浴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5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7-23 10:02:31

西医常规疗法联合中药浴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50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西医常规疗法联合中药浴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中药浴治疗。随访6个月,监测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复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西医常规; 中药浴;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9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5-0036-02

doi:10.14033/ki.cfmr.2015.35.018

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展缓慢,病程长,病变发展缓慢,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1]。中医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与进展病机是正虚邪实,临床症状表现复杂,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患者血液循环常受影响,主要把血瘀内阻看作是贯穿整个病程的重要因素[2]。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给予西医常规疗法联合中药浴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肾病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4~70岁,平均(48.4±6.8)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2.5±1.5)年。对照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35~69岁,平均(47.1±5.9)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2.4±1.1)年。入选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控制饮食(低盐、低脂、优质蛋白)、血压、血脂,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纠正贫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治疗并发症等。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浴治疗,中草药水煎取汁20 L,再加适量水,全身浸浴,45 min/次,2~3次/d。方药组成:桑寄生30 g、补骨脂30 g、蛇床子30 g、熟地黄30 g、丹参60 g、泽兰 40g、酒大黄40 g、桂枝20 g,疗程1个月。随访6个月,监测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复况。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监测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复况。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试验室检查血肌酐降低≥20%;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试验室检查血肌酐降低≥10%;稳定:临床症状积分减少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a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a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血压升高及水肿,起病方式不尽相同,病情迁延不愈,病变发展缓慢,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疾病的进展速度因个体差异表现各异,病理类型是其重要因素,同时与是否重视保护肾脏、预防治疗是否合理等因素密切相关[5]。

本研究所选方剂以补肾为主,兼顾活血利水,符合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则,药物选用桑寄生、补骨脂、蛇床子、熟地黄、丹参、泽兰、酒大黄、桂枝,起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桑寄生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的功效。强胜等[6]研究显示,桑寄生对DOCA盐高血压大鼠的中枢脑啡肽异常改变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同时可调节免疫;补骨脂具有补肾壮阳、提高二倍体细胞的生长增殖速度,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蛇床子具有温肾助阳、抗变态反应的功效;熟地黄具有补血滋润、益精填髓、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丹参具有活血散疲、消肿止血、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安神静心的作用;泽兰具有活血化疲、行水消肿的作用[7]。俞小凤[8]研究显示,泽兰对家兔异常血液流变具有改善作用,降低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红细胞聚集指数;酒大黄可以清血分热毒、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并改善脆性,促进淤血吸收等效果,具有收敛、消炎、活血祛疲等作用,可改善肾功能;桂枝具有补元阳、通血脉的功效,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且观察组第1、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36%。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西医常规疗法联合中药浴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孙薇,马培龙,崔岩,等.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4):25.

[2]丁世永,郑平东,何立群,等.小柴胡汤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炎症及减轻蛋白尿的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21-26.

[3]刘斌.8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治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9):138-139.

[4]罗学文,杨太旺,关建国,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1):3461-3462.

[5]鲍玉芳,周庆华,房滢熙,等.健脾益气清利活血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2,33(4):408-410.

[6]强胜,冯春俭,黄敏.健脾益肾清利化淤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9):129-130.

[7]李红,高继宁,行延霞,等.益肾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80-82.

[8]俞小凤.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0):1204-1205.

(收稿日期:2015-08-18) (编辑:李越娜)

上一篇: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观察 下一篇: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