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理论范文

时间:2023-03-13 10:46:49

西医理论

西医理论范文第1篇

长期以来,中西医眼科以各自不同的理论及思想体系为主导,都在临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试就两种理论作一分析比较,并结合循证医学来展望眼科临床未来的发展方向。

1中医眼科理论

中医认为,眼部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并与五脏六腑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眼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之血气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眼睛与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有着广泛的联系,脏腑经络失调,精气不能上荣于睛珠、神膏、视衣、目系等部分,易患眼病。筋骨肌肉气血,又分属于五脏,所谓“眼通五脏,气贯五轮”,中医治疗眼底是根据“五轮八廓”脏腑、经络并结合四诊八纲,将眼的各个部位与全身脏腑密切联系起来,进行辨证施治。中医临床治疗使用中药、针灸、点穴、按摩等方法是独特的,是西医所不具备的。眼部与人体全身息息相通,“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通过对眼部不同部分形色的诊断,就可知人体脏腑变化,《审视瑶函•五轮不可忽论》说:“脏有所病,必现于轮,……大约轮标也,脏本也,轮之有证,由脏不平所致。”故针刺身体有关部位的穴位可治眼病,针刺眼部穴位,也可治疗人体有关方面的疾病,尤如“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医易同源,中医合理地应用了周易理论指导实践,也为周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医学阵地,促进了周易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使中医理论更富有全息统一、整体协同的特色。中医学中有很多世界上其他医学体系无法企及的东西,本身就是一门独特的科学。

2西医眼科理论

西医认为,眼是由多层次、多性质、多功能的不同组织所构成,眼的组织结构细微,基础理论包括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方面。眼是由眼球及其辅助器官以及有关的血管、神经构成的复杂结构,位于眼眶中。眼接受外来光的刺激,通过视觉传导,将光的冲动传至大脑半球的视觉中枢,而引起视觉。眼科病理学是以实验研究及结构变化为主的“细胞病理学”,细胞病理学说是1958年德国病理学家创立的理论体系,它是以局部定位观点为指导的,认为“一切病变都是细胞的病变”,当手术后或眼外伤恢复期时,需要更多的能量修复。眼睛的能量直接来源是三磷酸腺苷的分解,能量的基本来源是糖、蛋白质、脂肪在体内的氧化分解,根据生理需要转化成机械能、生物电能、化学能。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所伴随着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能量代谢,通过消化、吸收,在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互相配合,协调进行。今天,随着仪器精度的提高,眼科临床日益精细化,准分子激光手术已经普及,StephemKwok在《眼科生物力学》一文中指出:“(21世纪),手术效果应建立在眼组织生物力学知识之上,逐渐地达到分子工程学技术水平,利用局部组织张力的力学特性来矫正局部组织条件。”[1]正是由于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才能使人工晶体普遍使用,使人工角膜在体内存留的时间较前延长,人工眼的研究也已集中在视网膜、视神经和枕叶皮质刺激器3个方向。这些是中医所无法企及的。

3眼科中西医基础理论的差异

通过眼科两种理论的对比,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思维模式下,东西方对事物的考察方法有着显著的差异。基本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基本关系和基本概念理解的差异采取相异的观察方式,从而建立不同的理论和模式,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科学体系,繁衍出不同的眼科医学内容,这是东西方医学的分野所在。中医用整体全方位的方法应用于眼科临床时,就难以同时应用分析分割的方法,也就难以进化到人工眼的研究;西医应用到眼科临床进行分解分析时,又难以顾及到整体,比如曾经发生过眼球摘除术后才发现患者是个孕妇。一种着眼于分析,顾“小”而失其“大”;另一种纵观整体,求“全”却存其“粗”,这本身就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当然,中西医理论各有千秋,都在眼科临床实践中各自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眼科两种理论的差异(表略)

4眼科临床的未来发展方向

西医理论范文第2篇

治疗12周后判定临床疗效。愈合:全身症状及局部肿痛消失,瘘道疮口闭合;显效:全身症状改善,创面不存在脓性分泌物或脓液,肉芽组织新鲜,组织深层基本修复,瘘道基本稳定,创面愈合面积超过70%;有效:全身及局部症状好转,瘘道残留,创面愈合低于70%;无效:大部分创面未愈合,创面脓性分泌物无明显变化。以前三项合计为总有效。

2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平均愈合时间的比较采用两小样本t检验;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不满足条件者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临床疗效比较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术后随访10~16个月,平均(12.8±2.0)个月。术后12周两组患者创面不同程度愈合,X线摄片显示不同程度骨痂形成,两组疗效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率、总有效率均稍高于对照组(fisher,P=0.185;fisher,P=0.733),见表2。随访期内两组均无二次感染病例,观察组、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5.2±2.4)个月和(7.1±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3,P=0.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3±2.9)个月和(10.6±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0,P=0.055)。

4讨论

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主要与手术清创不彻底、张力缝合、术后细菌感染、无菌性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其中以细菌感染为主[4]。感染时炎性细胞不仅破坏组织,造成移植组织坏死,而且阻塞骨的营养血管,引起骨坏死,死骨又成为异物,使感染迁延不愈,进展为慢性骨髓炎,严重者会面临截肢风险。因此,尽快控制感染进展,预防骨髓炎是内固定术后感染防治的关键环节[5]。临床控制创面感染的常规治疗方案为清创与处理死骨,重建骨支架的力线与稳定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骨缺损、肌肉缺损者尚需二次植骨植皮等方案[6]。由于患者采用内固定后发生感染,锁定钢板和髓内钉往往成为细菌的滋生地,因此去除骨折后的内固定物相当重要;取出内固定物后改行外固定,重建骨的稳定性选用外固定支架较为合适,既能达到稳定效果,又能避免内固定周围细菌的滋生,且也能满足创面消毒的要求[7]。临床对术后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周期无严格标准,笔者认为需根据患者创面分泌物和瘘道闭合情况决定抗茵药物使用时间。本研究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均达到10周以上,最长达术后半年,最后创面瘢痕愈合。祖国医学虽无内固定术后感染病名,据患者创口流脓、局部胀痛、发热等症状看,应属中医“附骨疽”范畴,“附骨疽”多因痈疽丁疮、流注等毒热未解,深窜入里,伏骨结毒,以致蕴脓腐骨、蚀筋腐肉而成病。中医认为,“附骨疽”多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瘀阻经络为病机,经络不通而病变之肌无以营血滋养而发病,故应以补益肝肾、气血双补、活血祛瘀为主要治则[8],若辅之外用洗剂行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祛腐生新之功则更佳[9]。

医院药剂科自拟补肾益气活血方汤剂中人参、杜仲、附子、淫羊藿、熟地补肝益肾,温补肾阳。药理学研究证实,补肾中药能激活病灶周围产生白细胞、巨噬细胞来杀灭细菌,且能促使病变部位新生大量毛细血管,感染防治效果显著[10]。当归、黄芪、白术补气益血、固表升阳,川芎、桃仁、红花破血祛瘀、活血通络,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炎症局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滞性,还可增强机体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的趋化、吞噬功能[11]。金银花疏表解热,蒲公英疗毒疮肿,黄柏解毒利湿,白芷消肿排脓,四药托毒消痈;甘草性平,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补肾益精、舒肝健脾、活血化瘀之功效,全方共奏补肝益肾、祛瘀活血、清热解毒。中药洗剂外敷方中,大黄、苦参、黄岑、黄连、连翘、黄柏等药物中的有机酸、生物碱、黄铜、挥发油等有明显的清热解毒、祛瘀消炎、抑菌杀菌作用[12]。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益气活血汤并中药洗剂外敷,12周后创面愈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创面与骨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内固定术后创面感染基础上,配合服用补肾益气活血汤剂并中药洗剂外敷,能明显促进感染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西医理论范文第3篇

吕爱平委员介绍说,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倡导“西医学习中医,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创造新医药学”的祖国医学发展思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西医结合医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创立新医药学体系还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有学术上的问题,也有战略规划上的问题。在学术上,中西医结合研究体系尚未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也相对不足;在战略规划方面,虽然国家有“中西医并重”的大政方针,但两个医学体系在自身发展上过分强调独立性,潜在地制约了中西医的统一与融合;单线的垂直管理模式和以西医为主导的政策运行机制,不仅不利于中医学术的继承和优势的发扬,也人为地使中西医学界造成互相抵触、缺乏包容的情结。为此,吕爱平委员建议在我国构建具有融合中西医理论特点的新医药学体系。

营造新医药学发展环境

“调查显示,我国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支持建立新医药学体系(以中西医结合医学为主体),但由于中国尚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多数人的观念中仍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学彼此独立。”吕爱平委员说,近50年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为我国新医药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前提。因此,吕爱平委员建议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将建立我国新医药学的任务和目标提高到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高度;并建议在我国现行的医改过程中,增加对我国特色的新医药学的宣传,在社会上普及基于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新医药学观念。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现有医学行政管理体制,是中西医分开管理,卫生部主要负责现代医学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中医管理,中西医结合医学虽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管理,但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吕爱平委员建议从国家层面上,将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列入卫生法,统一医学管理体系,在打造大卫生、新医药学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我国卫生管理体制和机制。

培育新医药学人才

我国学院式的医学教育主体是医学院和中医学院。这种分开办学模式为继承中医、发展中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整个医学的进步,分开式的医学教育模式不利于建立我国新医药体系。吕爱平委员说:“我们可以将中西医教育相融合,建立最具特色的融合中西医的医学教育体系,为我国新医药学培养人才。”同时,应着力改善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的待遇,吸引一流学生和一流人才加入到我国新医药体系的建设中来。

提高新医药学临床服务能力

现有医院的管理模式,同样是中西医分开,即使有少数中西医结合医院,也未能形成我国医院的主流。大多数中医院是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治的,综合性医院也都有中医科,也都请中医医生进行会诊。“但这种模式,不利于资源共享,不利于营造我国新医药学体系的医疗环境,更难凸显我国新医药学的临床服务能力。”吕爱平委员认为,应整合现有医院资源,统一医学服务体系,使基于新医药学的医院成为我国的主流医院;同时建立有利于提高我国新医药学临床服务能力的医院管理机制、体制。

组织科学研究,建立新医药创新理论

我国医学的科学研究多数情况下是中西医分别设立项目。近年来,应用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等新理论和新方法,来认识健康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这对具有中西医医学体系的我国建立新医药学来说,是一个机遇。”吕爱平委员建议,我国可以将新医药学科学研究作为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的重点内容,加大力度支持我国新医药学的科研研究,为创立具有我国原创思维的新医药学的新理论提供科学基础。

西医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医理论基础;内容整合;药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31-02

《西医理论基础》主要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1]。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医学课程,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等三方面内容。它是我校非医学专业如药学、制药工程、药剂、中药英语和药物营销等专业必修课的使用教材。以前使用的同类教材如《解剖生理学》中,解剖在前,生理在后,每一部分知识独立分布,并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教授,学生明显感觉到所学知识既不连贯,也不便于理解。为了适应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需要,在长期教学实践和教材研究基础上[2],我们创新性地把同一系统同一器官的解剖、组织和生理学知识整合在了一起。如消化系统中的胃,既有胃的解剖又有胃的组织学和生理的知识,把同一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整合在一起,并由同一教师讲授,这样学生明显体会到内容紧凑、易于理解、重点突出。下面我们就把使用《西医理论基础》教材前后的情况作一调查对比。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河南中医学院4年制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级学生219人,2010级学生233人。

2.调查方法。分两部分进行:一是采用问卷式随机调查,现场回收。共派发问卷452份,回收442份,有效问卷435份,其中2011级212份,2012级223份。总有效率为96.2%。二是统计期末考试成绩。

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6.0软件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

二、结果

1.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学习体会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2012级认为《西医理论基础》教材合理的人数多于2011级使用其他同类教材的人数,高出21.9%;,经过X2检验(X2=24.867),这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2.通过考试成绩分析:2012级学生考试成绩优于2011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

三、讨论

药学相关专业开设的《西医理论基础》课程只有90个学时,要在这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全部的知识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应该使教材内容连贯、精练,把相关知识整合成一体,做到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同步学习[3]。学生对使用教材的评价是教材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4]。从上述的调查统计中发现,认为相关知识整合的《西医理论基础》内容量适中、编写合理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使用其他相关教材的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其他相关教材中往往前一部分是解剖、组织形态知识,后一部分是生理内容,学完形态再学机能,老师授课容易,但是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所以我们根据这些,创新性地把同一章节的解剖、组织和生理知识整合在一起,一方面可减少内容的重复,另一方面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教材则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基础“范本”[5]。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进度,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好的教材有助于学生理解程度的提高。在对课程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与2011级相比,使用《西医理论基础》教材的2012级学生选择“理解”的学生增加了19.6%,选择“一般”和“不理解”的下降了10.4%和9.2%。同时,本调查结果也显示:2012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比2011级提高了14.2%。这说明《西医理论基础》教材的内容整合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还能增加学习兴趣。药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西医理论基础》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一些医学基础知识,为他们日后把药学与医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奠定理论基础。调查结果显示2012级学生的学习目的比2011级明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西医理论基础》可使更多的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知道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另外,根据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发现80分以上的人数比例增加,由27.3%上升到44.4%;不及格的人数下降,5.2%降到2.7%;平均分由72.1提高到了81.9,这说明《西医理论基础》的内容整合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目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近几年把《西医理论基础》作为我校药学专业教科书的使用,得到了相关专业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赞誉,他们认为这本教材知识点紧凑、章节编写合理、便于理解。当然通过使用我们也发现了不足,如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删减,语言需要更简练和避免一些细节上的错误等。针对这些,我们目前又对《西医理论基础》进行了再版,使之更加精确完善,以便让更多的药学专业同学能学习到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游言文,高剑锋.西医理论基础[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

[2]廖亚利,黄卫春,云等.高等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改革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6):169-172.

[3]陈杰,彭东,陈禹.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的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30.

[4]宋炜熙,何韬,黄城.《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调查问卷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56-57.

西医理论范文第5篇

以普通感冒引起发热为例,西医对此的解释是,发热是人体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从而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源,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点上移,进而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最终引起体温升高。中医对此的解释是是外邪(主要是寒邪)郁闭毛孔,卫阳不能达于肌表温分肉导致恶寒,卫阳不能宣发,郁而化热,故发热。同样是一件事情,中西医解释完全不同,相比来看,西医的解释更加客观、明了、直接,对于接受西式思维惯了的人来说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而中医的解释则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初学中医的大一学生往往课下反应听不懂,学了一个学期之后,依然对中医感到很迷茫。甚至很多人学习中医几年,仍然觉得对中医还是一知半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有中医难学的因素在里面,笔者认为更多的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如果能够用比较容易接受,更加直观的西医理论去讲解中医理论,把抽象的中医理论转化成形象的、具体的现代知识,应该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中医知识,中医院校的教师教授中医课程的效果也会提高。

2.中医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差别巨大的原因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在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关于简单的位置移动的理论,即天体的和地上物体的力学,随后是关于分子运动的理论,物理学,紧接着几乎合它同时而且有些地方还先于它发展起来的,是关于原子运动的科学,即化学”。由此可见,中西方文明发展的过程是类似的,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走向微观。中国在古代取得了灿烂的文明,当时较之世界也处于领先,然而现代科学却产生于西方。同时,也产生了现代科学的一个分支,即现代医学。而中医理论在从宏观走向微观的时期,受当时科学水平以及其他政治原因与西医从此分道扬镳。因此,造就了今天中医这个非常有特色的理论体系。今天看来,中医理论的知识构架和西医表面看起来差别巨大,中医理论非常抽象、难懂,但因为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卓越,而且这种效果具有可重复性,所以造成了中医一直被有些人诟病不科学,经验主义的同时又长期和西医并存,屹立不倒,并愈加繁荣的这样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医并不缺乏令人信服的客观病例,缺乏的只是更加科学、更加现代,更加通俗易懂的解释手段。而现代医学的理论恰恰可以为解释中医理论而服务。

3.用现代医学理论讲解中医理论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用现代医学理论讲解中医理论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因为尽管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表面看去差别很大,但中西医研究的问题是一致的。古人也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产生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只是限于当时的哲学水平、科学水平并未给予准确的、微观的,直观的,更加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中医所表达的对象和西医是一致的,都是人,说明的问题也是一致的,只不过解释不同。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做的,是用西医更加直观,准确的理论去解释中医。或者说,让学生明白中医所说的一个问题,在现代医学中是什么样的问题,古人想表达的是什么。我们要做的是在课堂上加上一个“中医理论转化成西医理论”的这样一个“翻译”工作。笔者在课堂上曾做过实验,比如解释“伤寒”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根据中医理论来阐述,认为寒邪通过人体肌表进入人体,从而引起人体生病。此种解释抽象、牵强,当学生问起古人如何观察到寒邪进入人体肌表时,教师往往无言以对,只能说这是古人的一种猜测。这样不但不能给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时也会发现学生多数表示不可理解,或者难以信服。而用现论去解释,如现代医学认为,伤寒并不是真正被寒所伤,只是在温度低的情况下,自身免疫力下降,平时潜伏在人体的对人体不构成伤害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此时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致病,寒邪不过是一种诱因。古人由于观察不到微生物,只看到了“天寒”人体易致病的现象,从而把现象误当成了一种本质。按照此种解释,发现多数学生很容易就明白其中道理。又如中医提到“肝克脾”时,传统解释方法是根据中医五行理论来进行推理,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所以肝克脾。此种解释固然看上去很有中医特色,但学生掌握起来也仅仅是死记硬背,强迫自己接受木克土的事实。而笔者用西医知识,告诉学生,现代医学的情绪刺激,会引起应激性的胃炎、胃溃疡,也就是中医所谓的“肝克脾”的其中一种情况时,学生会很容易地接受,并很自然的把中医和西医知识串联在一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普遍表示在没学中医之前,总认为中医特别难学,而现在觉得中医并不难学。学生们也逐步认识到,中医理论很多是古人对正确的现象用错误的理论进行了错误的解释。而这种错误的理论却成了我们当今特有的一种理论体系。这样学生们既不会抱怨中医难理解,甚至是玄学,也不会苛责古人,反而会古人在当时的理论水平、科技水平下能创造出如此逻辑缜密的中医理论而感到自豪。

4.用现代教学方法讲解中医理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由于,中西医理论体系的构建方式,以及中西医文化的差别,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中医理论都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比如中医的方剂配伍理论,比如中医的针灸理论,今天依然无法做出准确的解释。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去解释中医的大部分理论,这种教学方式依然值得推广。我相信用现代教学模式去教授中医基础课程,一定会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中医理论知识,同时也会为未来中西医更好的结合打下基础。

西医理论范文第6篇

由于受时代变迁、环境变化、人们观念及思维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学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的祖国医学,如今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地位,已经逐渐被西方医学所代替。学生在学习中医理论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误解、怀疑,甚至排斥中医理论的现象。下面,笔者根据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多年中医理论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坚定对中医理论的信心

面对中医和西医两套不同的医学理论,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西医的理论,因为它更贴近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而面对于中医理论时,学生多是感到困惑,很难理解,无所适从,认为中医“太玄”了,从而在学习中很容易对其产生误解、怀疑甚至排斥态度。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坚定对中医理论的信心。中医理论是在大量的“以人为本”的临床实践中形成、发展、成熟起来的,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还没有西医理论出现的情况下,为人类的健康、种族的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在20世纪初叶,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甚至有人提出要“废除中医”的谬论,但是,中医仍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以大量独特、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向人类证明了它存在的道理,展现出极大的魅力。因此,要学中医,首先就必须相信中医的理论。因为只有相信,才有可能产生学习和研究的动力,才会有所作为。

二、重视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学生之所以容易对中医产生误解、怀疑,甚至排斥的现象,是由于他们从小培养出来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与中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学生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是以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现代自然科学为主的教育,而这些知识,恰恰是西方文化的主流。对于在东方文化环境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医理论,则很难被当今的学生完全理解和接受。加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西医与中医课程是同时开设,这又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中医的思维。因此,在中医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不急于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更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中医与西医理论最大的差别,在于中医理论是在长期对“活人”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进行观察,以及中药直接作用于人体后所反映出来的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西医则是应用现代的生物、化学等理论,对实验室里所观察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到的微观现象以及动物模型的药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而形成的。因而在思维上,中医是宏观的、整体的,而西医则是微观的、还原的。比如在中医理论中,心有藏神的功能,主宰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如果按照西医的认知思维,就会提出:“为什么心会有藏神的功能?”其研究的方法就是对人体进行解剖,利用现有的设备对心脏分解、测验……最终得出结论“心脏没有藏神的功能”,而认为真正“藏神”的是人的大脑。但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对“心藏神”的功能却很好理解,因为人的神志变化,可以通过心的活动表现出来;而心的问题,又可以通过神志来反映:当人受到惊吓或感到紧张时,就会不自主的感到心跳加速;当“心气”不足时,人也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神志的改变。这些病症如果运用中医的镇惊、养心安神等方法进行治疗,往往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可以看出,同样是研究“心”,中医是把“心”放在“活人”这个整体上,从“活人”的外在表现这个宏观的角度来研究;而西医则是把“心”从人体标本或动物中分离出来,再将“心”分解成细胞、分子甚至更细微的成分,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在人体的器官组织结构及功能的认识上,中医跟西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中医的这种思维,或者用西医的思维来理解中医,是学不好中医的。

三、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生活”

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其中的很多术语,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经过数(下转第81页)(上接第77页) 千年的传承,如今还有很多在我们的口语中流行,只是人们往往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但如果懂得用中医理论来解释,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当我们在讲自己的想法时,总是会说“心想” “我心里想……”等等。如果依照西医的研究结果来认识这个问题,就会感到很难理解。但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则是无可非议,因为我们前面讲到,心有“藏神”的功能。

又如,在形容很生气的时候,人们总会讲“被气得吐血”,因为生气则怒,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肝“主疏泄”,有主升、主散、主动的特性。过度生气,则会使肝气升发太过,血随气涌,上逆而致吐血。再如,我们在形容惊恐过度的情形时会说“被吓得屁滚尿流”,因为吓则是恐,中医认为“恐伤肾、恐则气下、肾开窍于前后二阴”,因此,受恐吓过度,会使人的“肾气”下陷而致大小便失禁。像这些例子,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加以留意、收集,以加深他们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他们对中医理论的兴趣。

四、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

从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结构来看,现在的学生所拥有的传统文化知识是非常薄弱的。而中医的理论,与祖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却十分密切。因此,在中医教学中,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提高他们对中医理论的正确理解是非常必要的。俗话说“秀才学医,笼中抓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古代秀才所接受的教育,正是祖国的传统文化。他们熟读四书五经,熟悉阴阳五行,熟知天干地支……所以他们学起中医,就象在鸡笼中抓鸡一样容易。虽然这种说法在有些人看来有点夸大其词,但确实是反映了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性。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对学医者的文化素养,也有过以下要求:“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至于五行休壬,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可见,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是很难学好的。

西医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医;基础课程;现代教学模式

所谓中医基础课程的现代教学方法,是指在在教授中医基础课程的过程中,不完全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即所谓按照教师既有的中医知识和理论去解释课本上的理论,而是采用现代医学理论,也就是西医理论,最大限度的去解释中医的各种理论。

1.用现代医学理论讲解中医理论的必要性

中医理论比较抽象、难懂,很多理论对于初学中医的人,尤其是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中医文化的人来说,中医尤为难学。中医学是一门涉及古代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学科。尤其和古代哲学密不可分,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天干地支等无一不是古代哲学的体现。而刚刚跨入中医药大学门槛的学子,在进入大学之前,所接受的教育以及知识几乎和古代哲学无关,所学习的知识更多的是偏向现代科学,如数理化、生物、自然等学科。这些学科主要发展于西方,所采用的思维模式也是西方思维模式,这和我国古人的思维模式有着比较大的差距,这也就决定了一个从小更多接受西方思维模式的人进入中医领域后突然要按照中国古代哲学思维去思考和学习中医,是有比较大的困难。这也就说明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虽然学医很困难,但比较起来,西医比中医学起来要容易。主要是因为西医所教授的知识更加直观,更加易于让人接受。以普通感冒引起发热为例,西医对此的解释是,发热是人体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从而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源,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点上移,进而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最终引起体温升高。中医对此的解释是是外邪(主要是寒邪)郁闭毛孔,卫阳不能达于肌表温分肉导致恶寒,卫阳不能宣发,郁而化热,故发热。同样是一件事情,中西医解释完全不同,相比来看,西医的解释更加客观、明了、直接,对于接受西式思维惯了的人来说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而中医的解释则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初学中医的大一学生往往课下反应听不懂,学了一个学期之后,依然对中医感到很迷茫。甚至很多人学习中医几年,仍然觉得对中医还是一知半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有中医难学的因素在里面,笔者认为更多的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如果能够用比较容易接受,更加直观的西医理论去讲解中医理论,把抽象的中医理论转化成形象的、具体的现代知识,应该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中医知识,中医院校的教师教授中医课程的效果也会提高。

2.中医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差别巨大的原因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在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关于简单的位置移动的理论,即天体的和地上物体的力学,随后是关于分子运动的理论,物理学,紧接着几乎合它同时而且有些地方还先于它发展起来的,是关于原子运动的科学,即化学”。由此可见,中西方文明发展的过程是类似的,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走向微观。中国在古代取得了灿烂的文明,当时较之世界也处于领先,然而现代科学却产生于西方。同时,也产生了现代科学的一个分支,即现代医学。而中医理论在从宏观走向微观的时期,受当时科学水平以及其他政治原因与西医从此分道扬镳。因此,造就了今天中医这个非常有特色的理论体系。今天看来,中医理论的知识构架和西医表面看起来差别巨大,中医理论非常抽象、难懂,但因为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卓越,而且这种效果具有可重复性,所以造成了中医一直被有些人诟病不科学,经验主义的同时又长期和西医并存,屹立不倒,并愈加繁荣的这样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医并不缺乏令人信服的客观病例,缺乏的只是更加科学、更加现代,更加通俗易懂的解释手段。而现代医学的理论恰恰可以为解释中医理论而服务。

3.用现代医学理论讲解中医理论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用现代医学理论讲解中医理论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因为尽管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表面看去差别很大,但中西医研究的问题是一致的。古人也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产生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只是限于当时的哲学水平、科学水平并未给予准确的、微观的,直观的,更加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中医所表达的对象和西医是一致的,都是人,说明的问题也是一致的,只不过解释不同。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做的,是用西医更加直观,准确的理论去解释中医。或者说,让学生明白中医所说的一个问题,在现代医学中是什么样的问题,古人想表达的是什么。我们要做的是在课堂上加上一个“中医理论转化成西医理论”的这样一个“翻译”工作。

笔者在课堂上曾做过实验,比如解释“伤寒”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根据中医理论来阐述,认为寒邪通过人体肌表进入人体,从而引起人体生病。此种解释抽象、牵强,当学生问起古人如何观察到寒邪进入人体肌表时,教师往往无言以对,只能说这是古人的一种猜测。这样不但不能给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时也会发现学生多数表示不可理解,或者难以信服。而用现论去解释,如现代医学认为,伤寒并不是真正被寒所伤,只是在温度低的情况下,自身免疫力下降,平时潜伏在人体的对人体不构成伤害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此时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致病,寒邪不过是一种诱因。古人由于观察不到微生物,只看到了“天寒”人体易致病的现象,从而把现象误当成了一种本质。按照此种解释,发现多数学生很容易就明白其中道理。又如中医提到“肝克脾”时,传统解释方法是根据中医五行理论来进行推理,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所以肝克脾。此种解释固然看上去很有中医特色,但学生掌握起来也仅仅是死记硬背,强迫自己接受木克土的事实。而笔者用西医知识,告诉学生,现代医学的情绪刺激,会引起应激性的胃炎、胃溃疡,也就是中医所谓的“肝克脾”的其中一种情况时,学生会很容易地接受,并很自然的把中医和西医知识串联在一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普遍表示在没学中医之前,总认为中医特别难学,而现在觉得中医并不难学。学生们也逐步认识到,中医理论很多是古人对正确的现象用错误的理论进行了错误的解释。而这种错误的理论却成了我们当今特有的一种理论体系。这样学生们既不会抱怨中医难理解,甚至是玄学,也不会苛责古人,反而会古人在当时的理论水平、科技水平下能创造出如此逻辑缜密的中医理论而感到自豪。

4.用现代教学方法讲解中医理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西医理论范文第8篇

1.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学习体会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此次调查结果显示:2012级认为《西医理论基础》教材合理的人数多于2011级使用其他同类教材的人数,高出21.9%;,经过X2检验(X2=24.867),这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整合后的《西医理论基础》,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学习兴趣分别提高了19.6%、14.2%,这些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学习目的角度分析,《西医理论基础》的内容整合使2012级学习目的明确比例较2011级高出14.7%,这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通过考试成绩分析:2012级学生考试成绩优于2011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二、讨论

药学相关专业开设的《西医理论基础》课程只有90个学时,要在这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全部的知识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应该使教材内容连贯、精练,把相关知识整合成一体,做到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同步学习[3]。学生对使用教材的评价是教材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从上述的调查统计中发现,认为相关知识整合的《西医理论基础》内容量适中、编写合理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使用其他相关教材的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其他相关教材中往往前一部分是解剖、组织形态知识,后一部分是生理内容,学完形态再学机能,老师授课容易,但是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所以我们根据这些,创新性地把同一章节的解剖、组织和生理知识整合在一起,一方面可减少内容的重复,另一方面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教材则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基础“范本”。

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进度,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好的教材有助于学生理解程度的提高。在对课程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与2011级相比,使用《西医理论基础》教材的2012级学生选择“理解”的学生增加了19.6%,选择“一般”和“不理解”的下降了10.4%和9.2%。同时,本调查结果也显示:2012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比2011级提高了14.2%。这说明《西医理论基础》教材的内容整合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还能增加学习兴趣。药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西医理论基础》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一些医学基础知识,为他们日后把药学与医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奠定理论基础。

调查结果显示2012级学生的学习目的比2011级明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西医理论基础》可使更多的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知道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另外,根据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发现80分以上的人数比例增加,由27.3%上升到44.4%;不及格的人数下降,5.2%降到2.7%;平均分由72.1提高到了81.9,这说明《西医理论基础》的内容整合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目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近几年把《西医理论基础》作为我校药学专业教科书的使用,得到了相关专业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赞誉,他们认为这本教材知识点紧凑、章节编写合理、便于理解。当然通过使用我们也发现了不足,如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删减,语言需要更简练和避免一些细节上的错误等。针对这些,我们目前又对《西医理论基础》进行了再版,使之更加精确完善,以便让更多的药学专业同学能学习到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医药人才。

西医理论范文第9篇

Abstract: In teaching, we find that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tend to feel confused and puzzled when taking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courses. They don't know the connec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knowledge system and thinking mode which brought a certain degree of difficulty. The paper briefly discussed this problem in hope of being helpful for teaching.

关键词:中医学;西医学;差异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western medicine; difference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321-01

1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个理论体系不同的生命科学

学术形成的区别在于中医学是经验的归纳而西医学是实验的演绎;从理论构建来看,中医学采用宏观取象,而西医学采用微观观察;从思维方法来看,中医学应用辩证逻辑思维而西医学应用抽象逻辑思维;在认识方法上,中医学是取类比象而西医学是实体解剖;在知识应用上,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核心而西医学以辨病论治为基础。两者理论体系的截然不同,决定了两者基础的差异,西医学以数学、物理、化学为基础课程,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其对感性知识的获取能力;中医学以文学、历史、哲学为基础课程,可以训练学生的思辩思维能力,培养其对理性知识的认识能力。

2 中西医学在思维方法、学科构建方面的差异

西医学理论是以解剖学知识为基石和理论发生起点的,因而以“形态决定功能”为基本思维方式,搭建了表述严谨的医学知识体系。而中医学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运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系统思维,在“有诸内必形诸外”,“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其外”的“司外揣内”、“以象测脏”,以及“取象类比”等思维方式之下,形成了以精气、阴阳、五行等哲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藏象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为特点的知识体系。如果说西医学运用的是严密的线性逻辑思维,那么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则是一种纵横交错的、立体的(非线性)传统系统思维。正因如此,西医学相关概念的发生属于完全的、彻底的抽象,而中医学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发生则是不完全、不彻底的抽象,这也使中医学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界限常常具有模糊不清、缺乏精确性的特征。

3 中西医学研究方法的差异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产生于截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个医学体系,两者不但思维方法不同,所采用的研究手段也有很大的差异。

西医学的研究方法更多的是采用实验室研究的方法,在动物身上模拟人体的生理、病理,进行微观研究,然后将实验模拟研究的结果在人体重现。实验室研究的最大优势是条件可以控制,模型、方法和结论可以复制和重现,实验结果可以做到精确量化。但是实验室的任何一个生理或病理动物模型与实际病人之间毕竟有相当大的差距,即或可以重复千遍,毕竟是动物模型而不是人体。例如2005年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其在10多年前提出胃炎、胃溃疡的病因不是传统上所认识的病因,而是由幽门螺杆菌所致,其以小鼠和猪作为实验模型均未成功。在将培养的幽门螺杆菌给猪灌胃后,猪不但未出现胃炎、胃溃疡,反而食欲亢进,增肥很快,最后他以自己作为实验模型,不但胃溃疡造模成功,而且找出了用阿莫西林作为有效药物的成功治疗措施。由于病人在年龄、体质、性别、精神状态、生活习惯及其所受气候条件、地域环境的影响不同,所以就如同“天下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任何一个病种也同样找不出两个病理反应和表现都完全相同的病人。中医学正是基于这一现象和思维方法,才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辨证论治观点,形成了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且通过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地校正相关的理论和认识思路。这也是为何从1958年开始阴虚证、阳虚证的研究至今,仍然没有建立一种被中西医学界都认可的证候模型,更没有从微观上找到公认的、作为某证诊断辨证“金指标”的原因。

4 中西医学开放性和封闭性的差异

中西医学分别表现出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和封闭性特征,但两者的开放性和封闭性特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就西医理论的开放性特征而言,一方面是其理论的发生以解剖学为基石并贯穿各个层面的始终,认为人体内脏及细微的结构都是完露的、可以直视的;另一方面,在其理论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不断地吸纳其他自然科学的成就,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他学科研究的成果接纳并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如X光、核磁共振、化学、机械工程学等。但西医也有封闭性一面,如对中医学相关知识的吸纳接受。

中医学由于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自《内经》等所奠定的中医理论构建以后,中医理论体系就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中医理论的封闭性特征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中医理论尽管也以古代解剖学知识为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但在理论架构基本完成后,解剖学方法在中医理论的发展、研究中的作用就显得微乎其微,主要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治疗效应的观察,以精气、阴阳、五行哲学观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思辨能力来解释生命现象。二是鉴于中医理论的上述特征,所以现代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成就,很难渗入中医理论体系之中。这里既有学科自身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

中医学的封闭性特征也是相对的,如在其理论构建过程中对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哲学等知识的吸纳就体现出其理论的开放性,但遗憾的是开放的幅度较小,进程很慢。今后如何开放,这需要认真对待。

5 中西医学理论评价体系的差异

中西医学的以上诸多差异,使两者的评价体系也不相同。西医学评价人体的生理病理、临床疗效、科研设计、科研成果时,是以形态(组织切片)、物质结构(器官的、细胞的、分子的、基因的),以及相关理论作为评价的指标体系。中医学评价人体的生理、病理、临床疗效,则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病人的反应状态(即“象”)作为评价的指标体系。这是中医几千年来经历亿万人次的反复验证而获得的珍贵财富。

西医理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西药中用;复方配伍;中医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0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68-02

中医理论指导应用天然药物以及复方配伍是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优势。目前,临床中普遍存在中西药混用,临床对于西药的中药样特性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西药结合中医理论进行疾病治疗已成为临床用药研究的热点[1]。利用中医理论开展西药中用研究,并指导西药复方配伍或者中西药配伍等,对于新药配方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西药中用以及复方配伍的相关问题,以飨读者。

1 西药的中药样特性以及临床应用

临床治疗中较常出现西医治疗无效而转中医治疗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现象,医师在用药过程中往往也会利用中医理论来分析和归纳西药的性味和功效,以采中西医之长进行中医药配伍应用,或者采用中药来减轻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

实践研究发现,部分西药按照西医理论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而当结合中医辨证原则进行治疗时却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也采用中医理论对部分西药的性味及功效等进行了归纳总结,这些均为西药中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例如抗精神病药物大多偏苦寒,可伤及阳气,并影响患者的食欲以及女性患者的排卵功能等;在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中,有学者根据中医辨证原则用药,认为对于阳亢及热证者,应选择交感神经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而对阴盛及寒证者,则应选择α-受体阻滞剂以及钙通道阻滞剂等进行治疗,而对于痰湿证者,则宜选择利尿剂进行治疗。有学者发现,在慢性肾炎等疾病的治疗中,强的松类药物对肾阳虚者的疗效显著,而对于肾阴虚者的疗效相对较差,并且存在阴虚内热加重的表现,提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有中医理论中的温阳功效[2-3]。

此外,相关研究发现,一些无法用西医理论解释的西药作用机制,采用中医理论可给出较为满意的解释。例如阿托品类药物所导致的中毒反应具有个体差异,如口舌干燥、颜面红赤、兴奋烦躁以及心率加快等反应,西医理论难以给出合理的解释。在抢救有机磷中毒时,而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发现,中医辨证属于阳体质者应用阿托品类药物容易发生中毒,而阴寒体质者往往在大剂量条件下仍无中毒反应,表明阿托品类药物也具有温热之性[3]。

2 西药中用研究的意义

关于西药的中药特性以及西药中用的研究,许多临床工作者都体会到,在西药应用过程中,以西药理论结合中医药理进行辨证用药,可显著提高西药的疗效,并可减少西药的药物毒副作用以及药源性疾病等[2-4]。由此可见,研究西药的中药样特性以及西药中用,可有效提高西药对不同体质以及不同病理状态患者治疗的针对性,从而克服西药治疗容易忽视药物整体反应的现象,也可减少或者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源性疾病,有利于实现临床治疗的个体化,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以及疗效。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各科医师若能够通过细致观察药物效果,同时与相应的中医药功效进行类比研究,进一步分析、挖掘、整理和归纳出西药的性味及功效等不仅可形成一种系统的、具有中医特色的西药中用理论,同时,也可为辨证施治以及复方配伍提供参考。中药主要来源于矿物、动植物等天然产物,具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中医学理论对其药理进行阐释,并指导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小剂量复方西药虽然不属于天然产物,但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相比于传统西药,其具有以中医理论阐释药理并且指导其临床应用等优势,更符合临床个性化治疗的发展趋势。

3 西药中用复方配伍的优势

3.1 中药理论指导临床应用 中医药的精髓在于其整体观念以及辨证论治,将这一理论推广于西药治疗中,观察和研究西药的性味和功效,并进行归纳和整理,采用中医理论来阐释西药的药理,并指导其整体及辨证地应用于临床,不仅可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同时也可扩大治疗范围,实现标本兼治,有效提高治愈率。西药具有疗效稳定的特性,且多具有翔实的临床资料,应用中药理论对其性味及功效进行辨识和归纳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西药中用和复方配伍奠定了基础。

3.2 中药方剂理论指导复方配伍 不同药物的功效均各有所长,同时也各有所偏,通过合理配伍,可增强或者改变药物的原有功用,并调节药物偏性,抑制其药物毒性,有效消除或者缓解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因素,从而更好地发挥各类药物的综合作用,这也是中医方剂理论的特色优势[3-4]。因此,利用中医方剂理论以及现存的效方,为复方配伍治疗疾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西医治疗现状不难发现,许多单味西药的副作用较为明显,且其纠治面也比较单一,应用中医方剂理论指导配伍应用,可有效提高疗效,并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且大量西医要学研究发现,小剂量复方西药可提高疗效。因此,西药中用及复方配伍应用具有可行性以及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从中医药学的角度看西药,并创造性地将中医药学的优秀理论、思想及方法应用与西药中用以及复方配伍的研究中,并在中药方剂理论的指导下,研发小剂量多味复方西药或者中西药合方药物,为药物研发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实现标本治疗以及个性化治疗。

参考文献

[1] 梁红兵.中成药与西药合理配伍使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81-182.

[2] 石历闻.关于开展西药中用复方配伍研究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252-254.

[3] 葛迎利,鲁艳柳,杨铭,等.复方配伍研究10年进展及发展趋势[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3):1609-1614.

上一篇:中医教育范文 下一篇:创作艺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