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施教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23 09:56:47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施教策略研究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童话是常见体裁,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在童话教学中,若要提高教学效益,则需要强化童话朗读,在多种朗读中培养学生语感;组织童话表演,在表演中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指导童话复述,在表述中深化故事;组织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扩充课堂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施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童话是常见的儿童文学体裁,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借助想象、夸张等多种表现手段,为儿童编织了一个个曲折离奇、生动活泼、怪诞奇妙的故事,符合儿童好奇的特点,既可培养儿童想象思维,也可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对此,笔者以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为例,研究出了如下施教策略。

一、培养学生童话语感:强化童话朗读

在语文学习中,朗读是常用手段之一,可培养学生语感,也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文本内容,领悟文本主题,感悟文本思想情感,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由童话故事本身来说,主要针对儿童,为了适应儿童阅读与理解,童话语言一般富有音律感,形式活泼且简练,通过动物或人物之口进行表达,与儿童自身的语言比较接近,因而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与朗读。所以,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语言感知力,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由朗读入手,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学习活动,使其通过自由朗读、分组朗读、表演朗读等活动来感知童话故事的语言之美,感受童话的内容之美,并逐步提高语言感知力,为今后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如学习童话故事《蘑菇该奖给谁》时,语文教师可引导孩子们扮演兔子妈妈、小白兔以及小黑兔等角色,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与体会,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角色所说的语句,正确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还可佩戴一定的头饰,加上一定的动作与表情,再现文中情景,实现创造性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感悟能力,让他们更深刻地领悟课文,提高语言感知能力与朗读能力。

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组织童话表演

与其他体裁相比,童话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精彩离奇,富有儿童情趣和幻想精神,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可促进孩子们审美情趣的提高。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童话表演是童话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即借助表演方式来灵活而巧妙地再现童话故事,增强学生学习体验,让他们在表演过程中内化童话故事中生动语言、曲折情节,并通过语言与情节来发掘童话寓意。因而,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巧妙发挥童话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组织学生进行童话表演,满足学生爱玩、好动的身心特点,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表演来获得情感体验,强化语言感知,深化文本理解。如教学童话《三袋麦子》时,语文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制作土地公公、小猴子等角色的头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主动参与,依照童话故事的发展展开表演活动,其他学生自由评价,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然后师生共同选出本次活动的最佳设计奖、最佳表演者等,同时予以一定的奖励或鼓励。这样,通过自主表演,不仅可满足学生爱玩、好动天性,也可让学生更真实地体验感知、更深刻理解与把握课文内容。另外,通过表演活动,还给学生创造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使其更有勇气大胆展示自我,从而提高学生创造能力、交际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三、深化童话故事理解:指导童话复述

在语文教学中,复述也是基本语文技能之一,对学生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强化记忆;也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因此,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借助复述形式来强化学习效果,使其在语言复述中加深理解,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教学童话《狐狸和乌鸦》后,语文教师可利用问题来诱导学生自主复述,比如听了狐狸的话,乌鸦为何在最初时默不做声,但在后面乌鸦又唱起歌?狐狸想了什么办法骗走乌鸦嘴里中的肉?接着,教师可指导孩子们对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语句加以复述,尤其是狐狸与乌鸦的三次对话中,有关狐狸与乌鸦的语言、神态与动作的语句,譬如“眼珠一转”、“摇着尾巴”、“赔着笑脸”、 “您的羽毛真漂亮”、“您的嗓子真好听”等来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有效扩充课堂教学:组织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实践,仅靠教材中的课文,无法满足学生的整体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课外阅读,为学生推选或者提供一定的童话作品,并适时指导,让学生在课文自主阅读活动中拓宽知识面,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学习能力。当然,在选择语文课外阅读作品时,教师注意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出发点,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导向,精选故事性强、语言生动、富有情趣的童话作品,而不是以教师喜好来选择儿童课外读物。如学习了《狼和小羊》的故事,可选择《笨狼的故事》等课外读物;再如学习《小稻秧脱险记》后,《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都是不错的课外读物;学习了《蜗牛的奖杯》,可指导学生课后阅读《宝葫芦的秘密》等。此外,教师还可定期组织读书会,让学生相互交流读书心得与体会,相互推荐课外读物,以拓宽视野,扩充知识。

上一篇:浅析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下一篇:用爱呼唤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