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成 那抹霓虹 那些收藏

时间:2022-07-23 08:20:35

“如果要谈论我的人生,那么,有两样东西是必然要提的:一个是霓虹灯,一个是收藏。”坐在对面的杨志成如是说。杨志成今年50多岁,人却显得格外精神。笔挺的身板,得体的装束,精干中混合着些许儒雅。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着两个重要身份:一个是国内霓虹灯行业的开拓者,一个是收藏家。霓虹灯有关他的事业,而收藏关乎他的爱好。前者成就了他前半生的绚烂,后者则会让他的后半生更加美妙。

霓虹灯业的先锋

“我们所成立的,是国内第一家霓虹灯行业的学会。”

虽然杨志成现在关注最多的是收藏,但当年,他却是国内霓虹灯业响当当的先锋人物。

20多岁时,杨志成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随后进入北京电光源研究所工作,成为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从事电光源及户外照明的开发研究。

他所带领的课题组,成绩十分突出。在20世纪80年代末配合国家电子工业部七厂完成了一个填补国家空白的照明项目。当时,七厂模仿国外的产品制作一种电子显微镜,最后只剩设备上的照明问题解决不了,想到国外去订购,对方却不愿意提供,导致这个项目无法进行下去。后来,七厂找到了杨志成所在的研究所帮忙。于是,杨志成带领着课题组对照着进口样品开始模仿研究。终于,8个月后,他们成功仿制出了这种照明产品,将其安装在设备上,几乎所有的参数都等同于美国原装设备的参数,甚至有的参数要更高一些。聊到这件事情,杨志成笑着说当时大家都没有申报专利的意识,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国家的。

在研究所从事照明研发期间,杨志成发现,国内霓虹灯行业较之一些发达国家非常落后。在80年代,国内许多生产厂家还在用煤油灯做照明,而同时期,国外在霓虹灯制作方面已经比较先进了。看到这个状况后,杨志成就开始琢磨,为何不去学习一下国外的先进技术,他认为,这个行业应该有所发展,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肯定会大有可为。

于是,发展国内霓虹灯业的念头在杨志成的脑子里越来越强烈,这种强烈的念头让他热血沸腾。他将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沈阳等地规模较大的、比较典型的企业组织起来,于1987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家霓虹灯行业学会――霓虹技术专业委员会。协会刚成立时,只有十几家会员,但通过他和他的同事们不断地努力及推广,到90年代初,迅速发展到300多个会员单位。而杨志成和他的同事们也一步步脚踏实地地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那抹霓虹十分耀眼

“那座城市,远远望去,霓虹闪烁,十分耀眼。”

学会成立不久,就有项目找到了杨志成。原来,当时大连开发区建了一座五彩城,投资很大,大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员希望杨志成他们负责这个开发区的灯光照明设施,致力于把五彩城打造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用来对外招商引资。杨志成他们经过实地考察后发现,五彩城的欧式建筑比较多,如果再配上霓虹灯,会让五彩城真正变成一座五彩缤纷的不夜城。但怎样在最短时间内达到从零到好的效果呢?通过与学会成员商讨,他们想到了运用大奖赛的方式,在大连经济开发区组织一次全国首届霓虹灯大奖赛。随后,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全国有几十个厂家前去那里参加竞赛施工,给大连五彩城做整体的霓虹灯设计方案。而杨志成在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直担任总指挥的工作,保障了大赛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这次大奖赛施工和评选期间,国内照明界的相关人士几乎全数到场担当评委。他们对这次活动非常引以为豪,因为霓虹灯这个行业之前一直不被重视,但通过举办这次活动,大家看到了这个行业的一个新未来。并且,大奖赛结束后仅半年的时间,大连经济开发区共引进外资12亿美元,影响非常大。随后,全国各地政府组团前去参观、取经者络绎不绝。

至90年代中期,霓虹灯学会已初具规模。但杨志成认为,国内霓虹灯业不能做井底之蛙,应该打开视野,更上一个台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于是,他带领着10位业内领军企业的负责人,组成了一个技术考察团,去美国考察霓虹灯市场。纽约时代广场、拉斯维加斯赌城、洛杉矶等地的生产或应用霓虹灯的企业,只要能碰到,他们都尽量去参观,去学习。杨志成坦言,令他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拉斯维加斯,那座城市,远远地就可以看到,霓虹闪烁,十分耀眼,难怪众人为它的魅力所倾倒。这次考察收获颇丰,随行的10位精英人士,回国后都竞相模仿学习,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大城市推广,从而在技术和效果上从以前单一的霓虹灯照明发展为多种光源组合的广告光源。

90年代,他曾撰写过一本《中外霓虹灯装饰1000例》,此书一出,立刻被国内厂家抢购一空,当做教材。杨志成在研究所已经工作了23年,现在仍在中国照明学会担当技术顾问。自第一次大奖赛结束后,很多城市要搞城市量化设计,都来找他,许多霓虹灯生产厂家也经常向他咨询技术问题。所以,杨志成每年的咨询和讲座几乎没有断过。最忙的一年,全年有8个多月他都在外地。他笑着说,除了,国内其他地方几乎被他走遍了。杨志成将霓虹灯市场的上升发展期总结为三个阶段:一是成立学会,行业有了组织;二是通过组织大奖赛、讲座和研讨交流,扩大影响,生产厂家水平逐渐有所提高;三是通过出国考察,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学习过来。不难看出,无论这其中哪个阶段,都有杨志成活跃的身影。他对我国霓虹灯行业的发展绝对是功不可没的。

虽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但自前几年起,杨志成因朋友的介绍,逐渐将主要精力转向了收藏,爱上了收藏。

赌石的诱惑

“从外表,很难准确判断出其内到底是宝玉还是败絮。你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下子倾家荡产。”

杨志成的收藏以翡翠玉器为主。据他回忆,十几年前自己刚接触翡翠玉石时,整个市场还处于低谷,没想到这几年已经如此火暴。

杨志成接触到翡翠,是缘于几个长期玩翡翠的朋友的“诱导”。最初,几个朋友带着他一起来到了缅甸,从赌石(赌石是指翡翠在开采出来时,有一层风化皮包裹着,无法知道其内的好坏,须切割后方能知道质量的翡翠)开始做起。赌石,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一般仅从外表,也很难准确判断出其内是“宝玉”还是“败絮”,所以才有“神仙难断寸玉”之说。赌石的风险性很大,可能让你一夜暴富,也可能一下子倾家荡产。

杨志成说,好在几个朋友玩翡翠的时间比较长,十分有经验,慢慢地带着自己摸索。当年自己跟朋友三人第一次合伙花60万买下的那块赌石,现在应该已经值几百万了。总体来说,这么多年,还是赌赢得多,输得少,这可能是因为与这行有缘,是真心喜欢,真诚对待的结果。

杨志成对于缅甸有着莫名的好感,但对于翡翠玉石资源的日益枯竭,他却表示了担忧。杨志成说:“缅甸的地理气候很适合翡翠的生成,但这些翡翠石料可能要经过上亿年才能形成。以前是人工挖,现在都是用机器挖,有时候一座山,一个月就被挖光了,资源怎么可能不枯竭?现在,老厂老坑的好石料已经不多见了。”说到这里,杨志成的脸上闪过一丝心痛的表情。对于与缅甸人打交道,杨志成说,虽然这几年大家的思想逐渐被商业化了,但以前他所接触到的缅甸人大多单纯、诚信。他还提到了当地一个有意思的风俗,在缅甸切赌石时,不允许有女人在现场。在当地人看来,现场如果有女人在旁边,这块石头赌成功的概率就会特别低。

翡翠,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

“有烦恼的时候看看这些翡翠,心也就随之沉静下来了。”

因为是“半路出家”,杨志成就更努力更用心地去学习收藏知识。一部分从书本中学,一部分来源于朋友的经验分享,而另一部分则是靠自己的实践摸索。当时,北京的珠宝城,他几乎是一两个月就逛上一圈。好在他的悟性高,很快就摸索出了一些门道,理解了其中的许多奥妙。于是,收藏翡翠玉器就成为杨志成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爱好。

杨志成说他收藏翡翠玉器单纯是爱好,但有两个原则:一是高,所收藏的东西价格要非常高;另一个是奇,也就是说,在市场上找不到重样的第二件,没有可比性。

在杨志成看来,翡翠,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他收藏,是真心喜欢。碰到好的石料,杨志成说只能擦,用砂条一点一点擦,有时候擦一块石料需要半年的时间。杨志成认为这是作为收藏者对玉石的解剖和喜爱。如果只是想做生意那就另当别论,因为生意人拿到石头后在乎的只是能加工多少件,能卖多少钱。而这与前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

这个年头,跟风玩翡翠的人很多,但杨志成从不吹捧自己是大师,只是把自己称作众多爱好者之一。在他看来,翡翠的神奇,可以给他带来奇妙的感受。抛开从经济利益来看有着极大的升值空间不谈,单是从修身养性上来说,它可以带给他一种精神享受。杨志成说,自己有烦恼的时候看看这些东西,心也就随之沉静下来了。

收藏的爱恨纠结

“200万换1亿,这是怎样的一种诱惑啊。只能说,那几块石头跟我没缘。”

杨志成坦言,其实玩收藏挺苦的。90年代初,他赌了一块石头,结果赌输了,一夜之间,200万立刻打了水漂。他说自己最惨的时候,口袋里连500块钱都没有了,全都用来买玉石了,见到看对眼的就下手买。当年这个市场还处于低谷,买回来的玉石很难卖掉,都压在手里,短时期内见不到收益。杨志成说,当初完全没想到这几年的市场会红火成这种状况。

玩收藏也会让人很纠结。有时候家人让他卖出几件收藏品,他都会特别舍不得,把每一件都当成宝贝。只有当有了同类的另一件更好的,他才依依不舍地将之前的淘汰掉。

当然,有时候也会留下一些遗憾。有一次,碰到几块好石头,需要200万。如果当时买下来,现在保守估算应该值1亿。200万换1亿,这是怎样的一种诱惑。杨志成说,他当时就看出这些石头价值不菲,但自己那时候没有钱,经济特别紧张。去找有钱的朋友借,人家不懂,也不敢随便借给他,并对他说:“如果你买别的东西就借给你,买石头绝对不借。”朋友也是好心,怕他拿这么多钱再打了水漂。结果后来,那几个朋友都后悔当时没借钱给他。聊到这里,杨志成笑着说:“只能说,那几块石头跟我没缘啊。”

杨志成说,玩收藏的人,如果没有特别平和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是做不了的。他的宗旨就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永不放弃的爱好

“这种爱好,我永远不会放弃,我想给女儿留下一大笔无形的精神财富。”

近几年,他在做翡翠收藏的同时,也开始接触字画收藏。除了收藏唐伯虎的画,他对画家吴冠中的作品也十分钟爱。只要是真正出自吴冠中之手,如果碰到了,杨志成就尽量收藏。吴冠中的作品结合了中西方的绘画艺术,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很有影响,其作品升值空间也很大,被市场炒得很火。他曾经用2800万拍下了吴冠中的一幅画,而这幅画现在估算,应该能值上亿元。

对于杨志成来说,玩收藏虽然有时候很苦,很纠结,却还是那么吸引人。他认为,收藏一是可以满足自己的艺术欣赏;二是可以养生;三是可以通过收藏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杨志成有个幸福的家庭,有漂亮的女儿和可爱的外孙,家人对他的收藏爱好,虽然有时候会唠叨几句,却还是默默支持着。他也尽量量力而为,在不影响家庭生活的基础上,享受着自己的这份爱好。杨志成说,自己以后还是会继续他的收藏生涯,永远不会放弃,他想给女儿留下一大笔无形的精神财富。

杨志成的心态很好,很年轻。他喜欢运动,喜欢开车,喜欢自驾游。女儿说他是个性情中人,适合做收藏,不适合做生意,他也乐呵呵地接受这种“褒奖”。在他看来,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而这些事情都必然会有个结局,只要尽力去做了就好,不必纠结在那里,要平和地对待人生中的所得和所失。

霓虹灯和收藏,这两者对于杨志成来说,一直让他开心地享受着自己的人生……

上一篇:植物奶油,今天你吃了吗 下一篇:抢购 豪华车上演空城计